一、高校体育馆品牌营销实行收益管理模式
收益管理的模式是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价格合理定位的一种策略,在价格定位的时候,要先进行市场的调研,根据调查的结果来确定市场的行情,然后根据自身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在针对不同服务的不同时间段的需求来进行价格合理的定位,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当前,此种管理模式已经被运用在各种服务性行业当中。在高校体育馆的经营过程中,其内在的条件很适合使用收益管理的模式,其自身的条件有:首先,场馆具有相对稳定的容量,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详细的划分;另外,在消费者使用场馆的时候,可以提前进行预约;还有高校的体育馆具有固定投入的成本比较高,而运行变动的所需花费比较低的特点;再者,体育场馆的需求时间不是很稳定,在使用的高峰期,可以根据情实际情况适当的提高价格,以此提升其收益,在使用的空闲期,可以低价的出租,这样也可以起到吸引顾客的作用。当前,高校体育馆在经营的过程中,已经逐渐的向着收益管理的模式进行发展,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高校体育馆在面向社会实行收益管理的模式时,要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需求,进行精确的统计、预测,通过科学的方法有效的确定市场的动态,以便于管理的控制。其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服务,来确保收益的平衡,这样比较新颖的管理模式在高校体育馆的运用,将会使高校体育馆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更加的迅速。
二、高校体育馆品牌营销的市场定位采取以包厢运作为主的模式
包厢运作模式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体育竞赛表演中收入的主要的来源之一,包厢模式简单的来说就是一种有主题的包间,比如:篮球包厢,在里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看相关的篮球比赛,针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包厢服务。当下,我国的体育市场还不是非常的成熟,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对于实践操作还不是很注意,另外服务方面还比较的单一,市场的定位也不够明确,这样就导致包厢很难的发挥其作用。在高校体育馆的运营当中,可以引进这种包厢模式,实际应用中注意避免上述的不足,这对于高校体育馆的经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其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可以开阔体育场馆的收入的渠道,并且还可以满足一些高端客户的需求。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包厢模式运用时也要同时的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其服务的内容上要进行合理的设置,组合的方式也要灵活,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其次,在市场的定位上,不要只是局限在体育的赛事上面,也可以进行一些文化演出等,促进其多方位的发展;另外,高校体育馆包厢的营销要有超前的理念,要注重专业化的服务理念,这样才可能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包厢服务的附加的产值,进行捆绑销售的包厢服务,激发包厢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产生更高的经济收益,提升包厢经营的价值。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要针对客户的需求,设计出个性化的包厢服务,实施包厢运作的专业化,还要根据消费者的需要,建立会员制,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消费,并且要积极的承办一些体育的赛事、承包一些大型的活动,提高其收益。
三、高校体育馆品牌营销战略要以发展为核心
高校体育馆品牌的核心就是其竞争力,只有其本身的竞争力高了,才能够使更多的消费者来参与消费,其社会化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对服务对象、财务、创新学习以及内部业务流程的发展上。高校体育馆社会化服务最主要的目标是在保障学生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之外,以最好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创造最大化的收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制定考核的指标,看其财务的状况是否亏损,服务的对象是否满意等,分为长期和短期的指标进行实施,并且要遵循可达到、可持续的标准,合理的制定考核的指标。保障其考核的指标和高校体育馆的发展战略保持基本的一致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使其发展。始终将其发展的战略放在核心的地位,贯彻落实以教育学生为主,面向社会进行服务的自主化的经营方式,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四、高校体育馆品牌营销策略进行市场化的运作方式
高校体育场馆一般空闲的时间多集中在节假日、寒暑假以及晚间,在此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关营销策略,高校体育馆服务的对象一般是学校周边的居民,在开放场馆方面,要根据周边居民运动的特点,开放一些比较受欢迎的馆室,比如:乒乓球、篮球、羽毛球、健身等,最大化的实现盈利的目的。高校还应该引进一批专门的管理人员和场馆的维护人员,并且要成立关门的管理机构对体育馆进行科学的管理。有针对的进行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采取先进的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进行服务管理,促使高校体育馆的效益实现最大化。在体育市场的开发过程中,要引进专门的体育经纪人进行体育市场的联络工作,加快交易进行的速度,提高市场交易的效率,使交易的程序得到简化,更加的方便管理,以此来优化高校体育品牌的管理工作。还可以在内部的管理上成立或者引入专业的品牌物业管理公司,来优化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提高其收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五、总结
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各个高校选择管理模式的时候,不是要机械化的、主观的进行照搬,而是要从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体育体制以及学校的特点和场馆自身的特点出发,选择最适合的体育场馆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高校体育场馆的效用。
作者: 徐晓燕 单位: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