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共4篇)

第一篇:企业会计核算规划管理

一、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低下

整体来讲,目前企业会计队伍中专业会计的比重较少,以初级职称人员及大专学历人员为主,反映了我国目前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低,甚至有的企业实行“任人唯亲”的原则来节约资金。目前部分企业的师傅带徒弟,徒弟学师傅做法,形成了财会人员思想保守,不能令企业的会计核算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加强企业会计核算规划化管理的措施

1.把好会计从业人员入口关,选择优秀的人才充实会计岗位。财务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财务数据信息的客观、准确、及时,财务分析的透彻,财务管理的到位等都对企业正常有序推进工作举足轻重,这就要求从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基本素质。同时,由于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为此,应按照这一原则,积极吸收优秀的人才,分配到企业的各工作岗位。从目前来看,多数集团化的企业,急需复合型、通用型人才。虽然加强企业内部培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但毕竟时不我待,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拥有相关的人才。从这个意义上说,实施人才引进策略,不失为明智之举。

2.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能会计人员要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使自已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熟悉相关专业知识,能够正确、熟练的处理各种经济业务。扎实的知识功底和娴熟的业务技能,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前提,而熟练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会计业务的处理,无疑会缩短劳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可有计划、分层次地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基本知识,全面了解和熟悉新《会计法》,使企业会计人员自觉承担新《会计法》赋予的职责,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依法行使职权,使全体人员知法、执法,增强责任感。

3.规范会计核算过程合理的安排财务人员的岗位,明确各财务人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严格控制会计核算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且避免不相容岗位的兼职,确保每个财务人员的职责。通过建立财务审计的权限制度,严格控制无审评和不合理的支付。鉴于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对新技术、新规则、更新会计知识的追随脚步较慢,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因此,企业可通过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及时掌握政策及法规的变革,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做贡献。

4.加强成本控制企业成本增减和收益增减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企业是利润中心,项目是成本中心,基层是核算中心,这一观点突出了核算在最基层单位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地位、成本控制对项目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存在的终极目的。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控制生产成本,并不断的更新生产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并制定出有效的成本控制策略并加以执行,还应重视如人力资源和环境、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及更新换代等原因所造成的等非物质性的产品成本。

5.健全会计监督体系在监督检查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反映问题避重就轻;或者检查中不配合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视情节的轻重给予通报批评,或采取其他处罚措施,依法办理,决不姑息,对于好的部门和个人要大力的进行宣传,给予精神或物质的奖励,进一步发挥奖惩激励作用,充分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实行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监督,能为企业的创立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从资金、政策等方面促进企业的发展,还可从市场开拓、社会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一系列鼓励措施,改善企业现有的经营环境,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便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资金的困难和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三、结语

基于新形势下,通过加强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提升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企业应在不断的进步中,完善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使其成为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同时健全监督体系,培养会计核算人员的自身素质,保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王爱清

第二篇:企业生物资产会计核算分析

一、生物资产的核算分类

生物性资产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通常是被作为一种具有固定资产特征存在的一种资产形式使用与核算的。通常来说,生物性资产并不是一开始就具备生产的能力,它需要经过一定的生长阶段,慢慢成长与发展才能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而生产性生物资本的成熟与未成熟的区分,就是根据生物资产是否拥有生产能力而言的,具体的也就是说生物资产是否具备或是达到了预定生产经营的目的。而消耗性生物资产则是指以农田里正在生长的蔬菜、农作物、存栏待售的牲畜以及用材林等为代表的用于出售而拥有的一种生物资产形式,或者是在以后收获农产品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生物资产形式。消耗性生物资产主要是指的一次性消耗,然后它将来的经济利益以及服务能力便由此终止。因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消耗性生物资产是具有存货的性质与特征的,它在核算的过程中应当将其列为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表现出来的。但是,公益性生物资产则主要是将保护环境、对环境进行各种方式的防护作为其主要的用途与目的,这具体包括了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以及水源涵养林等的建设。虽然,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所拥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直接为企业创造财富。但是,企业控制的这部分公益性生物资产确实具有服务潜能的。它能够帮助企业在相关的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与财富。因此,公益性生物资产也被认为是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核算中,也应该单独进行核算。生物资产又可以根据它所具有的双重特性,将其分为长期性生物资产与流动性资产。其中,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公益性生物资产就属于长期性生物资产,而消耗性生物资产就属于流动性资产。并且,这两种生物资产形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之间进行转化的。比如:牛和羊作为生物资产形式,在人类的生产过程中,人类的活动主要是以取得牛、羊的皮与肉等产品为主要目的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牛、羊的价值是通过一次性转移来实现的,它们只能利用一次。因此,它们的生物资产就表现出流动性资产的特性。但若是人类是以取得牛、羊身上的乳与毛等产品为主要目的的话,那么这个时候的牛和羊是能够对其进行反复利用的,它们的价值也是在反复利用的过程中慢慢完成转移的。因此,这个时候的牛和羊等生物资产就具有长期性资产的性质。与其他意义上的资产,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是存货等资产相比较,这类的生物资产就具备了生物转化能力,这是其他资产所不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也充分体现出了生物资产的性质与特点。所以,随着生物资产的出生、成长或是逐渐的衰老以及死亡等必经的一种自然规律,或是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发展变化,生物资产的价值以及资产的形态或是产生经济效益的形式都会因此不停地变化。或许,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所表现出的不同资产形式的特点,但是相关的会计核算与处理和固定资产以及存货等较常规的资产处理方式会呈现出一定的不同。

二、以猪场生物资产计量的案例

以猪场生物资产计量为例,猪场生产成本的核算可以通过混群核算来实现,也可以借助分群核算来完成。混群核算主要是针对整个猪群而言的,然后对其进行归集生产费用处理。而分群核算则主要是按照不同的猪龄对整个猪群进行分类,然后对其进行归集生产费用处理,然后根据不同类别对其进行产品的成本计算。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般都是采用分群核算来进行的。而对种猪场进行生产成本核算需要经历以下程序:第一,需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控制和审核,然后再对这些费用的开支范围进行审查,以确定这些费用的开支符合相关的规定。并且,还需在这个的基础上对应计入产品的开支进行计算与确定。第二,对主副产品进行分离处理,通过对各种猪群本期增重成本进行计算与结转。第三,根据相关的明细账资料,对猪群按照低龄到高龄,对其进行计算与结转转群处理。第四,按照猪群的动态报表以及相关的一些资料,制定相应的猪群变动成本计算表;第五,按照猪群动态的成本计算以及相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对猪群的成本情况制定相应的产品成品计算表。以猪场生物资产计量为例,原材料则主要是根据兽药、饲料、其他材料和低值易耗品等四大类进行明细账的核算的。而种猪价值摊销的计算则主要如下:就成本核算实例来说,某种猪场2008年5月初各群猪存栏价值如下:仔猪在0一1月龄之间的为20920.00元;幼猪在l一2月龄之间的为94022.50元;肥猪在2一出栏间的为1062425.00元。而用于分配本月耗用饲料费用则具体如下表示:基本猪群消耗数量为68100公斤,金额则为106064.06元;幼猪群的消耗数量则是15000公斤,金额为41775.00元;肥猪群消耗数量为173920公斤,金额则为276877.36元,总共消耗数量在257020公斤,金额为424716.42元。这些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猪场的生物资产的具体计算以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便于猪场的生产经营的管理。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对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具体的分类分析,然后再以猪场生物资产计量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了解到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之于农业企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企业的更加稳定地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科学的生物资产评估体系来提升当前的农业企业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工作,促进农业企业更加有效地发展。

作者:钟岚

第三篇:企业会计核算管理思路

一、会计信息都需要会计核算提供会计信息

1.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实施不到位。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安排不到位,财政人员不明确企业资产与个人资产的界定,导致会计工作者在核算过程中不能明确核算的主体,出现资金相互占用的情况;由于企业账目众多、混乱,且存在虚假账目,会计工作者在建账时不按照规定方式建账,使得会计信息出现偏差,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且有的企业领导主观意识强烈,使得会计人员按照其要求形式,导致企业出现偷税、漏税等情况。

2.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会计工作者要具备专业的会计知识、技能、职业素养和丰富的会计实务经验。然而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人员学历比例较低,在会计专业知识、技能缺乏、工作经验不足以及软件操作不熟练等各方面情况,在工作中相关法律知识淡薄,且缺乏职业素养,不能适应企业和行业标准,难以跟随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速度要求,使得企业会计核算混乱。

3.机构、人员配置不到位。许多企业在会计机构和人员任用上不符合会计规范,且有的企业未能设置会计机构。机构设置的不健全和人员配置不到位,有的企业会任用自己的亲属或是聘请兼职人员充当出纳人员,导致企业会计核算不及时、准确。

4.会计基本信息的不准确。由于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数据信息量大,从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因此财务人员在对数据信息的收集、记录、分析、报告等的整理过程中不精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保证会计核算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5.内控机制不到位。企业对财政的定量管理、计量验收、清查、成本核算、收支审批等内部制度的控制不到为,企业的内部监督与反映职能严重缺失,然而由于企业管理者的过度干预,导致会计工作者基于利益的驱使,进行非法操作。

6.背离会计制度规定的建账。在我国有一个很显著的错误意识现象,那就是多数的企业认为建立企业账本无非就是应付税务部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建账,很多企业都认为没必要进行内部的建账需求。另外,有些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账本都没有,或是即使企业存在着账本,也是毫无会计制度的依据的账本,其账本所记录的费用、收入等方面严重不符实际情况,导致账本无法发挥去其原本的作用,成了毫无意义的一堆废纸,使得会计核算的难度越来越大。

二、企业会计核算规范管理

1.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企业会计核算管理的法律法规,在法律的基础上对企业会计核算出现的不法行为严加惩处,税务部门在此就要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对企业存在的违反会计法规、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和纠正,对企业进行有效的会计核算外部管理。企业内部根据企业运营模式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进行正规化管理。

2.提高会计工作者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责任培训和会计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使得会计工作不断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严格按照会计制度操作,熟练会计电算化操作,接纳、掌握新的会计处理方式,进一步的提高企业会计的职业素养,从而跟随企业发展要求,保证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质量。

3.加强企业会计机构的建设。加强企业会计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并培养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保证企业会计人员配置到位、得当,以确保企业会计核算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加强企业内部监控管理。企业要对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体系、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财务处理、财务会计分析、财政出纳以及内部牵制等制度、体系进行完善、监督、控制。

三、结语

在宏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发展的形式下,行业和企业竞争也是愈发严重。企业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发展空间和竞争实力,就必须全面进行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科学管理。企业要不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提高规范管理程度,加强会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进行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从而提升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作者:薛继红 单位:焦作云台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第四篇:集团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一、集团企业会计核算集中制度利弊分析

(一)财政资金方面

会计集中核算可以将所属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统一调度,避免了集团下属企业有的资金存量很高,有的单位还在到处找银行贷款,提高了集团企业的整体资金使用效益。但是由于有的集团企业规模较大,审批流程较复杂,致使资金调配与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及时性难以保证。如果中间环节协调不畅,有可能会造成以往一两天就能完成的简单经济业务,在实行核算集中后,需要几天才能处理完,致使各企业单位业务人员怨声载道。

(二)会计核算方面

规范了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监督。对于一个集团企业来说,通常总部会根据管理需要制定一套制度、流程或核算方面的要求,但是由于子公司分布在不同地区或城市,现场管理者对制度的理解程度与执行力度不同,造成相同业务的财务处理就可能不一致,增加了报表合并的困难。如果实行了核算集中,就可以有效地实施与执行总部的财务及核算制度,例如会计科目的使用、收入及成本费用的确认与分配方法,预算制订及考核实施,这样集团下的各企业有了统一的核算口径,才能保证集团的合并报表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从而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使集团企业能够更快得到更真实的财务信息,进行管理决策。但是在会计集中核算后,有的核算单位将会计和出纳集中到核算中心,企业里仅设“报账员”一名,负责零星收付款、票据归集传递等业务,原有的岗位互相制约力降低。凭证传递到核算中心后,由于会计人员未能参与单位的具体业务,所以就只能根据票据是否有效、手续是否齐全来判断单据是否可以报销,至于其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就无从判断了。并且由于核算中心对下属单位的营运资金使用情况不能及时了解,从而减弱了对相关业务的管理与监督力度。

(三)软硬件设施及配置方面

会计核算集中,通常会通过网络共享形式使用财务软件,配以总帐、报表、存货及应收款等相关核算软件模块来处理相关数据,并按岗位分配对应的操作权限,减少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但是这种方式对计算机的要求比较高,如果计算机配置不好,服务器不是很稳定的情况下,在企业里做一笔凭证,可能会出现数据不能及时保存或查询的现象。

(四)人员配置方面

实行会计核算集中后,由于各下属企业核算标准相同,一个会计人员可以同时负责几个下属单位的业务,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了核算效率。但是由于核算人员和具体经济业务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就容易造成核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在地理上脱节,会计核算人员没有办法进行审核这项经济活动的真实状况及合理性,进而做出快速反应,就对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此外,由于会计核算中心人数相对有限,也给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在月末或年末时,需要集中上报财务报表及其他管理报表,对核算中心人员的体力和脑力来说更是一种考验。

(五)企业财务管理及监督职能方面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有可能造成会计核算中心与各下属企业之间会计责任不清,一方面是下属公司的领导认为财务管理工作都属于核算中心,另一方面是核算中心认为下属企业的会计核算自主权在企业,这种理念上的认识差异,将导致集团整体在财务管理以及监督工作效果被减弱。对于下属企业管理者来说,会计集中核算,打破了原来的权利分配的格局,使得单位财务与财政权之间的关系造成重大的变化。原来由单位负责人统一调配的资金支付权力相对地受到了核算中心的制约,这样有的单位负责人就产生很大的落差,也就不积极支持集中核算,甚至有的企业架空核算中心或财务负责人,更是无法保证企业经营过程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并且也会直接影响到会计集中核算的效率与水平。

二、影响集团企业会计核算集中制度实施效果的因素

(一)企业决策层的支持和重视,是做好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首要条件

会计核算集中工作,最终目的是为了给最高决策层提供高质量的管理信息,是针对管理决策实行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而不能简单地认为财务人员集中办公就是核算集中了。这种核算制度不仅需要一系列强制性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在实施过程中也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或者重组,当涉及到部门协调与人员调整时,还需要决策层的大力支持与重视。

(二)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是会计集中核算成功实施的必要保障

会计集中核算要求整个集团公司依据统一规范的核算标准进行核算,但是由于下属企业存在地区差异或行业差异、各项管理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这就要求对企业各项业务流程提出标准化管理。目前有些集团公司推行的“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就是要求经济业务的各个流程节点都是按照既定步骤来实施的,只有业务流程操作规范了,财务才能得到正确数据,信息管理、风险管控不再只是财务部门关心的问题,管理工作也由事后控制转为事前控制,保障了会计集中核算成功实施。

(三)信息化实施是会计集中核算实施成败的关键

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只有通过电脑、服务器、互联网、及财务核算及相关管理软件,这不仅对硬件提出较高的要求,对软件也需要配套的开发实施,既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还要考虑业务的可行性,但是信息化工作不是越细就越好,要防止好大喜功,一旦信息化工作脱离了业务发展的需要,就会成为制约会计集中核算工作的关键因素。

(四)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是会计集中核算管理长期稳定运转的支撑

随着财务管理技术不断更新,财务人员也不能在局限于审凭证、做帐、出报表这些单一的工作,而应该把更多的时间及精力投入到数据分析中。因此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就要从多方面进行关注,比如从业务操作能力到现场管理水平的培养、从专业技术到职业素质的培养、从现有人员到储备人员的培养,都应该引起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三、优化集团企业会计核算集中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集团内部会计监督体系

首先,集团公司应该明确界定会计核算中心与各下属企业在会计处理、会计监督等方面的责任,以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次,各下属企业应继续加强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按照会计集中核算相关规定做好本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由于原核算单位的部分会计核算、监督职能已转移到核算中心,核算单位应该认真建立内部牵制制度,通过配备人员或调整岗位分工,改变“报账员”集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于一身的现状,确保业务真实、流程合规、数据准确。

(二)加强和完善集团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部门,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监督体系。加强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资产质量、经营绩效、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加强年度绩效审计、高管人员离任审计、资产项目审计等专项审计,保证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加大对核算单位的思想引导,切实转变观念

从集团公司到核算中心,要加大对下属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思想引导及宣传,使他们对会计核算集中有一个更深的认识,改变他们对会计核算集中的误解,争取得到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信任和支持。

(四)进一步健全核算中心考核机制

核算中心要建立健全岗位奖惩制度和考核机制,及时优化队伍结构,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培养,进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要调离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同时还要相应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责、权、利相统一,才能保证集中核算的顺利进行。

四、结论

本文阐述了会计集中核算在集团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该管理模式存在的优缺点及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并从四方面提出优化办法。笔者认为会计集中核算已经在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只有在实践与运用中不断完善,该管理模式才能对发挥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提升竞争力、促进企业集团发展起到更加突出的作用。

作者:郑立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企业会计核算管理(共4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49559.html

    相关专题:石油教育 投稿 体育世界


    上一篇:高中物理教学策略概述3篇
    下一篇:产品开发过程中羌绣元素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