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市场营销 >

教师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一、构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

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评判和提高中职教师培养质量最根本的保障。国外已十分重视职教教师培养的质量评价,美国全美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ACTE)制定了美国教师教育职前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对学院的组织管理、学生事务、教育师资、课程结构、实验室专业学习、设施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评价考察,[2]德国一直实行专业知识联系教学实践的职教教师职前培养评价模式,对教师教育的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继续教育都有明确的评价规范。我国虽然在中职教师培养的质量评价上还未有相关的规范和研究,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也说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职教师培养的重视,对中职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基本知识、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都做了一些规范,对中职教师培养的质量评价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笔者前期的访谈调研与所在机构对中职教师培养的研究,结合中职教师的自身特点,遵循我国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制定了中职教师培养模式体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评价板块是检测与反馈整个中职教师培养质量好坏的有效手段,保障中职教师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因此,应借鉴国外中职教师培养与其培养质量评价的经验,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来培养我国中职教师,多角度、全方位地评价中职教师培养的质量情况。

二、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要素

在对中职教师专业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访谈中,同济大学王纪平、李俊等学者认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要素主要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这三方面。

(一)评价主体

在传统的人才培养中,仅仅通过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监督、任课老师的教育以及对学生的考核来评价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何种成绩,来判定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程度。教师的培养质量也是通过这种传统方式来评价的,因此,评价主体单一,一般只有学校相关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来评价教师培养的质量。刘国利等认为人才培养体系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将评价主体分为指导性评价主体、过程性评价主体、结果性评价主体,其中指导性评价主体为教育主管部门,过程性评价主体为教师和学生,结果性评价主体是学生家长、学生学习单位和毕业生用人单位。[3]在培养一名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双师型”中职教师的过程中,教学环节有特别多的实践教学,理论知识、师德素养与实践技能是评价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在中职教师培养的质量评价中应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从培养院校、教育主管部门拓展为教师、学生、实践单位、用人单位、社会群体等。

(二)评价对象与评价指标

1.培养基本条件评价培养基本条件的满足是培养中职教师的基础。培养基本条件评价对象有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设施设备、校企合作条件等。培养基本条件评价,在实验实训设备及场地条件方面,评价指标应考虑培养院校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是否满足培养的需要,实验、实训设备是否满足实验实训的开展,实验实训教学体系是否符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能自行开发一定数量的实验实训项目。在图书资料方面是否满足主干学科教育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是否满足学生非专业素质养成的学习需要。在师资方面,要培养未来的“双师型”中职教师,培养院校的师资队伍质量是培养未来中职教师好坏的关键,因此,评价指标应考虑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是否协调。在校企合作方面,评价指标应考虑校外企业实训、实习基地是否满足学生专业实践教学需要,校外职业学校实训、实习基地是否满足教育和实践教学需要。这些都是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中的基本条件。2.培养过程的质量评价培养过程的质量评价最主要的是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评价。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中职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李波认为课程体系的质量评价是检查、判断课程建设水平的重要途径,直接检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4]因此,在课程体系方面,评价指标也应考虑是否按照主干学科为基础、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思路设置;课程整体设计是否合理;实践环节设计是否系统,即形成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有效衔接;是否实现理论、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以知识传递为主线的学科教育框架和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职教特色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是否满足培养目标的实现。实践性环节的设计是否支持职业能力培养,实践性环节的实施是否做到做学统一。3.输出结果的质量评价输出结果的质量评价即质量结果的呈现。包括对学生成绩、学生满意度、就业对口率、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方面的评价。输出结果的质量评价,是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最直接的表现,是对中职专业教师的师德素养、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培养质量的反馈,以此来改进培养模式的不足。

(三)评价方法

依据初选得出的评价指标,应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来确定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法是运用多个指标对多个参评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即对初选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运用权重的方法如Delphi法、层次分析法(AHP)、因子分析法等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权重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权重分配是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关键,[5]因此,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影响到综合评价结果。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要素图。

三、初步构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以上对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要素的分析,结合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要求,分析得出以下中职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从而作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依据。

(一)通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张凤梅等认为责任心是教师职业道德中的第一要素,每一位教师都应爱岗敬业,把学生放在第一位。[6]然而在对中职一线教师的访谈中发现,这些教师认为优秀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职业道德,他们却并没有在学习期间受到了应有的职业道德教育,这反映出师范教育中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乏。[7]因此,培养的中职教师应认识到中职学生学习弱点并加以接受,同时也关注到学生优势之处加以引导,正确看待学生是否满足成为合格中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能够与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是对于中职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与此同时,他们也需要与行业企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进行广泛的联系。通用能力评价指标有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个人修养、对学生的认同感、对待学生的态度、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断学习创新的能力等。

(二)工作与专业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通过访谈了解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教学活动、实训实习组织、指导竞赛、班级管理和教学研究等五个主要方面。在专业能力方面掌握专业知识与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掌握所教专业课程适合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来指导学生学习。能够运用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活动。[8]掌握多种评价方式,教学活动中能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实施有效评价。工作与专业能力评价指标有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班级管理、实践教学、竞赛教学等。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评价

国外职教教师培养十分重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德国的理论课教学为期2年,其中第二阶段有2/3的实践内容是在职业学校里由导师带领见习教学;在韩国技术大学4年制的常规职教师资培养课程中,其实习课占58%,比一般工程学院的实习课多3倍以上。[9]我国教育部、财政部于“十一五”期间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规定,中央财政投入5亿元,着力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实践教学能力。[10]通过去企业实践学习,与专业知识结合,来提高中职教师对企业岗位的认知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能更好地胜任未来专业实践教学。实践能力评价指标有专业实践技能、实践教学能力等。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得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四、结束语

构建中职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重视教师基本素养、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的质量评价。应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的方式,去企业锻炼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了解企业岗位信息,形成团队合作精神,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毕业生。

作者:朱铭洁 陈宏 单位:浙江工业大学


    更多市场营销论文详细信息: 教师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scyx/147402.html

    相关专题:初中数学优秀论文 长沙铁道学院


    上一篇:近代传播设备对电化教育学发展的影响
    下一篇:非会计专业教学会计学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