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与学的现状
通过对国内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调查,发现目前“会计学原理”课程已成为各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选修课程。以某地方高校独立学院为例,开设该课程的情况见表1。该独立学院共43个专业,由表1可见,1/6的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基础课程,且课程性质为必修课程的比例大于选修课程,考核方式以考查为主,开课学期也普遍较早。由此可见,“会计学原理”课程在完善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知识面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但从目前“会计学原理”教和学两方面来看,任课教师通常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需要对会计基本概念略知一二,会看简单的会计报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认为自己以后不会从事会计工作,虽然有些兴趣,但是学习该门课程还是应付了事,教与学双方对该门课程都不够重视。
(一)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原理”的现状
独立学院是介于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之间的一种新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其生源介于二本和高职之间。通过调研发现,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学习“会计学原理”过程中面临以下主要障碍:
1.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原理”的态度普遍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
大部分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无法理解学院在教学计划当中制订“会计学原理”的必要性,他们认为会计就是记账、算账,而自己的专业跟会计没有关系,今后也不会从事会计工作,无用论思想大大影响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上目前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更多偏重会计核算,要通过大量繁琐的经济业务核算练习才能掌握,致使他们普遍对这门基础课程不重视,只要考核通过拿到学分即可,用应付的心态去学习该门课程。
2.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及方法产生不合理的期望
很多学生抱着学习会计基础就能了解会计领域的所有知识,学习会计基础就能理解生活工作中所有会计信息的心态来上“会计学原理”。但随着课程的进展,发现该课程不仅难度大,而且内容艰涩抽象,所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所体验到的问题区别较大,一些方法与日常思路存在很大差别,致使学生学起来很吃力。“会计学原理”是一门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课程,会计领域的知识讲授由浅入深,没有基础知识的铺垫,后续课程是很难听懂的。但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希望直接通过他们感兴趣的上机操作等实践环节来学习全部会计知识,这些要求很难实现,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合理的预期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讲授的现状
通过对国内多所独立学院的调研发现,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共性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长期以来,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师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以及专业实际需要有的放矢,往往采取与会计专业相同的教学模式,过多地强调会计基础概念与基本原理的掌握,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相对独立学院学生务实的学习目标,用太过专业的教学目标来教授他们,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对该课程不够重视,学习动力不足,兴趣索然,远远脱离了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教学内容安排不当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存在明显差异,但目前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内容往往被设置为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缩减版,所用教材、教学大纲、授课课件都一样,如同对会计专业学生一味强调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加上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学时较少,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应用讲解较少,与非会计专业较为相关的内容如教材最后一章的会计报表,教师往往一带而过,没有形成有针对性的应用性教学,在学完“会计学原理”之后与上之前对会计的认识一样。同时,目前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专业特点的“会计学原理”教材较少,大部分还是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教材,不太适宜非会计专业的教学需求。
3.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
在讲授“会计学原理”时,教师一般不会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换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常采用与会计专业学生一样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布置作业、考核评分的固定模式进行,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按照书本章节顺序逐一讲解,着重强调理论的介绍,而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对知识实用性要求相对较高,因此空洞枯燥的理论激发不了他们追求知识的兴趣。会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要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但对于非会计专业来讲,会计课程课时的不足、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不在一个校区等原因导致实训课程的难以开展。即使安排了此类课程,也仅仅局限于训练他们会计核算的能力,难以与其专业结合起来,致使学生因学习而学习,应付了事,导致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着费力,达不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4.考核方式单一
恰当的考核方式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较好的检验方式。目前“会计学原理”针对非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考核方式一般为考查,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一般为考试。考查课一般期末考核就是开卷做一些题目,考试课就闭卷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经济业务的核算。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仅仅是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简单记忆,未达到真正的学习效果,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缺乏,教育教学的目的未达到。
二、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的教学策略
独立学院的特点使得其不能套用母体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搬用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根据生源特点及办学宗旨,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寻求突破点,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通过调查发现,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具有较大的兴趣,尤其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部分学生已经考过或者备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鉴于独立学院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障碍,勇于面对教学挑战,把握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紧跟社会经济发展,有针对性的进行授课,实现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是培养会计员、会计师,而是让他们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看懂财务信息,并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生产、营销、投资等决策与判断。因此,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讲授“会计学原理”时应结合学生及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具备一定财务会计知识,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看懂财务会计信息,运用会计信息处理实际问题。
(二)调整教学内容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和不同专业的需求,侧重让学生在会计规范基础上,理解会计原理、会计循环、会计实质、会计报表等,结合非会计专业的专业特点,突出教学重点,在广度上扩展,在深度上削减,提高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采用“分专业”的教学模式,如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应了解建筑企业的特点及工程成本的分析核算,通过往年的财务报表审核投标单位资质等;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掌握销售业务指标的分析,了解增值税发票在商品交易中的使用,出差人员差旅费报销等;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补充工商税务知识,增强对财务状况分析的能力等;金融统计专业的学生利用会计系统提供的信息,对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因此,在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学原理”教材的情况下,对现有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增补和章节顺序的变换,对教材中经济业务借贷记账法、会计报表的产生可以删减,而应注重对财务会计报表有关内容进行详解。首先从会计报表的实例分析开始,说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逐一介绍每个科目账户,推出账户结构和登记方法,分析借贷记账法、会计分录,到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1]。从而使学生对枯燥空洞的会计基础知识不再有畏难心理,讲解力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尽可能联系日常生活实际。同时,独立学院会计教师也应加强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教材和讲义的编写,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基础知识初学者来说,理解枯燥无味的会计学基本原理,了解简单的实务,教师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目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追求高效课堂,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契合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现实热门案例和财经金融视频贯穿整个会计基础知识,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或让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挑选学生上台讲课,教师学生提问评课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切实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教师教学要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课时,结合非会计专业特点让学生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如在账簿内页上试着编写分录,在增值税发票上进行填写练习。可以参观或亲身体验会计电算化课程,可以到与专业相关的会计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参观,了解并理解生活工作中实际会计,从而加深对会计基础知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教学最主要是要结合授课对象的特点,抓准他们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在非主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主动积极性,提高学生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强自信、锻炼胆量,让教与学产生共鸣。
(四)改进考核方式
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原理”的考核方式应多样化,摒弃平时考核成绩与期末笔试成绩分比例得出总评成绩的方式,更加注重平时课堂、实践的表现和案例分析、撰写论文、阅读运用财务报告的能力等,真正达到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目的。
三、结语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永恒不变的主题,教学质量是高校在激烈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独立学院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指导下,教与学双方要协同认知,对“会计学原理”课程在思想上提高重视,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不同于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基础知识的需求,勇于创新,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的兴趣,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运用所学会计基础知识处理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灵 单位:南通大学杏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