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曲、保德、偏关三县,同属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区域和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任务较重。河保偏地区第二产业畸高、第三产业发育不足,产业层次偏低,产业发展关联性弱、缺乏互补性、方向不合理,投资效益较低等问题严重困扰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化河保偏产业结构,应依托先进技术加速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生态化、循环化,发挥煤炭开采的经济带动作用,重视区域经济合作,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关键词:河曲;保德;偏关;产业结构;生态经济
现代工业文明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的状况日益加重。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积极开展研究,以寻求解决的对策。到20世纪60年代,生态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的兴起,为统筹解决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求和理论基础,改善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河曲、保德、偏关三县(以下简称河保偏)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忻州地区,为近20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可利用资源较多、工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同时也是晋西北生态脆弱地区,属于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本文拟从生态经济视角出发对河保偏地区产业结构进行探究,有助于厘清其问题所在,进而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办法,助推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河保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河保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从三次产业结构角度看,河保偏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存在第二产业畸高、第三产业发育不足的问题。据河保偏各县2014年统计公报数据测算,河保偏地区第二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66%,而第三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27.8%(见表1)。而同期山西全省第二产业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9.7%,第三产业占比为44.1%,全国第二产业占比则为42.6%,第三产业占比为48.2%。按照目前学界关于产业结构的评价标准,显然河保偏地区的工业畸重、服务业比重不足现象异常明显,产业结构总体上落后于山西平均水平,更落后于全国的产业调整进程,产业结构低级化、畸形化特征明显,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河保偏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产业层次偏低河保偏地区三类产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不平衡,生产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科学技术对产业活动的贡献率较低。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农业所包含的种、林、畜生产结构有待改善,对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调整难度较大;二是资源开采占总产业比重较高,以加工为主的产业占总产业比重很低,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并且鲜有名牌产品;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状况不佳,表现为服务质量较差、效益较低等。虽然客观来看河保偏近几年在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上已有明显进步,部分产业发展水平提高迅速,但总体而言,产业结构仍很不合理,市场竞争能力亟待加强。2.产业发展关联性弱,缺乏互补性,方向不合理首先,各个不同产业间合作关系薄弱,相互联动的促进作用较弱,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产业间价值链,以及同一产业内相互协调机制较弱;其次,区域间没有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同结构、同质化的发展形态使得区域间难以形成相互促进的互补发展态势,产业建设呈现重叠的问题;再次,对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提升方向不合理,在注重资源采掘、钢铁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忽视具备充足资本存量的制造业,缺乏对科学技术为主要驱动因素的相关产业的探索与发展。3.产业投资结构有待改善,投资效益较低首先,产业总体发展缺乏活力,整个产业中非公有制经济的投资比重远低于国有经济,使得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缺乏推动力。其次,第二产业中科学技术含量较高的部分资金投入没有达到足够水平,加之本身产业价值贡献当中科技占有率较低,底子薄后劲不足导致科技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难以顺利开展。最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之间的关联较差,对第一产业效益的边际带动能力有待提高。
二、制约河保偏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
(一)区位条件差
位于吕梁山脉北段的河保偏三县,地处山西省西北部,从地理上看属于边缘地带,距离忻州市忻府区200多公里,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距离相对省内其他县市较远。作为区位条件的重要因素,河保偏三县地理位置相对于省市政治经济中心较为偏远,因此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所给予的投资强度较低,这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三县的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忻保高速公路的开通和灵河高速公路的修建,区位差异正在逐渐减小。
(二)干旱影响较重且频次较高
农业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程度非常高。河保偏三县多年以来平均蒸发量达到2200.9mm,比同期平均降水量493.6mm多3.46倍,由此导致三地区农业生产遭受干旱的影响较大。同时,降水量在不同年份之间变化量较大,降水量较少的情况出现频次较高,这对于传统的农业贫困县而言,所受到的打击是致命的。
(三)人口质量较低
高质量的人口素质能对经济发展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较低的人口思想和文化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河保偏三县经济发展的空间,这不仅导致了现实经济发展的落后,而且还持续影响着未来的贫困。劳动力资源结构单一,层次不够完善,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这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说是巨大的限制。
(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
欠发达区域要赶上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总量规模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就必须以高于发达区域的发展速度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这一目标。2001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同时相对发展速度较快的河曲、保德两县,到2014年经济发展水平仍处于领先地位。而2001年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及相对发展速度较慢的偏关县,到2014年经济发展水平依然比较落后。
三、生态经济环境视角下河保偏产业结构优化对策
(一)依托先进技术加速传统产业高技术化、生态化、循环化
河曲县要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现有的煤、电、化、建等四大传统产业,是县域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巩固煤电化工业的基础地位,狠抓以“四煤三电三化”为主导框架的产业衍生和延伸,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工业体系,促进集约型、延伸型发展,努力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量的发展到质的飞跃,实现互动增长的根本性转变;从粗放型、单散型发展到集约型、延伸型、生态型发展的根本性转变。
(二)发挥煤炭开采的经济带动作用
河保偏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发挥煤炭开采的带动作用,如地处陕蒙交界的神东煤炭公司的煤炭氧化钙含量较高、灰熔点较低,而保德县煤炭氧化钙含量相对较低,灰熔点较高,该公司结合二者优势,开发出口配煤基地。同时要延长产业链,利用循环经济的手段来发展,把可利用的煤炭资源利用到最佳。河保偏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意通过矿业经济积累资金、技术、人才,从而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三)重视区域经济合作
河保偏要加强区域内外部、产业间纵向和横向合作。河曲县要继续创优发展环境,继续引进中海油、山煤、省煤运、神达、神东、山水六大集团,努力将投资380亿的14个大项目建设好。保德县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应努力利用神黄铁路,加强与神华集团的合作。偏关县引进了焦煤集团、中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六大集团公司,要抓住机遇,走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低碳安全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河保偏三县具有典型的黄河民俗风情,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选择。如河曲县要加强对娘娘滩、文笔塔的开发与宣传,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提升河曲县特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保德现存古迹较少,要注意对古迹的修复和保护;偏关重点抓好以老牛湾为龙头的黄河风情景区和以长城、古堡、古村落为特色的古军事文化景区“两大景区”建设,打造晋西北黄河风情特色县。
(五)推动资本融合,促进非国有制经济大发展
首先,政府经济发展服务相关部门要给予产业内企业发展充分的且高质量的服务支持,构建一个宽松且有活力的经济发展环境。其次,推进地域间及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间的投资活动,增强资本要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努力建设多元化价值链,在更高层次、更高规模和水平上实现民营经济围绕农业产业化的集约经营。
参考文献
[1]安树伟,陈南岳.晋西北河保偏兴地区反贫困战略研究———以山西省保德县为例[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30-33.
[2]宋周莺.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路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10):31-37.
[3]李博,胡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测度和比较分析[J].管理科学,2008,21(2):86-93.
[4]宋德军.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耦合性评价[J].科学学研究,2013,31(2):191-200.
[5]何平,陈丹丹,贾喜越.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统计研究,2014,31(7):31-37.
作者:韩岳麒 单位:澳门城市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