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市场营销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都较为完整的一门学科,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中职院校市场营销教育已经开始逐步的与社会企业的发展脱离,很多学校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而置市场营销的特点于不顾,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对市场营销教学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十余年来,我国的市场营销教学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模糊
市场营销本身就是一个广泛的动态概念,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需要从当下的工商企业的营销现状出发,针对社会较为急需和紧缺的岗位来设定教学目标。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广大中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普遍存在着两种问题:一是定位过宽,即将各种市场营销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学而不精,无法学以致用;二是定位过窄,将市场营销限制在“销”上,过分的强调推销和促销。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把握好“宽”与“窄”的问题,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的知识面广,另一方面也要学生能够深入的学习。
(二)教学方案不够科学
教学目标的不够清晰导致了学校教学方案不够科学,比如在教学课程的设置上,中职院校的市场营销教学“学”味太浓,与职业教育不符合,同时在课程的编制上没有考虑到中职院校的实际师资力量导致编制的课程无法实施。此外,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市场营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用技术,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经验性等特点,我们必须重视实践和理论的有效结合。遗憾的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学校的实践课教学仍旧不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丰富却缺少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师缺乏营销实战经验
市场营销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的特殊性,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市场营销理论,并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企业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知识和经历上本就不足,如果教师也缺乏营销实战经验的话,那么就无法对错综复杂、千变外化的市场现象做出深入的分析研究,进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简单化的讲解,学生也无法对动态的市场有着足够的认识。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市场营销教学改革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教育格局的逐步完善,一方面为我国市场营销教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机遇,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当前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中集中体现在中职院校的大规模扩招和人力资源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学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学校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就业与岗位需求相适应作为办学方向,把“以就业为导向”贯穿于整个市场营销教学过程中。
(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当紧紧围绕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方针来进行设计,既要考虑到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兼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课程如思想政治课程,体育课程等;二是专业知识课程,如公关关系学、广告学、营销策划、商务谈判、消费心理学等;三是实践课程,如案例教学、模拟教学、情景演练教学、实习等。此外,学校还要重视选修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促使学生形成差异化的知识结构点。
(二)改革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教学应当采取知识与能力教学模块动态优化配置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常见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法,即通过案例分析来加强学生对市场营销理论的认识;模拟情景教学法,即再现生活中的营销活动,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营销竞赛教学法如基本能力竞赛、营销知识竞赛、营销方案设计竞赛、营销技能竞赛等。
(三)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上,笔者认为可以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式。其中“请进来”指的是将优秀的市场营销人才请到学校来进行兼职,以这样营销人才丰富的工作经验来帮助学生提高市场营销能力;而“走出去”则指的是鼓励学校教师积极的参与社会营销活动,增强自身的实践经验,进而反哺给学生。
作者:刘玉玲 单位:郑州财经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