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历史长河中一抹耀眼的彩霞,在古典文化的宝库中闪烁着熠熠光辉。凝练的语言、高远的意境、优美的音韵,千百年来总是被人们传颂。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就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谈谈小学语文古诗文的教学策略,希望笔者的观点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文阅读;教学策略
古诗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又是一个难点内容。古诗文以高度凝练的语言将人、事、物进行描述与概括,而这些内容又与学生生活的年代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学生们在学习古诗文是不能很好理解古诗文的内涵和意蕴,这时候就要发挥我们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多样的教学策略来提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能力。
一、以“读”奠基础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诵读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古诗词时,诵读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是升华学生情操的关键。在读诗文时,笔者常常从两方面着手。
1、字正腔圆的读
在小学阶段就学习古诗文,对学生们来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毕竟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我们不要操之过急。笔者在教授小学生古诗文时,先从读开始,并要求他们字正腔圆的读。其中字正腔圆的读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全文。这个环节比较简单,但是也很关键,所以,笔者一般让学生读3遍到4遍,这样以来学生们读诗文就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有板有眼的读
古诗文讲究对仗、押韵,讲究音韵的和谐,所以让学生有板有眼的读就要让学生注意诗文的韵脚、平仄、节奏及重音字的读法和升降调的处理。在激昂出激昂、在委婉出委婉、在动情时动情,这样我们才能引领学生批文入情,让学从字里行间更好的体会作者的感情。比如,在讲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笔者让学生先划分出节奏,接着让学生注意诗文的平仄、最后指导学生在读“每逢佳节倍思亲”中读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受,要想读出这种感受就要放慢语速、读准重音——“倍思亲”这三个字,只有这样一步步的引导,学生才能更好的走进诗人、走进古诗文。
二、以“释”解诗意
古诗文的语言都是通过高度凝练而概括出来的,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们不是轻易的就能了解和掌握古诗文的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指导学生学会读课文中的注释以及会应用相应的工具书。当学生把这些基本的技能掌握了,才能更好的理解古诗文。
1、通过注释了解诗意
一般的古诗文都有一定的注释,这些注释都是解释诗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目标的让学生去读,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诗文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就会自觉的进行学习了。
2、借助工具书明确诗意
有的诗文仅仅借助注释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查阅工具书来明晰诗文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常常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或工具书来了解、掌握诗文的内容。比如,在教授王安石的《元日》时,有这样一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曈曈日”该怎样理解,这就是一个难点了,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来理解此内容。通过查阅资料,学生知道了“曈曈日”就是由阴转明的朝阳,这样以来,学生们就能大概明白诗文三四两句的内容了。
三、以“悟”展个性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虽然没有初中、高中要求那么高,但是小学里学习古诗文的步伐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而是要逐步领悟诗句背后所蕴含的情味和意蕴。如何引领学生读出诗句背后隐藏的那份情、那种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抓住共性
古诗是诗人对一种事物、一种感情、一种认识等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时觉得很难,所以,我们在讲授一些古诗文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些有共性的内容来讲授。比如,在讲授《元日》时,我们的教师就可以借助我们身边的民俗来引入,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中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是通过抓住共性来学习诗歌内容的。
2、理解意象、意境
意境是诗歌的根本,要想快速的理解和读懂诗歌就要分析意境。只有抓住诗文的意象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的意境。比如,在教授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诗中,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本诗的意境,但是本诗的意象比较好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诗的内容,教师就要从竹子的意象讲起,在古诗中,竹子刚柔并济、清正有节、凌寒不凋、遇风不折,它有一种“韧”的精神内涵。当教师把这些内容逐一告诉学生后,学生们就能很容易的理解本诗的意境了。
四、以“拓”促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讲,拓展诗词内容是比较难的,当笔者讲,以“拓”促提升的策略时有的人也许认为笔者在讲授此诗时还拓展课外的内容,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小学阶段,小学语文课标对古诗文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加之学生的能力水平还有限,拓展太多的课外内容可能会画蛇添足。笔者讲的“拓”其实是对课本中诗文内容广度的拓展,笔者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本诗。笔者在操作此教学策略时,往往进行一些文本补白,从而提升学生对诗文本身的感受和理解。比如,在讲授《江南春》时,笔者发现本诗的首句:千里莺啼绿映红中有一组色彩特别鲜明的词,那就是——绿和红,笔者让学生想象这两种颜色交汇时展现的画面,这样以来,学生就能在文本补白与想象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春的景色了,尤其是哪种生机盎然的景象。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拓展一些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与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以上是笔者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四部曲”。当然,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还有多种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探讨了。
参考文献:
[1]曾扬明.小学古诗词教学常用策略思考[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年05期.
[2]赵绍军.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作者:程小立 单位: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