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版画实施过程中,笔者主要选取剪、贴、刻、印这四个步骤为一体的综合手工制作过程,这样能满足幼儿爱动手、动脑的愿望和要求,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大而丰富的游戏。例如,在制作黑白木刻自画像的课程设计中,笔者引导孩子们自发形成一对一小组。让对方成为自己的小镜子,伸出小手在对方脸上比划,互相介绍对方眼睛、鼻子、嘴巴等,画好稿子后再互相比较。整个课程直至最后收稿都充满着比赛的意味。印出成品时,孩子们会互换不同的自画像整理成厚厚的同学录。由于版画具有较强的复制性,便于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同一份作品可以同时参加异地展览,或者送亲友,还可以在家里和公共场所悬挂。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作品都是以原作形式出现的。那么在印制这样大批量的版画作品时,教师适时对幼儿进行游戏引导,能更加提高孩子们的创作才能。
幼儿园可以通过举办画展、组织孩子作品参加竞赛等活动给孩子展示自己的平台,当孩子们重复运用一个制好的板子进行多批次的印制时,所呈现的不同效果会让幼儿惊诧,很多不经意的效果会不断呈现在幼儿画面中。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他人的赞许时,会显得信心十足,进行下一步创作的欲望会更强烈。孩子学习的自觉性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就提高了。美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罗恩菲德将艺术视为游戏的一种形式,认为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内在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这样看来,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的天性,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表现,从中积累经验,获得愉悦的体验。
幼儿是天生的画家,这源于幼儿对美的“原始认识”,在孩子充满童真的年龄,他所做出的每一个举动,或者说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当做作品来仔细研读。在与幼儿接触的过程中,不论是抱在手中嗷嗷待哺的婴孩,还是淘气竞走的懵懂小生,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新鲜感及所做出的各种反应都是让人感动甚至惊叹的。其与生俱来的在美术方面表现出的朦胧认识和浓厚兴趣,我们应尽一切可能保护和开发,一般来说,孩子们对色彩、线条有一种天生的喜爱之情。爱美是童真,当孩子第一次拿起笔套或者手指印画时,那是孩子最原始的版画创作,是孩子对周围世界的主动原始反应。这时,教师应给予孩子及时的鼓励和引导。在版画教学中,由于其丰富的延展性,进行游戏时可以选取的方向和类型多样性较强。在通知幼儿游戏之前,传达给幼儿的应该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又充满强烈吸引力与诱惑力的话题。所以在游戏名称的设计上要符合儿童的心态,作为与幼儿交流,吸引幼儿注意力的完美跳板。
小孩子间的竞技性比较浓厚,在设计课堂名称时可以运用一系列游戏比赛在幼儿间形成良性竞争。比如教给孩子简单的刻刀用法时,教师应选择“看谁刻出的线条最丰富”、“小小画家自画像”等类似比赛的游戏。还有在对颜色的搭配与重组中教师可以利用“小小分组”激发幼儿进行团队战斗的斗志。当然,在每次课堂游戏比赛结束后,要给予胜出方幼儿所需的奖励。对于每一个参与者而言,具有强烈的号召性与感染力。我们倡导游戏融入教学的价值定位应该是保持学习者拥有的对生活方方面面的积极向上、乐观自主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在教学中充分保护幼儿心中最原始、最纯净的画画净土。因而在幼儿版画教学中应当从学生自身内在驱动力出发,利用版画动手性强的特点,鼓励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探究,游戏化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活动中随意发挥,尊崇内心,画画不再是老师硬塞的任务,而是内心喜悦的表达方式,这样才是真正健康的发展。
作者:章莹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