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象•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
2004年3月,《印象•刘三姐》在阳朔正式上演,其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旅游开发模式创新受到了各界的重视和肯定,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莫林虎(2005)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肯定和分析了《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对刘三姐及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使用和创新的成功,认为《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把文化、旅游、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21]王林(2007)认为《印象•刘三姐》实景主题演出是民俗文化资源优化创新的模式。[22]李咏梅(2008)指出《印象•刘三姐》将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相互结合,是运用民族文化提升传统旅游风景名胜地吸引力的成功典范。[23]高柳珍、崔文娟(2011)分析指出,《印象•刘三姐》“根据功能和发挥作用的不同,将‘刘三姐’等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核心价值,以音乐、舞台演出、电影等创意产业作为途径,融入传统旅游的载体中,形成了以传统旅游业为中心轴,以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为两翼的功能互补的‘一轴两翼’商业融合模式”。[24]“印象美”及其展示的创新受到了学界的关注。王慧(2010)认为《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其“将艺术元素无形地融入于山水之间,再现山水的一种朦胧迷幻的印象美,以致升华到人、山、水的灵魂美”。[25]张洁夫、阳月星(2011)总结指出,《印象•刘三姐》依靠各种现代电子技术手段和精美的舞美设计,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互动呼应效果,在创造艺术美的同时,使观众得到审美的体验和情感的升华,并且在地方民族文化意象传递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26]高晓丽(2012)认为《印象•刘三姐》的原生态文化开发使其具有独特的审美召唤力。[27]学术界在归纳总结《印象•刘三姐》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的同时,也努力从传统的旅游开发理论寻找其理论合理性。陆军(2006)[28]、刘素平和邱扶东(2007)[29]等人运用旅游开发RMTP理论对《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开发模式进行分析阐释,分析了《印象•刘三姐》实景主题开发的理论合理性及其对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及文化资本运作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印象•刘三姐》大获成功之后,国内实景演出项目的蜂拥而上及其经营效益的参差不齐,诸多实景项目惨淡经营,无以为继的情况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有学者研究指出《印象•刘三姐》的文化旅游开发模式不可简单照搬、复制。宋飞(2010)分析了《印象•刘三姐》等大型实景演出的商业模式,在创意策划、制作方式和营销模式等方面分析肯定了《印象•刘三姐》的成功及其他一些实景演出项目运作存在的问题,指出“一个好的模式不可能被无限复制”,“盲目‘克隆’与‘复制’其他城市成功的旅游文化创意项目,存在较大的市场风险”。[30]陈贻琳、滕志朋(2011)也认为《印象•刘三姐》的成功难以复制,以《印象•刘三姐》运作模式为范例的实景演出项目尚需接受实践检验。[31]
二、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
《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名文化、名山水、名导演”三大品牌结合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引发了学术界对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关注。相关研究在分析《印象•刘三姐》的文化品牌建设的基础上,普遍认为地方文化的挖掘开发在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占有核心地位。刘幼平(2005)指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要注意大型精品旅游文娱项目科学定位。[32]侯建娜等(2010)强调文化在旅游演艺产品开发过程中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基于地域差异性的旅游演艺产品既是游客异域文化体验的重要路径,也是旅游与文化相互渗透的结晶。[33]许二凤、朱晓翔(2010)指出只有精心挖掘、提炼、创新和包装能够真正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吸引有兴趣的旅游者,展示本地文化特色,借以带动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才能带来综合性效益,同时极好地宣传自己的城市形象,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34]张中波(2010)认为以《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山水实景演出的品牌建设创意主要在于坚持精品化战略,走品牌化道路;以文化铸就灵魂,彰显原生态的人地和谐,紧密结合旅游市场;充分运用高科技手段辅助演出,营造出强烈的视听效果。[35]邢茜(2011)指出印象系列山水实景演出的成功战略在于执行了“文化与旅游、市场、自然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在此基础上以成熟的商业模式实施品牌战略。[36]焦勇勤(2012)总结概括了《印象•刘三姐》等山水实景演出创设的六大基本特征。[37]此外,陈亮、乔亚松(2007)运用“蓝海战略”理论对《印象•刘三姐》的整合创新、品牌打造及其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38]白凯、原勃(2009)运用扎根理论对《印象•刘三姐》等“张艺谋印象系列”进行分析提炼,指出印象系列的发展具有“名人牵引效应→文化创意为产品→利用符号意义创造旅游产品价值→实景就地展演为知识产权保障”的发展轨迹和特色。[39]安东(2012)对《印象•刘三姐》的品牌市场运作、品牌战略体系、品牌延伸进行了分析研究。[40]吴红梅(2013)提出要整合宜州、桂林、柳州三地的刘三姐文化品牌,共同建设刘三姐“歌仙”品牌。[41]吴晓山(2010)从“品牌整合、品牌定位、品牌延伸、品牌服务、品牌推广、品牌管理”等六方面提出刘三姐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战略思路。[42]
三、《印象•刘三姐》旅游开发的效益与影响研究
评价《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成功的标准是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关于《印象•刘三姐》的效益与影响也受到学界的较多关注。在经济效益方面,邱玮玮认为《印象•刘三姐》对阳朔乃至桂林旅游经济的促进和拉动作用,使之成了阳朔旅游的增长极。[43]莫伟华(2008)认为《印象•刘三姐》催生了阳朔特有的“印象经济”,游客在阳朔的留宿率成倍增长,使得当地房地产增值,并拉动了商业发展和就业率,吸引了大批企业到阳朔投资,为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44]刘艳兰(2009)指出《印象•刘三姐》增强了旅游地的旅游吸引力,成为促进景区和旅游地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提升了旅游地及景区的形象和知名度,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方式。[45]在社会效益方面,吴磊,东静蕾(2008)阐述了《印象•刘三姐》对阳朔木山村民俗文化发展变迁的影响。[46]徐乐娜(2007)认为《印象•刘三姐》、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广西文化旅游的开展对当地壮族民歌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型有着很大的影响,从民歌的传播土壤、传播途径还是传承方式的转变,到民歌手社会角色的转换,乃至民歌社会功用的增值,文化旅游都在其中起到了直接或间接的促进作用”。[47]杨昌雄(2012)指出《印象•刘三姐》“提升了阳朔县的社会经济发展,惠及当地农民经济文化生活”。[48]在综合效益方面,付艳(2010)系统地综合分析了《印象•刘三姐》对阳朔以及桂林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演化、区域旅游竞争力、旅游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49]韦湘云(2011)认为《印象•刘三姐》所带动的旅游产业开发给阳朔木山村的社会结构转型注入了催化剂,在推动社区经济发展,使农民从中获取了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木山村村民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消费行为和社会交往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渐具都市市民生活色彩。[50]
四、政府在《印象•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学术界注意到了政府在《印象•刘三姐》等大型实景演出项目运作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陆军、王林(2006)在分析研究《印象•刘三姐》的开发模式之后指出构建官、产、学、民一体化模式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创新的途径。[51]张婷婷(2007)认为《印象•刘三姐》成功的重要经验是政府部门对文化产业发挥了强有力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构建了政府扶持、市场主导、企业运作的产业运作模式。[52]刘艳兰(2009)指出《印象•刘三姐》为代表的实景演艺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业态创新,要注意发挥政府积极主导作用,发掘文化、凸显文化创意,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53]舒锡慧(2010)总结指出《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的“政府扶持、市场运作模式”“为文化资源的旅游深度开发提供了成功的范例”。[54]
五、《印象•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研究
《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参加演员达600多人,其中大部分是周边农民,该项目不仅开创了文化旅游的新模式,而且在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矛盾的处理等方面也树立了典范。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矛盾处理等问题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罗敏(2006)较早研究了《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在社区参与和利益相关者矛盾处理方面的成功创新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运用“政府+利益+社区+教育+本土化”的GIVEN模式解决旅游开发的利益相关者矛盾的策略。[55]曹红枝、赵勤(2007)分析总结了《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协调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俗旅游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开发策略。[56]韦复生(2007)运用利益主体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探讨旅游社区居民与相关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关系以及《印象•刘三姐》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分析多方利益主体间的冲突类型和引发冲突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确定利益主体、实施多元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战略管理、建立利益主体参与机制的解决范式和实施步骤。[57]张瑾(2011)从社区参与旅游项目发展模式的角度分析论述了《印象•刘三姐》旅游发展模式的优点和不足,从“完善规划和决策机制”“引入股份合作制经营和利益分配机制”“健全教育培训机制”等三方面提出优化《印象•刘三姐》旅游开发模式的建议。[58]
六、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的“真实性”研究
随着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理念深入发展,文化旅游“真实性”的讨论也被引入到刘三姐文化旅游研究中来。杨婧(2008)就桂林刘三姐景观园民族歌舞文化真实性问题对游客和表演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在欣赏民族歌舞表演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游客都希望获得真实性的体验,希望通过欣赏民族歌舞来了解该民族的文化”“越接近真实的传统文化,游客的满意度越高”。[59]刘艳兰(2008)运用ASEB栅格分析法对桂林刘三姐景观园景区旅游体验进行分析,指出刘三姐景观园景区在活动、环境、体验、收益等关系到游客体验方面存在很多劣势和威胁,游客对刘三姐景观园所呈现的民族文化旅游体验满意度不高。[60]刘艳、张河清(2010)从真实性的角度探讨了国内实景演出的成败,认为《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的成功是因为其“达到了真实体验的层次,奇美的原生态风景和嘹亮纯朴的山歌完美结合,给予欣赏者真实的体验”。[61]王野、杨辉强(2011)则运用真实性的三层次理论较为细致地调查分析了游客对《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的本真性评价,指出《印象•刘三姐》虽然未能在客观性真实方面满足游客的较高期望,但是在建构性真实和存在性真实方面给予了游客较高的体验,从而使得游客对《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的满意度不受心理期望的影响。[62]此外,周雯(2011)认为刘三姐的故乡宜州是建设的“刘三姐故里旅游区”,从2010年开始举办的每年一届的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属于“类民俗”现象,强调要注意刘三姐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差异性,避免“类民俗”向“伪民俗”发展。
七、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印象•刘三姐》及其以后的实景演出项目成功实践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深入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创新模式,但是,更多的实景演出项目的惨淡经营却让人们不得不产生一个现实的疑问“实景演出出路何在?”[64]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白雪(2008)率先从生态审美的视角审视《印象•刘三姐》的生态创新和不足,认为《印象•刘三姐》的持续发展需要“形成真、善、美、益、宜的中和统一,同时满足自身生态艺术性与产业化运营的统一,形成文化产业链条”。[65]崔文娟(2012)运用旅游者行为理论调查分析了《印象•刘三姐》的旅游者行为,认为《印象•刘三姐》的持续发展要把握旅游者行为变化趋势,进一步彰显刘三姐文化,扩大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66]杨昌雄(2012)认为要解决《印象•刘三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协调处理好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修改和完善《印象•刘三姐》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其衍生产品。[67]总的来说,当前的研究还主要是对《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刘三姐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尚未全面展开。
八、结论及进一步的思考
综上所述,刘三姐文化的旅游开发实践与研究对中国的文化旅游开发实践和研究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导引作用。对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由最初的区域旅游资源开发视角到文化创意旅游开发及运作模式创新再到文化旅游开发持续发展的探索,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也从单一到全面展开,对国内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和学术研究都起到较好的引领作用。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迟滞于实践,相关的研究多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或是用相关理论去解读实践成果,并且大量研究集中在《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项目。在《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之后,刘三姐文化旅游如何实现更大的发展?如何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国的文化旅游?包括刘三姐文化旅游在内的中国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突破与创新无疑是摆在中国旅游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要任务。深入研究和发展中国文化旅游至少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文化旅游发展要立足文化发展的系统观。文化的发展是文化旅游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文化旅游是促进文化发展的一个方法路径。将文化旅游与文化发展割裂开来进行“碎片化”开发和研究显然是不利于文化及其旅游发展的。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站在文化发展的高度去审视和设计其发展路径,而不能停留于旅游资源开发的认识层面。包括刘三姐文化在内的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和实践要置于一个完整的系统中统筹,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综合审视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旅游发展问题。二是以文化空间为切入点深入研究和把握文化与文化旅游发展问题。理解和把握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文化空间”。文化的发展和文化旅游开发的实质就是文化空间的生产。1974年,法国学者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空间生产的概念。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对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给人文社会科学的反思提供了新的向度和学术范式的变革,对哲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文学、文化研究等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多学科发展的态势。[68]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已经呈现出空间研究的文化转向和文化研究的空间转向的学术研究范式转型,以“空间”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当前的文化问题,已经成为今天介入生活、研究问题难以回避的逻辑起点和研究策略。[69]近年来,孙九霞等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将空间生产理论引入到旅游发展中来,取得了初步成果。[70-71]三是文化与旅游的共生应成为文化旅游研究与实践的指向。“共生”是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提出的生物学概念,用来描述生物之间的一种生态关系,是指两个不同物种的有机体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共同的生活中双方均获得利益,但彼此不能分开单独生存。[72]共生的结果,往往使双方更能适宜环境,从而导致了生物的进化。后来,“共生理论”被引入到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用来阐释社会生产体系中各种因素的作用与关系。研究文化与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深入探寻实现文化与旅游共生的路径方法。
作者:李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