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文献记载着地方文化的发展史。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有助于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各级文献机构应当重视地方文献的开发,统筹兼顾书面文献和口头文献,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以加强地方两个文明的建设。
关键词:地方文献;搜集;特色文化
我国历史悠远,是一个多族群、多信仰、文化多样化的国家。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发展文化软实力的宏伟战略目标。文化软实力体现在形形色色的特色文化建设上,而特色文化建设又体现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
一、地方文献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内涵
(一)文献、地方文献
对所要探讨分析的对象,做一个较为清晰的概念性限定即定义,以及对其学术发展脉络做一些较为全面的系统梳理,无疑是行之有效而且是首要的步骤。1.文献关于“文献”的定义,学术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将文献定义为:记录有一切知识的载体,它具有鲜明的地方性、较强的历史资料性、文献载体的广泛性和内容的时代性。文献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反映一个地域的历史和现状的发展轨迹。同一主题的著作,往往内容有所修订,其中不仅有现实的发展更新,也有历史新发现的补充,这既表现出内容的连续性,又反映了地域发展的阶段性。可见,“文献”的概念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的。2.地方文献当“文献”被“地方”框定之后,尽管“地方文献”依然属于“文献”的范畴,然而其定义却并非“地方文献是文献的一种类别”这么简单,学术界对此依然存在分歧。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地方文献也有不同指向的定义的可能性。由此看来,“文献”与“地方文献”至今尚无能被一致认可的标准定义。每一位研究者站在不同的角度,所得出的结果稍有差异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正常现象。但无论何种定义,都强调地方文献的“地域性特征”和它是一种“承载信息的符号”。地域性突显出一个地方区别于他者的空间性,是“地方文献”这个概念具有学理意义的分水岭。由于“符号是被认为携带者意义的感知”“符号的研究就是意义的研究”,因而地方文献形态的丰富多样,以及无形遗产和有形遗产共同构成了地方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这一切内涵的表达都有赖于特定的符号。因此,“空间”和“符号”是地方文献的重要区分标准。
(二)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
1.文化“文化”一词的原意为“人文化成”,其含义在于充分发挥人们的人文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精神、发扬他们的艺术创造,进而教导民众、转化世俗,以期建立起一个文明而尊重人性的社会。最早把“人文化成”转为“文化”一辞的,是汉代刘向的《说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后人对此尽管褒贬不一,但它却为“文化”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勾勒出了基本轮廓。2.地方特色文化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是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而逐渐形成的,这就关联到文献记载的问题。但凡关乎历史的都须借助于文献,无论纸质文献还是口头文献,只有在文献中去找到当地文化的发展史,才能更好地提炼出当地的特色文化要素,进而使之发扬光大。地方文献的搜集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不可或缺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因此,深度挖掘、整理地方文献,是一个关乎地方经济文化整体发展的现实问题。
二、地方文献在特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地方文献是历史记忆的载体
地方文献是人们了解过去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即所谓“知往者”方能更好地“谋未来”,因为地方文献记载着当地人的智慧结晶,且代代相传。地方文献的种类繁多、内容广泛、记录详实可信,是当时当地文化的真实反映,这就为研究当地历史人文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细致而又宝贵的材料。它可以为认识某一地域的历史和现状提供可靠的资料,也可以为地方两大文明建设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时下,一些地方的党委和政府利用地方文献为当地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文化传统,由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被誉为“文献名邦”“白族文化的聚宝盆”的大理州剑川县,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的重要交通要冲,历史悠久,为当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料。相关部门对当地这些地方文献进行全面细致地搜索,并以历史传统为依据重新对此进行资源开发,从而使如今的剑川被成功打造成为了一个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名县。
(二)地方文献有助于特色文化的传承
任何一个族群、一个地方,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都会发展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艺、技术、语言、饮食、宗教仪式等,且名目繁多。诸如物质性文化的江西景德镇的陶瓷、河南洛阳的牡丹以及山东潍坊的风筝等,非物质性的则如川剧的“变脸”、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说唱以及侗族的大歌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各类图书馆编印的有关地方文献的书目、索引及专题数据库就多达数百种之多,这无疑是为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众多成果,由此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地方文献有助于特色文化的弘扬
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是各级公共图书馆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地方各级公共图书馆应收集、保护好本区域的地方文献,并尽可能完整地使其数字化,从而更好地努力发挥地方文献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中的作用。将特色文化传播发扬出去,才能提高影响力,才能在不断地被关注的过程中形成品牌效应,品牌的力量反过来又会促进特色文化的进一步创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文化上也显示出多样化的特点。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这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文明的曙光,也是构成中华民族多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观的方针,大可以到国家层面,小则可以具体到一个地方,而每个地方的特色文化就是它的软实力。2009年,贵州省紫云县发现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是一个以口头唱诵形式流传于贵州麻山等苗族西部方言区的英雄故事,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此进入了文化界与学术界的视线。如今,《亚鲁王》已成为我国一个著名的文化符号,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有苗族古代社会“百科全书”之称,这也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正因为如此,《亚鲁王》现已成为苗族甚至贵州地区的一张文化名牌,许多和《亚鲁王》相关的文化产业为此相继产生。同时,随着《亚鲁王》纸质图书、数字化图书的发行,以及通过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传播,《亚鲁王》也成为了最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这也为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力量。从这个成功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由此窥见:地方文献,包括口头文献的搜集和整理,对当地特色文化的向外传播与发扬意义重大。
三、地方文献在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加大口头文献开发的力度
口头文献,是重要的文献种类之一。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讲,口传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一种十分宝贵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因此,加大口头文献的开发力度,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独特价值,对于特色文化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中国的古籍文献丰富,其中书面文献的搜集整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果。然而,对于书面文献不发达的地区,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文献的搜集工作仍相对滞后,这无疑需要加大开发的力度。具体而言,有些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当然这也就不存在有使用本民族文字书写而成的文献。有些民族虽然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使用本民族文字书写的地方性文献不多甚至极少,比如我国西南地区的彝族。彝族是繁衍于中国西南地区且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一个古老民族,然而,在传统的彝族社会中,彝文字却长期只流通和使用于宗教祭司毕摩阶层,一般平民百姓却没有使用这种文字的现实条件。因此,彝族文献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书面文献和口头文献;第二,以性质属性而论,则可分为毕摩文献和非毕摩文献。从现存的资料看,彝族书面文献几乎都是祭祀仪式类的毕摩经书,其卷帙浩繁、博大精深;除此之外的则可笼统地属于“非毕摩文献”范畴,这便是流传于民间的反映民族历史和生活的口头文献,比如神话传说、教育经典、创世史诗以及生活实用性知识等,这是彝族文献的一大“重头戏”。因为占人口绝大多数比例的平民百姓,没有使用文字的条件,所以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承知识。正如彝族谚语所言;“前人论述,后人遵从。祖辈传父辈,父辈传子辈”,因此大量的口头文献流传于彝族民间,从而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值得庆贺的是,在党和国家对民间文献搜集整理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口传文献已经被整理开发了出来,并以纸质版和电子版的形式出版了,从而实现了从“口传”到“书载”的转变。
(二)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是基础
在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工作,以便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我们必须明确“建立地方文献资据库是基础”。如今,整个社会全面迎来了互联网、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已不再像传统社会那样缓慢、滞后,开放的网络资源和越来越完备的数字化图书资源,已使“地球村”的概念越来越走向真实化,网络已成为特色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窗口。在此形势下,随着网络媒体和数字化图书资源的全面普及,传统的、有限的、实地展演式的方法或者书面的纸质文献,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爱好者的需求,而越来越多的人也已选择网络媒体或者数字化图书馆来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因此,需要全面搜集每一个地方的地方性文献并使之数字化,才能更好地为本地特色文化的建设、传播添砖加瓦。因为地方文献数字化后,就会成倍地放大其使用价值,人们也可以更加便捷地重复观看到具有不同意义的各种文化现象,而且不影响其使用寿命。
结语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它记载着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沿革和变化,是地方历史的有力见证。特色文化则是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在全球化、媒体化的当代背景下,欲求一地之发展,特色文化的深度挖掘、有力开发和有效推广无疑是一条可行的途径。地方文献为地方文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等建设都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依据,也是其赖以存续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特色文化的发展则有利于地方文献的开发、保存与资源整合。基于此,地方文化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对于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从战略的角度去全面把握、从微观的层面去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使地方文献在特色文化建设中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克宏、马国泉、陈有进、张克明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2]邹华享.地方文献工作若干问题的再认识[J].图书馆论坛,2004(6).
[3]刘建明、王泰玄、谷长岭、金羽等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
[4]申西.地方文献的搜集和利用现状——贵阳学院贵阳文化特色专题库建设的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5]金文坚.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J].现代情报,2006(4).
[6]张燕.三峡地方文献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4).
[7]赵毅衡.符号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8]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9]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0]戴建陆.地方文献利用与地方文化建设[J].文化学刊,2012(5).
[11]何一民.剑川文献资源在旅游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N].大理日报(汉),2011-6-22(03).
[12]骆伟,朱晓华.试论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的关系[J].图书馆论坛,2000(5).
[1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14]曹维琼、张忠兰.论史诗《亚鲁王》亚鲁文化亚鲁学——一个基于《亚鲁王书系》的假说[J].贵州社会科学,2014(2).
[15]罗丹阳.开发《亚鲁王》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M].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作者:张仕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