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该文件明确了学前社会教育在整个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独立地位,在宏观的政策上给予了社会领域教育制度上的支持和指导。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并开始关注幼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现实中,我国幼儿园在社会领域的教育认识和具体实施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笔者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赣州市的公办园进行抽样调查,经调查分析,提出几点专门针对赣州市公办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实施的建议和对策,目的是为区域公办性幼儿园的社会教育活动实施的改革提供建议,促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不断反思,提高社会教育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切实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幼儿园
(一)环境创设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受到成人为其创设的物质环境的深刻影响。儿童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环境本身所提供的一些线索和暗示来参与活动。比如,阅读区的进门处在地上粘贴了三双小脚丫,幼儿就知道此区域一次只能有三个小朋友参与。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更多的是在观察儿童活动、分析幼儿心理的基础上,不断为幼儿创设适宜的、变化的环境,借助环境创设对幼儿提供隐形提示和指导。正如蒙台梭利教育一样,教师要努力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潜移默化地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提供经验和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以环境创设为教学的辅助手段,更好地帮助幼儿达成一些社会教育的目标。幼儿园所要做的就是积极支持和配合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适合社会性发展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二)园长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实行的是园长负责制,园长全面负责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园长的教育理念必然影响整个幼儿园的教学。因此,园长要不断学习,革新并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重视社会领域教育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同时,给予幼儿教师更多教学上的支持,广泛搜集信息,鼓励幼儿教师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同时,要加强制度建设,给予社会领域教育活动制度上的支持和保障,对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教学的教师予以适当奖励,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设置专门的社会领域
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不能因为擅长该领域的老师少,社会活动开展较难,不易把握,而不设置专门的教研组。和其他教研组一样,定期开展开放式的园本教研实践研讨活动,鼓励幼儿教师自由发言、畅所欲言,在平等开放的气氛中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同时,根据本园的园情,和其他幼儿园一起,共同组织园级社会领域课程公开课、观摩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幼儿园课程比赛。可以积极组织“老带新”“结对帮扶”活动,积极发挥老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模范作用,为新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定期或不定期实施园际交流与观摩活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总之,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群策群力,提高社会活动的组织频率和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诸如国培、进修等方式,促进自身专业化的提高。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深人学习和钻研社会教育活动的特点和教学方法,拓宽社会教育的学习内容,尤其是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时代特点,提高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重点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活学活用、趣味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幼儿参与、操作和体验,明确表扬的具体指向性,提高幼儿的参与性和教学效果。比如,中班社会活动《找朋友》。当教师问幼儿喜欢哪些小朋友一起玩时,大部分孩子喜欢的都是班上很受欢迎的幼儿,当问他们为什么时,他们的回答则是:“她很漂亮”“他魔方玩得好”“她有很多芭比娃娃”“他不打我”“他请我吃好多好的”等,这些回答往往是表面化的,而没有指向内部实质,即受欢迎的幼儿其实是表现出了某些亲社会行为,或者是拥有积极友好的交往策略。这样的结果要求幼儿教师在总结小朋友的回答时,应当引导幼儿意识到亲社会行为和积极的交往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朋友,要启发幼儿去思考哪些行为可以帮助我们交到更多的好朋友,并鼓励他们去做。下一个阶段,教师就可以通过情境表演、观察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先帮助幼儿理解分享、谦让、合作等交往策略和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以及哪些具体的行为可以将其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环境,给幼儿提供大量实践、练习社区医学论文、体验的机会和平台,帮助儿童切实习得适宜的交往策略和社会行为。
作者:宋京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