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宿舍是学生生活、休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对于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的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构建柔性化和谐的高职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就要让柔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进宿舍。
关键词:高职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和谐;柔性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不懈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然而近年来,大学校园恶性事件频频上演,从2004年马加爵案到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些恶性事件,有两个共同特征,一是由于家庭、经济原因使部分学生产生了自卑、敏感、孤僻等不良情绪特征,使学生人际关系紧张,成为事件发生的隐形因素,二是宿舍生活空间的不良刺激成为恶性事件发生的动力源和导火索。“宿舍”成为恶性事件的高发地带和主要矛盾的集散地。今天的宿舍,再不仅仅是个睡觉休息的场所,而是大学生交往最频繁、联系最密切的重要场合,是学生的“小社会”、“大家庭”,是学生停留时间最长的社区。因此,宿舍人际关系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每一位宿舍成员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心理健康,进而影响着学生对大学生活的满意程度。研究表明,处在未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氛围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及难以合作的特点,而在同伴关系融洽的宿舍生活的大学生,心态以欢乐、注重学习和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他人为主[1]。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占据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半壁江山。因此,针对我国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殊性,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这一课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存在的问题
同一宿舍的高职学生,同性且年龄相差无几,长期生活在同一狭小区域里,时空的接近容易加强宿舍成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但也会使宿舍的人际交往呈现较强的真实性与随意性,宿舍成员会在生活小事中不经意地暴露自己的性格和想法。结合以往学者的调查研究,高职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总体较好,矛盾不多,亲密程度高,学生总体能主动调整生活习惯,给予舍友情感等方面的支持;学生进入高校之后,有着强烈的合群需要,表现出渴望与同龄人相处和相依的强烈的情感慰藉[2]。因此,他们愿意选择与自己性格适合的舍友成为朋友。日常交往中,与舍友进行直接或间接的沟通交流,舍友之间意见不一致时,多数同学能和大家通过协商保持一致[3]。但是,不可否认,学生宿舍还是会有一些不和谐因素。笔者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以来,每年学生因为宿舍矛盾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要求调换宿舍甚至调换专业、退学的学生仍不在少数。宿舍人际关系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价值观、人生观不同导致的矛盾
每个大学生因为家庭背景、过往经历、经济条件、成长环境迥异,成为一个个各不相同的个体,都会各自形成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使得他们看待事物的想法、角度、喜好、思想观念各不相同,心理素质、消费水平等也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常常会导致宿舍矛盾。比如,有的同学爱攀比,攀比吃穿用度等日常消费,攀比分数和名次,攀比手机、数码产品、高档化妆品等开销,一味的过分攀比使得学生心理高度紧张,也大大影响了同学、舍友之间纯洁的友谊;有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连基本生活都很难保障,在各种攀比中自知不如别人,便会产生敏感、自卑等心理问题。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异,使宿舍同学之间摩擦不断,很容易产生敌对心理,引发宿舍矛盾。
(二)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不同导致的矛盾
学生宿舍是“小社会”、“大家庭”,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不同常常会引发宿舍矛盾,成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导火线。比如,有的同学不注重个人卫生,不爱洗澡不爱换衣服,袜子脏衣服塞到床底下也不洗,上厕所常常忘记冲马桶,在宿舍吸烟,烟头扔得满地都是。宿舍卫生检查时,从不主动做值日打扫卫生,还相互推诿,甚至随意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乱扔垃圾和纸屑;有的同学作息时间紊乱,黑白颠倒,白天睡觉晚上通宵打电脑游戏,还不调低音量,或者成夜“煲电话粥”,严重影响了宿舍其他成员的休息;还有的同学不注重自己的行为方式,如在别人午休时间在宿舍大声说话,接打电话,旁若无人;未经过他人允许随意使用他人的用品,乱翻他人的抽屉、柜子、信件等,不注重他人隐私,侵犯了舍友的权利,影响了宿舍人际关系。
(三)性格和个性不同引发的矛盾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每个人拥有各自不同的性格和个性特征,在脾气、待人接物、处世态度等方面也各不相同,容易与舍友产生分歧和矛盾。如性格泼辣、开朗的同学遇到不如意、不称心的事情往往容易在忙中生乱、殃及他人,性格孤僻、不合群的学生,一般不愿意主动与舍友一起活动,不爱主动发言,与舍友交往较少,我行我素,难以融入宿舍集体生活,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一些某方面较突出的“焦点人物”,会成为“校园宠儿”,如果他们平时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嫉妒、猜疑甚至排斥;一些心眼小、功利心较强的学生,在涉及切身利益的评优评奖、推优入党、奖助学金评选中容易对别人获得的荣誉和利益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产生不平衡心理,从而导致宿舍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恶化。这些不仅给宿舍同学心理之间增加了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也使学生的价值观更加趋向功利化,产生诸多负面影响。
二、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内部因素:90后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学生心理失调
目前,高职学生的主体是90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新一代的高职学生身上烙上了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一方面,他们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心态,关心时事和社会,掌握丰富的资讯,求知欲强,善于独立思考,敢于不断尝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着更高的追求[4]。另一方面,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适应能力较差,个人主义突出,凡事要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重视自己、关注自己,遇事先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很少为他人着想。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觉醒,在人际交往中追求平等、自尊,讨厌霸道无理,随性而为生活的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和自主意识较弱,对他人依赖性强,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较弱,容易急功近利、见利忘义、自作主张。因此,对宿舍公共事务缺乏责任心,不愿意承担卫生值日等日常小事,并且遇到冲突和矛盾,容易把问题推到对方身上,又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不懂得宽容和换位思考,不愿意主动承认错误和好,使得宿舍成员之间产生误解,不良情绪进一步加深。加之随着现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渐密切,网络新媒体也催生了许多新的思潮和社会现象,校园正受到大量冲击,其中不乏不良的社会风气的冲击。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风气在一些学生当中弥漫,他们沉迷于网络的虚幻世界中。网上混杂的思想和观点增加了学生辨别真伪的难度,他们迷失在网络世界中,好吃懒做,贪图享乐,做事情只求结果不考虑过程,只求自身利益从不为他人着想;与同学之间缺乏信任感,变得更加浮躁,功利,心理严重失调。这些都对宿舍人际关系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外部因素: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忽视宿舍人际关系问题
随着学生人数和学生住宿需求的快速增长,各大高校纷纷实行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比较常见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有两种,即物业公司直接管理或者学校与社会共同管理。单纯的物业管理模式,由于文化层次和受教育程度差异,物业管理人员和学生之间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会忽视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影响物业公司服务的质量。加之高校学生宿舍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学生宿舍硬件设施得到了改善,但由于体制不顺,管理力量薄弱,教育观念滞后等导致软件管理落后。这种管理模式也只是权宜之计。学校与社会共同管理模式中校方、物业管理单位、学生都投入到了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齐抓共管,管理力度较强。但由于三方利益相互交叉牵制,容易出现相互埋怨和推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位、房产维修滞后、学生宿舍矛盾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等现象时有发生[5]。当前的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模式无法深入了解学生需求,忽视了宿舍人际关系的问题,管理出现“真空地带”。仅仅把宿舍当作学生休息的地方,无法充分发挥学生宿舍潜在的育人功能。再者由于宿舍管理人员有限,一旦宿舍内部出现问题,没有积极正面的中介因素介入,难以调和矛盾,导致缓解矛盾的周期加长。
三、柔性化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构建路径
构建和谐的宿舍“心理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使大学生身心得到放松,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心理素质提升[6]。构建柔性化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势在必行,对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质量和满意度,对于构建和谐校园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柔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
学生宿舍管理中出现的“真空地带”,亟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宿舍,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过程中,引入柔性化管理理念。柔性化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相对于刚性化管理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采用灵活、弹性的非强制管理方式,依托组织内的共同价值观、文化和精神对组织成员进行人格化管理,在成员心中产生潜在的说服力,使成员产生自我约束力[7]。强调以情感交流为主要方式,进行平等、真诚的交流与沟通。在高职学生宿舍管理中引入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理念,就是改变过去刚性化教育手段,一是依靠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成立学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管会”),并设立舍长、楼长、会长三级管理制度,由学生自管会负责检查宿舍卫生,开展宿舍文化活动,评比“星级宿舍”“文明宿舍”“示范宿舍”等,并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特质和自身特点,协助宿管员和辅导员及时了解宿舍情况,化解宿舍矛盾。二是增强服务意识,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辅导员办公室可设在宿舍区,辅导员进驻学生宿舍,深入了解学生宿舍人际状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情况,满足学生生活方面的合理诉求。对于有矛盾的学生和宿舍,起到调解的作用。同时,辅导员与宿管员多沟通,齐抓共管,共同解决问题。三是采用倾听、信任、渗透、创新的教育方法开展工作,以互相尊重为前提,以引导和鼓励学生为手段,以赏识和理解为核心内容。在高职学生的宿舍管理中,创建富有个性化的激励机制,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肯定多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坚持以表扬为主,大力开展赏识教育。如在学生宿舍中建立党团组织,设立宿舍党团活动室和“党员之家”“党员示范宿舍”等,通过树立身边的典型和优秀宿舍,充分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示范作用,发挥学生党员、团员青年的先进性和骨干作用。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感染引导学生。通过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起到规范和软约束的作用。
(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进宿舍
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学生宿舍,解决高职学生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失调、人际紧张、孤单感等心理问题,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一是聘请有资质、有经验、学生喜爱的教师成为兼职宿舍心理辅导师,由他们深入学生中间,为各宿舍长作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让专业心理教师与学生近距离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心理问题咨询和解答。二是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机构,采用个体和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服务,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及时为大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方面的帮助。对于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有困扰的学生,辅导者以尊重、同感、真诚、保密为辅导原则,进行热心、真心、耐心的心理辅导,有效解决他们的困扰和问题,让他们在心理辅导中及时化解心理压力,释放紧张情绪。对学生反映集中的问题,通过团体辅导、沙龙等方式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咨询,让学生在安全、接纳、支持的氛围下,交流观点、分享情感、解决问题,并形成良好的认知和情感的冲击力,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并接受他人的建议、反馈等,澄清价值,梳理情绪,形成新的行为模式,获得更多的成长契机[8]。将由宿舍人际关系问题衍生的心理失调消灭在萌芽状态,促使宿舍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三)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进宿舍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宿舍度过,让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走进宿舍,走进学生中间。以宿舍为单位,通过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各类宿舍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宿舍氛围,增强宿舍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构建和谐宿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有利于大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集体观念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和自我的健康成长。一是组织开展“宿舍风采大赛”“宿舍美化大赛”“宿舍才艺展示”“宿舍文化节”“宿舍厨艺美食节”等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自我、丰富自我的平台。二是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开医学期刊投稿展贴近学绘画艺术论文生、学生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网络原创活动,如宿舍微电影大赛、宿舍PPT展示大赛、网络投票评选“最美宿舍”等等。让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健康的宿舍氛围。
作者:吴轲威 单位:江苏开放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