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为学生构建自主实践和探究的良好环境,将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抽象图像形象地呈现出来,具有积极实践意义。本文就情境参与教学的要求、策略及应用启示作浅析说明,借以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关键词:情境参与;教学;应用;启示
情境参与指通过互动、表演、呈现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生活融入真实、切身的情境之中,给学生一个充分想象空间,创造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的场景,令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科学图解或现象直观地呈现出来,达成“以情动人”的教学真谛。在情境激发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有效认知、参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课堂不再是“教”的主阵地,而是“学”的大舞台。本文基于笔者的教学尝试,从情境创设的要求、策略及应用启示等方面浅析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情境创设的基本要求
1.1提炼情境的情感色彩
情感是情境激发学生理性思考的感官基础,“以情动人”主要是指情境中的情感色彩。缺乏情感的情境,不但不会为教学增添色彩,反而可能因情境的设置而显得呆板突兀。如讲述“癌变”时,教师将癌细胞无限增殖、扩散的图片作为情境,由于情境缺乏情感色彩、人文气息,学生也只是在感官上对癌变的特点有一定的认知,学习兴趣及效果不明显;而教师略加改编,去掉枯燥的细胞增殖、转移图片,替之学生所熟悉的患癌名人图片或影像,在这种情感色彩丰富的情境激发下,不需教师讲述,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被激发,自己会主动探究癌变的特点,探寻癌变与细胞分化的关系,查找癌变的预防方式。
1.2把握情境的连续贯穿
创设情境时,常存在孤立情境创设的误区,即为引入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各背景知识、视频或图片,将授课内容与之关联,而开始授课后,摈弃初始创设的情境或又引入其他情境,节奏快如电影场景变换。这样的情境处理,虽然为教学内容的引入、话题的铺设及激发学生对课堂的憧憬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进入正常授课,学生便会发现教师所呈现的内容与教师所抛设的情境并无紧密关联,学习兴趣会慢慢降低。可见,一个有效的情境不是断裂的片段,而是连贯的画面,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情境紧密关联,在情境中推动教学内容延伸。如“遗传信息的传递”一节教学,课前导入情境———诺贝尔奖与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引导学生对DNA的结构进行认知;课中探究情境———围绕DNA双螺旋结构探究DNA复制的原料、模板、酶等,加深学生对DNA复制过程及特点的认可;课后反思情境———从DNA双螺旋模型特点与DNA的复制特点,反思遗传信息精确传递的原因。
1.3突出情境的启发特性
情境是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创设的“微体验”,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启发特性的情境才有创设、实践意义。如“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一节教学,教师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制作西瓜酱的片段创设良种西瓜选育情境:通过抗病红果肉和易感病黄果肉西瓜选育抗病黄果肉西瓜学习杂交育种;通过缩短选育抗病黄果肉西瓜的时间,突破单倍体育种;通过大幅改良抗病黄果肉西瓜的性状(如让其获得所不具备的耐旱性状),引出诱变育种;通过无籽西瓜的获得过程,攻克多倍体育种;而通过抗冻西瓜的培育,展开基因工程育种的学习。情境中充满了知识点与探究问题的衔接,富有启发性,学生一节课都会围绕良种西瓜的选育学习变异与育种的关系,探究热情高涨,学习有积极性。
2情境创设的常规策略
情境创设的主旨是帮助学生建立身临其境的思考、探究环境,在合适问题的激发下,促进学生分析并掌握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章节对情境的需求不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及学情进行创设。以“减数分裂”一节教学为例,学生初学时,为将抽象的分裂过程还原为形象化的认知,教师可创设表演情境,引导学生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在男女同学“分离”、高矮不同同学“组合”的一系列变化中,明确同源染色体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数目变化等难点知识,在脑海中形成形象化的印记,教学效率较高;而在该节复习教学时,教师还可创设建模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绘制减数分裂过程的知识模型,通过建模,促进学生理顺知识发生的本源,理解减数分裂实质,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物质含量变化及分裂特点等内容的认知。
3情境创设的教学启示
3.1情境教学令抽象问题形象化
生物学的知识体系来自于科学研究的结论,如DNA的双螺旋结构、细胞分裂过程、孟德尔遗传定律等,这些知识较抽象、不易理解,即使教师细致讲授,仍有很多学生无法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形象记忆。情境参与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可以通过相关场景的设置,变乏味讲解为愉悦的尝试,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参与知识的发生和存在,例如,让学生模仿孟德尔,自己对实验过程进行演绎和感悟,必然会成就一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经历,形象化地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
3.2情境教学利繁杂问题简洁化
生物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复杂,有的教学内容关联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忽略不同知识点间的关联,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成为教学中摆脱不开的症结。情境化教学可以将复杂问题简洁化,用情境串联起一条清晰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节教学,可创设生态瓶的情境,将繁杂的教学内容简化于情境之中,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生态瓶中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展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学,教学主线清晰,教学过程流畅。
3.3情境教学使模糊问题清晰化
当前,生物学快速发展,一些内容“日新月异”,教师自身也可能存在认知模糊、解释不清的现象。有时候,一些模糊的问题并不需要解释,只需给学生提供一个合适的情境,让其亲自实践,模拟重现。如“假说-演绎法”是生物学的经典实验方法,学生在假说与演绎的区别上常存在理解误区,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系列的情境,让其亲自感受,重走“假说-演绎”之路,在适宜的问题情境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尝试将模糊的问题清晰化,这种收获往往胜过教师的任何讲解。
3.4情境教学促实验教学课堂化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事实为结论的科学,实验教学始终是生物学教学的“生命线”。高中阶段,需要给学生足够的实验学习机会,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也可以看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然而限于教学条件、时间,不可能完成每个实验。而情境参与可以让一些难于完成的实验内容成为课堂教学的常规步骤[1]。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利用一些基本的器材和实验材料,给学生一种临场感受即可,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操作和实验思维,而实验的结果教师通过相关的课件呈现即可,如此设置,再复杂的实验教学也可在课堂中完成。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华会,孙波.2013.谈高三生物学复习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生物学教学,38(12):20~22?
作者:孙波 单位:浙江省平湖市当湖高级中学
相关专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c# import ex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