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因论与翻译
模因(meme)这个术语在理查德•道金斯(1976)所著的《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如同生物进化一样,语言文化也在不断进化之中,在生物进化中,基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文化进化过程中,模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1]。在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被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基因是通过遗传来传递信息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道金斯的学生布莱克摩尔认为“模仿”是“模因”判断的基本依据,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称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称为模因[1]。因此,模因是文化传递单位,或者说是文化复制因子,它的核心是模仿[2]。模因既可以在同一文化中纵向传播,也可以在不同文化中横向传播。在不同文化中传播,只有通过文化的载体———语言的翻译来实现。因此,翻译是模因跨越文化疆域进行传播的生存载体,翻译过程就是异国文化的模因通过语言向本国传播的过程[3]。下面体现的就是模因通过翻译进行传播的过程:源语文化模因→译者解码→译者成为模因宿主→译者新载体编码传播→读者解码→读者感染成为新宿主[3]这个过程就是,译者首先被源语文化所感染,成为其模因宿主。然后宿主对源语文化模因进行解码,运用新的载体,即目的语对源语模因进行重新编码,转化成新式模因传播给新的读者,读者感染成为新宿主。那么以何种方式对源语模因进行编码,最大程度地复制源语模因,并同时让新宿主所接受,就成了翻译活动的焦点所在。
二、模因论与河南特色饮食文化翻译研究
由于文化差异的悬殊,河南特色饮食文化中不少有关饮食习俗的文化负载词很难在目标语中找到完全等值的对应词,翻译就受到很大的制约,无法恰当地将特色饮食文化转换为目的语。为了达到翻译目的,模因论提供了理想的翻译途径,可以准确地填补饮食文化负载词的盲区。从模因论角度来看,理想的翻译是:模因新载体能使新宿主通过转换了的语言成功解码这些模因,使源语模因得到传播[3],即河南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在此过程中,“模因”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强调根据河南特色饮食文化负载词的源语模因,确定目的语模因中的强势模因,比其他的翻译理论更能准确表达源语。根据模因的传播方式,结合河南特色饮食文化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模因,进行语言有效转换。
(一)引入目的语模因
我们将引入目的语模因分为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和复制核心模因两种情况。1.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直接引入目的语模因是指对于那些河南和西方国家中皆有的饮食文化的表达,可以直接采用英语国家的表达方式,这样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可谓一目了然,易于接受和理解。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和频繁,西方国家的许多饮食在进入中国时,直接根据读音翻译成相应的汉字,被中国人所接受,如:salad(沙拉)、sandwich(三明治)、hamburger(汉堡包)、chocolatepie(巧克力)、pudding(布丁)、cheese(奶酪)、donuts(多纳圈)、mousse(木司)、chocolate(巧克力)、shake(奶昔)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一音译核心模因,把河南特色饮食直接采用音译翻译,如:1)双麻火烧(huoshaowithsesamesonbothsides);2)鸡蛋灌饼(egg-coatedbing);3)蔡记蒸饺(steamedjiaoziinXiaoFamilystyle);4)开封灌汤包(Kifengsteamedbaozistuffedwithjuicymeat);5)博望锅盔(Bowangguokui);6)潢川县高桩馍(gaozhuangmoinHuangchuanxianstyle);7)油酥火烧(Xingyanghuoshao);8)固始县的雷家烧饼(shaobinginLeiFamilystyle,inGushicounty)[4]。2.复制核心模块复制核心模因指的是复制目的语核心模因。虽然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各具特色,但文化的共性使得相对的模因复制成为可能。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首先必须分析出河南特色饮食中特色模因,接着弄清楚其核心模因要素,然后引用复制目的语的核心模因。如:(1)汤类的翻译在西餐中汤类的翻译构成都是主料+汤(soup),如CreamofMushroomSoup;CreamofCarrotSoup;TraditionalTomatoSoup;FrenchOnionSoup;OxtailSoup。河南特色饮食中汤类的翻译,我们也可以直接复制英语的“主料+汤(soup)”构成,如:洛阳水席(Luoyangsoupdish)亦称洛阳汤菜,其中有:1)牛肉汤(beefsoup);2)丸子汤(meatballsoup);3)不翻汤(即洛阳酸汤)(Luoyangsoursoup)[4]。新乡特色汤:1)新乡甜汤(Xinxiangsweetsoup);2)高汤馄(consommewontonsoup);3)山楂汤(hawsoup);4)豆腐汤(tofusoup);5)三狠汤(three-strong-flavorsoup)[4]。(2)菜类的翻译在西方的许多菜类中,为了显示菜的口味,会把菜或者主料的出产地体现出来;如HungarianBeefGoulash;PorkPiccatta;GrilledNewZealandLambChop;GrilledNorwegianSalmonFillet;GratinatedMusselsHollandaiseSauce;VenetianCodwithRaisinsandPineNuts;AmericanHotDog;LyonnaisePotatoes;SwissBeefSteak;ItalianTiramisu。还有的用“主料+in+…style”表达结构来呈现,如BeefinJapaneseStyle;RoastedSalmonJapaneseStyle;BraisedFishHeadinSingaporeStyle;FishCakeinThaiStyle;GrilledSalmoninCajunStyle。对于河南特色饮食翻译,我们可以采用此方法,复制这些结构模因,把特色展现给西方游客。如:1)开封桶子鸡(Kaifengbucket-shapedchicken);2)道口烧鸡(Daokouroastchicken);3)郑州烩面(Zhengzhoustewednoodles);4)开封套四宝(Kaifengsetmealoffourtresures);5)焦作柿饼(Jiaozuodriespersimmon);6)怀庆府驴肉(Huaiqingfudonkeymeat);7)罗山县烤鹅掌(roastgoogse'sinLuoshanxianstyle);8)汴京烤鸭(roastduckinKaifengstyle);9)萧记三鲜烩面(NoodlescookedwithtripledelightinXiaoFamilystyle)[4]。由此可见,复制目的语模因可以简化翻译编码,译者很容易找出源语与目的语的核心模因,读者也很容易解码,翻译的目的就随之实现。
(二)复制源语模因
在河南特色饮食英译中,忠实复制源语模因,主要适用于烹饪方法的翻译。因为对于西方人来说,好多烹饪方法是外国游人不了解的,甚至有些普通的中国人也是不太了解的。这对目的语是“文化空缺”,只有复制源语模因,才能达到传播目的。洛阳一种传统面条———酸浆面条,有人译为Luoyangtraditionalnoodles,这种翻译没有体现出面条的烹调做法和特点。这种酸浆面条是用酸浆做成的,而在英语中是没有“酸浆”的对应翻译,所以只有复制源语模因,可译为sourpastenoodles。河南阿五美食的一道招牌菜———软溜黄河鲤鱼焙面,其中“软溜”和“焙”都是河南传统的烹饪手法,“黄河鲤鱼”是河南特产,“面”也是河南特有的“龙须面”,所以整道菜无论是烹饪技术还是食材,都是河南特产,在目的语中都是“空缺”。我们只有复制源语的模因了,译为BraisedYellowRivercarpcoveredwithbakedfinenoodles。
(三)复制择优模因
择优模因,即动态模因,是一种综合式的模因复制。这种复制即可以源语为导向时以源语为导向复制,也可以以译语为导向更佳时以译语为导向复制,一切从优。复制择优模因要求译者视复制为一种变通优化手段,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例如“韭菜盒”的翻译,“盒”是这道特色食品的形状,与饺子形状相似,相当于英文的pie,而非英语中的“box”。我们可以音译jiucaihe,也可意译为Chinesechivespie。这些翻译体现不出这道饮食的烹饪方法,可以译为friedleekdumplings。还有“武陟油茶”的译文,如果要想让西方人更多地了解油茶的历史,我们可以从源语出发,可译为Wuzhisoup。因为武陟油茶,秦朝称甘缪膏汤,汉称膏汤积壳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特产,土贡食品。如果从目的语考虑,译为Wuzhioil-teacamellia,即一目了然。
三、结语
河南特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为河南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提供了新视角,启发我们运用新理论来指导这个领域的研究,改变了我们原有的看法,加深了我们的认识。从模因论角度看,河南特色饮食文化的翻译过程就是源语模因到译语模因的转化过程。而对于河南特有的饮食文化,其反应的是河南人特有的社会生活和饮食状态,在英语世界的文化县域经济论文里“空缺”居多,只能是复制源语模因或复制择优模因,才能更好地宣传中国人的菜肴了。
作者:王雪芹 单位:河南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