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电影《野性呼唤》文学伦理学述评

电影《野性的呼唤》改编自美国著名自然主义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同名小说。主要叙述了一只强壮勇猛的狼狗巴克如何历经艰险,从人类文明社会回到同族狼群的过程,通过一只狗的视角来描写和透视人类世界。电影磅礴的气势、温馨惊险的剧情加之壮丽的阿拉斯加风光为影片赢得了满堂彩,成为当时最卖座的电影之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动物电影,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生态主义主题电影,而很少有人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立场解读、分析和阐释文学作品,研究作家以及有关文学问题的研究方法。强调回到历史的伦理现场,站在当时的伦理立场上解读和阐释文学作品,寻找文学产生的客观伦理原因并解释其何以成立,分析作品中导致社会事件和影响人物命运的伦理因素。用伦理的观点对事件、人物、文学问题等给以解释,并从历史的角度做出道德评价。”(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14)本文试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对这部经典之作进行全新诠释,具体表现为分析小说的生存伦理、自由伦理以及生态伦理;分析代表底层劳动人民的巴克在当时的历史伦理环境和较为混乱的伦理秩序中如何艰难生存;并就导致混乱伦理秩序的相关伦理因素进行分析,寻找相关深层原因。

一、巴克———“兽皮人”

电影中的巴克并不仅仅是一只狗,更是一个人。他是马克•塞尔泽所称的“‘兽皮人’(meninfurs),兽只是表象,而本质是人”。整个故事从动物的视角来描写和透视当时美国的现状。巴克所处的环境其实也是当时人类社会的真实写照。

二、命重于理

巴克最初在米勒法官家里过着舒适、受人尊重的生活,突然从养尊处优的生活被带到冰冷、荒芜的北国,一夜之间从一只家犬变成一只负重的拖撬狗,被贩卖的巴克面对大自然的肆虐、主人的棍棒、艰难的工作和同伴之间的攻击表现出了无所适从。为了存活,巴克很快学会了像其他同伴那样偷东西。对于巴克而言,偷窃只是因为肚子太饿,“饥饿迫使他不得不抢夺并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杰克•伦敦,33)。柯利,这只善良温顺的狗,因为对另外一只爱斯基摩犬表示友好而被咬死并迅速吃掉的场景使巴克领悟到:“事情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的。一次倒下来,你就完了。”(杰克•伦敦,23)这里,一旦倒下,就是生命的终结,没有中间道路可选。要么取得支配权,要么被支配。仁慈这一伦理道德被扭曲为懦弱的表现。因为仁慈可被误解为恐惧,一旦被误解,就会导致死亡。杀死敌手或被敌手杀死,吃掉敌手或者被敌手吃掉,这就是法则。这里没有任何法规,有的只是棍棒和锋利的牙齿。另一方面,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在巴克与史彼兹之间必须有一个退出,巴克明白对欺压自己的同伴忍让是愚蠢的行为,他不会成为柯利第二。他必须和史彼兹决斗,用生命换取自己生存的空间。“在无情的生存竞争中,道德心不但无益而且有害……在这棍棒和牙齿法律之下的北方,谁考虑仁义道德,谁就是蠢材!谁遵守这些道理,谁就要吃大亏。”(杰克•伦敦,34)有人评价巴克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丢弃了道德、仁慈。而试想在那样的生存伦理环境中,活着才是最根本的,“命重于理”。聂珍钊教授说过:“人同兽的区别,就在于人具有分辨善恶的能力,因为人身上的人性因子能够控制兽性因子,从而使人成为有理性的人。人同兽相比最为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伦理意识,只有当人的伦理意识出现之后,才能成为真正的人。”(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伦理选择与斯芬克斯因子》,6)在那个没有善恶分辨的混乱伦理环境中,人类沦为兽类。仁慈、道德只是一文不值的幻影而已。柯利的例子不就印证了这一点吗?置身于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伦理环境中,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具有意义。郝伯特•斯宾塞将生物进化论的一般规律运用到社会研究之中。他认为社会也是一个机体,虽然社会机体和生物机体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发展规律是一样的。推动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法也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因为社会中也存在为生存的斗争。巴克所处的动物世界其实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动物间的冲突象征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当时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加之1898年淘金热的驱动,资本家们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而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必须努力适应环境,与同伴之间残酷竞争,在各自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殊死搏斗。在象征权力机构的“棍棒”镇压下,人们信奉的伦理准则是:弱肉强食,谁考虑那些传统道德谁就是傻瓜。因为活着才是真理。“衣食足而知荣辱”,与生命相比而言,道德、正义、公平甚是苍白。这些道德观在残酷的竞争环境下是徒劳无用的,甚至会成为生存的绊脚石。正如童明先生所讲的:“为了生存,人类也像动物一样对不可抵挡的环境做出反应。人的存在受到他的出生背景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既然个人不能自由实现自己的意愿,那么道德选择就成为幻影。”(童明,164-165)巴克,作为底层人民的代表,为了生存也无法逃脱这一生存法则。有人说不能把自然界的伦理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这是伦理越位。但是在那个充满血腥、尔虞我诈的历史环境中,资本家利用各种方法压榨底层人民,牟取暴力。为了活着,底层人民必须忍受各种非人待遇,冒任何危险;为了活着,他们不顾尊严、道义,抛弃仁慈、道德规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求得一席生存之地。在那样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巴克,抑或是底层人民,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伦理观:“尊重生命,命重于理”(修树新,109)。

三、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

大多数评论家认为巴克最终听从野性的呼唤,回归自然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这点无须置疑。而本文认为野性的呼唤更多的是自由的呼唤,是自由之声。人是自由体,可以自由选择,并在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巴克几经易主,从米勒法官到桑顿,其实生命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奴役和束缚。最初的米勒法官一家与巴克之间其实是好心主子和忠实奴仆之间的关系;后来的红衣人、法兰特和哈尔一家更是只把巴克当赚钱工具而已。虽说桑顿对巴克友好、仁爱,但这种爱其实无形中束缚了巴克对自由的追求。巴克无数次地追随自由的呼唤,跑进森林,但又因对桑顿无法割舍的爱,无数次地原路返回,经历着艰难的伦理选择———到底是对桑顿知恩图报还是遵循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作为底层苦苦挣扎人民的代表,巴克生活在那个没有人情味,传统伦理道德被破坏,只有激烈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巴克努力过、挣扎过,当最后一线牵挂———桑顿被害之后,巴克彻底失望。对所处的那个伦理混乱的社会没有任何留恋,最终做出了艰难的伦理选择———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的喧嚣和嘈杂,追寻内心的平静和身心的完全自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在《自由颂》中讲过:“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从这首诗中,足见人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巴克最初为了活命,经历了很多磨难。但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日益繁荣的经济背后,他也开始逐渐感到精神危机,精神奴役,感到无所适从,出现精神荒原。巴克最终回归自然,追求生命的完全自由和解放符合人们的精神渴求,即追求自由的伦理观。

四、小说中的生态伦理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北极淘金热潮的兴起,被贪婪驱使的人类打着文明的虚伪旗号,纷纷涌向金矿发源地,侵占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域。淘金者的入侵无疑给生活在当地的土著居民和野生动物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比如故事中作为文明人代表的哈尔一家和桑顿,他们在金钱欲望的驱使下,远离家乡,不远万里来到这块荒野之地,开启他们的发财梦想。殊不知他们的到来,他们的肆意开采扰乱了原本和谐、稳定的生态伦理环境,造成了生态伦理混乱。当然,导致这些混乱的罪魁祸首必然会遭到相应的惩罚。天地万物本应和谐相处,各自有各自的生存空间,一旦逾越各自的生存疆域、破坏大自然本应有的平衡和谐,便要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惩罚。对当地居民而言,对北国疆域而言,桑顿、哈尔一家和成千上万的淘金者一样,无疑都是入侵者,他们逾越自己的生存领域,强占他人的生存空间,扰乱和谐的生态环境。桑顿,虽说是个特别仁慈、善良的人,尤其对巴克更是关怀备至,这也是为什么巴克一直对恩公难以割舍的原因。但是如此善良、仁慈的一个人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对于当地的万事万物而言,同样是个外来者,是个侵略者,是个试图扰乱他们安静、祥和生活,破坏他们生存空间的“强盗、小偷”。桑顿最终被当地居民杀死其实也在象征自然界对欲壑难填的人类之惩罚;同样,对于自然界而言,哈尔一家也是试图征服、控制、践踏自然的代表。哈尔一家长途跋涉、历经艰难险阻、抛家弃业、怀揣一夜暴富的美好愿望来到淘金之地,而最终却全部命丧冰窟。故事这样安排无疑也是警示世人应引以为戒,切记不可随意践踏其他生命体的生存领域,破坏生态伦理秩序,否则会为此付出血的代价。巴克最终选择回归自然,回归同族,成为领头狼,其实也有其深刻的生态寓意。一方面作为“兽皮人”代表的巴克和狼群共存,寓意人与自然在整体生态环境中应该和谐共处,共同构建自由、平等、和谐的生态伦理环境。另一方面,巴克和狼之间既是同族,又有不同;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有各种不同肤色、不同阶级、不同种族的人们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他们既是同族,又有不同。因此,巴克最终与狼群和谐共处也寓意了作者杰克•伦敦心中没有阶级、没有性别、没有种族歧视的大同社会理想。

五、结语

19世纪中期,美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疆土不断扩张,整个国家经济处于全盛时期,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激烈、残酷的竞争。整个社会像个充满弱肉强食现象的丛林。为了活着,人们不得不背弃传统道德观,遵守“丛林原则”这一特定的混乱伦理法则。而这一混乱的伦理法则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异化。人与人之间不再友爱、互助;尔虞我诈,“吃或被吃”成为人们信奉的变态人际伦理法则。随着利益、金钱欲望的不断膨胀,人们进而逾越自身的生存空间,侵略其他生物领域,破坏平等、和谐、完整的生态伦理环境,并因此付出惨重代价。而这些不正常的、混乱的社会伦理秩序必然受到挑战。巴克最终奔向荒原,听从野性的呼唤,其实体现了人类寻求自由平等的革命精神和人类营造自由平等、和谐共处美好生态伦理秩序的美好愿景。

作者:李冬艳 单位:榆林学院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电影《野性呼唤》文学伦理学述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82208.html

    相关专题:中国律师杂志订阅 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


    上一篇:竞技体育运动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元代青花瓷装饰艺术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