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践行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服务。本文对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状和践行能力培育基础进行了分析,就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培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

高职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的重要任务,要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的践行能力,使学生经过三年的教育培养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在抓好技能教学的同时,要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各院校都很重视宣传教育,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在学生践行能力的持续性、深入性上培育策略上还有待探讨。

一、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当前,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现状呈现出价值取向认知符合导向,也存在持续性和深入性不够的问题。从对高职学生的访谈调查发现,他们在思维方式、价值判断、生活习惯、语言表达、个性追求等诸多方面上呈现新特点。在价值取向的认知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但是,高职学生的行为方式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还有距离,具体表现在:第一,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观念有待加强。作为当代青年一代,虽然成长在我国经济展很好的时期,但面对的是比过去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功利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仍然存在,如何承担起建设国家、服务社会的重任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第二,自我主体的意识有待转变。很多学生对社会以及他人对自身评价并不重视,以自我感觉为中心,只注重自我认同,对个人社会价值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注重社会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学生会有“知行不一”的表现;第三,乐于助人的意识有待提高。目前,很多高职学生都会将自己的利益作为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将帮助他人的事情放在次要地位,团队合作意识不强,表现出了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2];第四,也存在部分高职学生的行为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践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基础良好

正因为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力不足,存在诸多问题,更显示出培育其践行能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虽然目标与现实尚还有一定距离,现有基础为实践能力的培育创造了有利条件。高职学生价值取向的认知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比较高级的价值目标体系中,家庭和国家依然是学生价值取向的首要选择,和传统的教育目标是一致的,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和源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国泰民安的渴望和对幸福家庭的渴望;第二,从选择追求目标的行为方式来看,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关注自身智力和能力的发展,说明他们对知识比较重视,符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要求,具有非常清晰的学习目标[3];第三,学生肯定了诚实和吃苦耐劳等目标追求行为的重要性,表明他们具有最基本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和道德品质,高职学生的本质主流是好的。由此可知,高职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和实践基础,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培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策略

(一)要努力实现思想认同和内化。要培育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力,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其思想产生内化和认同的前提上,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的思想,从而提高学习践行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自觉将其思想内化成自身价值观,在学生生活中处处时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培育奠定基础。

(二)要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要力争避免空洞的说教,要充分结合运用案例,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点评,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辨别能力。比如,以班级分组搜集社会上正反两方面实际案例进行主题讨论、分析、总结、提升,有针对性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更要注重与社会实践接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深入社会,服务群众,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比如,钟山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课余时间到地铁站、养老机构、中山陵风景区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果。通过实践体验、感悟,从而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找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切入点,实现提升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

(三)要发挥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垂范作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管理人员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管理人员和教师言行不一,就会让学生对所学的理论产生怀疑,影响教育效果。管理人员的高素质的管理服务,会让学生体会到社会的温暖、尊重和认可,使学生目濡目染,身受教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主动引导大学生树立爱岗敬业、团结互助、甘于奉献、求真务实、勤奋创新等价值观,生活中以身作则,发挥师者的模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增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培育效果。

(四)要发挥校园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网络媒介已覆盖到校园生活方方面面,也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微信、微博、QQ、贴吧等高职学生常用的信息工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实践案例及有关评论员文章等有意识地进行全覆盖,进一步渗透到学生生活中,形成正确舆论导向。与校园生活教育、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共同形成推进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培育的合力。通过学生互动言论反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意识等,从而增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培育的时效性。

(五)要创新教育培养方式方法。在培育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过程中,一是应该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真正理解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含义。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说教方式,要以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认同为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领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目标;二是用具体的客观案例来对其内涵进行阐述和说明,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三是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形象化、卡通化、趣味化”等方式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投入,通过“知情意”共鸣,提升价值观实践能力。

(六)要构建相应的践行保障机制。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来对其相关的保障机制进行构建,使学生的评价体系得以进一步优化,让学生乐于践行、敢于践行。目前,有的学校已经出台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经过评审认定转换成选修课或德育类课程学分相关政策。当然,这需要将学生自我实践、教育人员的垂范、社会公平的准则有机结合,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大环境,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提供保障。

四、结语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的培育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它需要在高职院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需要广大教职工的全身投入,需要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更需要广大高职学生认真学习领会,勇于投身实践,共同实现提升践行能力,展示良好风尚,把高职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张啸宇,吴佳男.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智能农业论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29):30~33,37

[3]王石磊,于兰,杨颖.雷锋精神融入高职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44~245

作者:宋庆彬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能力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76320.html

    相关专题:工程师论文 微生物学报


    上一篇:民族武术与奥林匹克运动诌议
    下一篇:没有了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