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谈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结构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遵循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它具备一个完整的心理结构,如表层系统、深层系统和外在表现系统,因而在具体的群众路线工作中,我们党应遵循一定的心理方法,使得群众路线工作更上一层楼。

关键词:群众路线;心理结构;政党心理;群众心理;党群关系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JS-S265(2015)04-0041-004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在实践中经历艰难险阻遵循和倚仗的宝贵经验,更是我们执政的法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党的自我发展与改革也必然与时俱进。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在方向上和宗旨上对党的工作起了规定性作用。群众路线的有效性不仅取决于群众路线来源于党的工作实践,更取决于群众路线内在的科学性,它遵循了人的心理发展规律。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学依据

1943年6月1日,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首次较为系统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1]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能不能取得和保持执政地位,取决于他是否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而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更成为党执政的生命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众路线从群众心理表象层面出发,争取群众心理认同;在执政党自我建设方面,以群众基础作为自我发展和建设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遵循党群关系的心理规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套群众路线工作的心理系统。首先,从群众心理的角度来看,群众路线能够获得广大群众的心理支持,即心理认同。认同是对“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认可,其中包括其自身统一性中所具有的所有内部变化和多样性。这一事物被视为保持相同或具有同一性”[2]。执政党与群众是鱼与水的关系,从根本利益上需要保持内质性的统一性和同一性,“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是一个政权存亡的决定因素。只有获得广大群众的心理认同和支持,才能使得我党执政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其次,从政党心理的角度来看,群众路线从价值观系统根本上主导了我党工作的根本准则,从而奠定了我党的基本政治态度,也是保持政党活力的源泉。保有健康的政党心理是政党发展的本质,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能够使全党远离官僚主义,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人民公仆要求自己,不断为实现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再次,从党群关系来看,由于当下社会的阶层分化显著,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发展,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出现多层次、多方向的放射性发展。群众路线能够为党的执政工作提供基本思路,正视不同层次的群众对象,有针对性地展开工作,在具体工作中遵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在具体的群众工作中有力地协调整合各个层次的利益要求,起到稳定社会关系的作用,并进一步使得党群关系和谐化,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发展,最终促进国家健康发展。

二、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结构分析

从发展和系统的观点来考察,心理结构是一个具有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渐进性的、交叉的、动态稳定的主体结构。它包括心理表层系统、心理深层系统和心理外部表现系统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环状多维主体结构。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结构也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表层系统来看,它包括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认知、情感、意志3个要素。党的群众路线的认知是人们对党的群众路线的原则、规范、内容、方法等基本知识的认识,它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转化为党员内在心理结构的首要环节和基础,认知程度影响党的群众路线的情感和意志的培育及践行的效果。党的群众路线的情感是在基本知识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内心体验,它既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是党员对当前现实的一种态度。积极的情感可以起催化作用,而消极的情感就会起阻碍作用。党的群众路线的意志是党员自觉克服困难去完成预定的群众路线目的和任务时所作出的抉择力量和坚持精神。它是调节党员行为的内部力量,起调控作用。党的群众路线的知、情、意是个连续的过程,它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在现实过程中的心理结构的表层系统。其次,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深层系统来看,它包括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自我意识、信念。“需要”概念接近于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是心理结构中最活泼的因素,它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巨大的驱动性,表现了我们党执政工作的一种趋近和遵守的心理状态,是党的群众工作的源泉。党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我们党走群众路线,集中群众的力量,为群众服务。这种需要本身也是不断发展的,从自发到自觉,成为党员潜在的“深层心理”。“自我意识”接近于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它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种心理成分构成,自我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它表现了主我的需要与现实客我的矛盾关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我意识即党员在群众工作中主我对客我的认知评价、主我对客我的情感体验和主我对客我的行为控制,它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发展的。“信念”相当于弗洛伊德的“超我”概念,超我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是指人格结构中的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部分,它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党的群众路线的信念是党员心理的“超我”部分,是把群众路线的认识、观点、理想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和价值体系之中,融汇贯通,真正理解它的正确性及其意义,从而成为自己的认识、观点、理想、信仰,为内心接受而坚信不疑,同时升华为行为选择的深层的内在动机。第三,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外部表现系统是党的群众工作中的具体行为。党的群众工作是群众路线思想践行的主要表现,是党员群众路线思想的外化。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认识情感、自我意识是在道德行为实践过程中真正产生、矫正和深化的。其意志也只有在具体群众工作实中得到磨炼。其信念也只有在群众工作实践中表现得更加坚定。而群众路线工作中的行为是判定党的执政性质和水平的重要外部标志。群众工作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引起党员心理结构内部诸要素的矛盾运动,促使党员由知到行的转化,达到培养和形成群众路线思想的目的。

三、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的心理方法

对于执政党来说,在政权建立时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不困难。但随着政权的稳定,始终如一的坚持群众路线,其困难程度与日俱增。事实证明,某些党员随着领导地位的逐渐确立,也逐渐脱离了群众,官僚主义、以权谋私、贪污贿赂现象时有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是他们对政治角色产生了心理迁移,使得领导角色涵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片面化地理解了党的执政要求。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其意义和地位毋庸置疑。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也要与时俱进。党的群众路线得以坚持的根本要求在于遵循党员的心理发展规律。首先,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表层系统来看,党员对群众路线的知、情、意是党的群众路线发展的根本。党员对群众路线的认知应与时俱进,群众路线的目标系统指向群众,因而在群众路线认知方面,党员不仅要了解群众路线本身的发展和内容,更要了解群众心理发展,把握群众的需要。这要求党员深入基层,熟悉民情,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党员对群众路线的情感需要培育,要求党员要与群众建立良好情感纽带,从群众中来,把群众当亲人,远离官僚主义,向群众学习,同时帮助落后群众。在党的群众路线的意志层面,它要求党员客观看待所处的领导地位,时刻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调整自己的行为,锻炼自己的意志,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不断矫正工作中的错误。其次,从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深层系统来看,党员的需要、自我意识和信念需要合理发展并有效引导,只有建立稳固的党员心理深层系统才能保证党的群众路线的贯彻力度。我们党从需要出发,通过“利益诱导”即引导党员正确认识自己的政治利益,激发党员的群众路线思想。布坎南(James•M•Buchanan)曾经说过:“无论在其市场活动还是政治活动中,人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3]按照伊斯顿(David•Easton)的观点,民众之所以支持、认同政治系统是因为“政治系统的输出满足了其成员的需要”[4]。正是这样,党员只有将群众利益与自我利益融合为一体,群众路线工作才能有效进行。然而将“利益诱导”停留在“本我”的功利性需求,是低层次的、不稳定的方法,而要使群众路线成为全党稳定的心理构成,还需要借助政治规训和社会参照等结构因素功能的发挥[5]。在福柯(Michel•Foucault)的名著《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规训”在福柯看来,因为“人体是权力的对象与目标”,所以人体是“被操纵、被改造、被规训的。它服从,配合,变得灵巧、强壮”[6]。这可以通过硬性的权力控制和柔性的意识形态来达到对全党群众工作的规范化,其中意识形态的培育是对党员的自我意识的培养与磨练,通过规范化教育使得党员权衡主我与客我间矛盾关系,反省、纠正、完善自我的群众观念,在潜移默化中生成了对于群众路线工作的认同归属感。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说明人的自我意识受到群体的影响。而从众、模仿、暗示这些心理效应为党员群众路线观念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参考与仿照的社会性标杆,因而引导党员从众、模仿成熟有效的群众工作,向党员暗示群众路线的价值观对形成党员群众路线意识十分有益。在利益诱导、政治规训、社会参照等结构因素的持续作用下,党员把党的群众路线的情感层面凝结为理性层面的群众路线思想,使其成为坚定的信念而成为其精神世界中的一种结构化、模式化的思维方式、行为定势,并以之作为量度、评价、审视党的群众工作的基本尺度和标准。第三,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外部表现系统即党的群众工作实践。我们党对于群众路线的巨大价值是在具体的革命实践中发现的,并在历史实践中逐步稳定发展成为全党一致的心理认同。新时期,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导向的党的实践活动进一步体现了贯彻群众路线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8]即中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中国梦”进一步打造了全党一致的政治心理和价值取向。在具体的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中,首先要提高党员的群众路线的理论素养,要对全体党员进行相关培训教育,建立和完善“三会一课”(即支部大会制度、支部委员会制度、党小组会制度和党课制度)和“党员活动日”等党员活动制度。其次,党的群众路线要求党员充分尊重民意,让群众自由抒发心声,虚心向群众请教学习,这要求党员及党员干部从机关走出来,进入社区、市场和基层组织,建立群众路线联系点,了解民生民情,为群众排忧解难。再次,群众路线工作需具备开放的心态,勇于自我解剖,因此政务需要公开,这保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同时也增添了政党的公信力。在开放的心态下,全党能够摆正位置,真正以群众利益为根本点,发展经济。在当今网媒迅猛发展形势下,开放的政党更要利用好网媒平台,做好政务的推广和公开,接受群众的批评考验,及时解答群众的相关问题。综上所述,党的群众路线具备一套完整的心理结构,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争取到群众的支持,为党的其他工作提供支持力量,并能稳定党的执政水平,而良好的党群关系又是奠定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基础。当下由于社会关系的调整,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复杂化急切要求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在方法上寻求新的突破与发展,探寻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学方法在实际的群众路线工作中也显得至关重要,它能够提高党的工作方法,从而有力地促进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854-855.

[2]周玲.浅议品德心理结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

[3][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M].陈光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苏曦凌.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分析——基于政治心理学的研究路径[J].学术论坛,2010(2).

[6][法]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7]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中国共产党新闻网[EB/OL].(2013-03-18)[2015-11-01]

作者:盛莉 单位:三江学院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谈党的群众路线的心理结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74342.html

    相关专题:小说月报投稿 测验法的优缺点


    上一篇:手术室护理中无缝隙护理模式探究
    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下企业党建工作分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