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
(一)通过捐献资金与物资,为革命奠定了重要的经济基础
捐钱捐物是华侨支持辛亥革命的主要形式,也为革命提供了经济动力。辛亥革命前后,为动员华侨支持革命,孙中山每到一地都组织演讲,揭露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革命的形势,受其革命思想的影响,很多海外华侨捐资帮助革命,有的甚至倾其家产。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几次革命,如1900年的惠州起义,1907年的潮州黄冈起义等,其主要经济来源都是华侨的资助。这些华侨在其谋生的国家支持革命活动,并遗留了不少相关的纪念物。
(二)通过所掌握的技术,为革命提供了科技力量
一些华侨的后代接受了西方先进的教育,掌握了制作炸药、枪械、飞机等革命必须的技术。如冯如在美国期间,通过学习和集资制造了中国第一架飞机,后回国参加革命。在1900年10月2日惠州起义过程中,其中自制炸弹的工作也由华侨承担。
(三)通过所掌握的媒体,宣传革命思想
在辛亥革命前后,报刊是当时世界上主要的宣传工具。海外华侨在创业过程中,一些进步华侨通过创办的报刊,宣传孙中山等人的革命思想,为动员华侨参与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报纸有缅甸的《仰光日报》、新加坡的《图南日报》、檀香山《自由新报》、旧金山《大同日报》及《少年周刊》等,这些报纸中的一部分后来还成为同盟会等革命团体的机关报。
(四)通过直接参加起义,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之一
在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华侨直接参加了辛亥革命,或者为革命充当联络员,或者为革命党人通风报信,或者为革命者提供庇护场所。如1895年横滨兴中会成立时有会员17人,全部为华侨,其中南海籍12人,香山籍2人,新会籍2人,三水籍1人。孙中山策划的几次武装起义中,华侨参加者众,不少华侨青年在参加革命起义前已经写好遗书,视死如归。1900年惠州起义、1907年镇南关起义中有不少越南华侨。1911年的广州起义中,新会籍华侨陈永惠等或参与运送枪支弹药,或者充当起义骨干,其中黄兴组织的敢死队中,仅新加坡及槟榔屿华侨就接近500人,在此次起义殉难的86位烈士中,华侨就有31位。
二、与华侨相关的海外辛亥革命文化遗存及开发
(一)文化遗存的形式
华侨的上述作用通过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遗存于世,成为华侨参加辛亥革命的历史证明。物质遗存主要有孙中山活动地点、海外革命团体党部成立地点和机关旧址、名人故居、革命报刊举办地旧址等(表1);非物质遗存以宣传革命精神的书籍等为主要介质。
(二)保护及开发现状
1、保护与开发程度参差不一。目前,国内关于辛亥革命的遗址和纪念地得到了妥善的保护和开发,通过博物馆等形式很好地展示了革命的历程,成为宣传及教育的重要平台。除大陆外,辛亥革命遗迹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以香港做得最好。港英政府在1996年孙中山诞辰130周年期间开辟了“中山史迹径”旅游线路,把孙中山在香港中西区的主要活动地点串连起来,成为一条比较完善的文化线路,也带动了革命遗址的保护,成为开发和保护革命遗址的典范。而国外的遗址和纪念地因涉及不同的国家,其保存现状不一。除了一些华侨外,国外关于辛亥革命的遗址国人大都陌生。如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的兴中会旧址所在的街道,已经成为夏威夷著名的华人街,中国餐馆、中药店、大陆各地同乡会等都聚2、国内不同组织参与开发的条件有限。由于国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不受我国控制,故参观成为主要的形式。按照组织形式的不同,参观可分为散客组织和公商务团队组织。在散客组织方面,笔者调查广之旅、南湖国旅、广东中旅等广东主要旅行社的出境旅游线路发现,没有一个旅行社的线路包含有海外华侨辛亥革命遗迹相关的旅游内容。如新加坡晚晴园、檀香山有孙中山铜像的唐人街都不在旅游的行程之中,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在此方面采取措施。而在上海东航国际旅游运输有限公司的“上海到新加坡5天自由行”行程中,仅有推荐晚晴园景点,团队行程中也没有该景点。在公商务团队组织方面,一些参观线路虽然涉及有辛亥革命遗址的内容,如到马来西亚槟榔屿小兰亭俱乐部,曾是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在该地的主要寓所,已经建成为纪念馆,国内一些到该地的公商务团体有参观该馆的内容;但这些情况并不多见,而且在数量和规模、普及性等方面,公商务旅游团体比旅行社散客团体要小得多。因此,总体说来,华侨相关的海外辛亥革命遗址旅游在出境旅游内容构成中的比例极低。
三、华侨相关海外辛亥革命遗迹开发的思考
由于辛亥革命团体在海外活动的纪念地、故居等不属于中国,其开发等对策我们不能控制。但是,通过出境旅游平台,可以促进这些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发挥其教育后人、展示华侨形象的作用。
(一)重视出境旅游市场,推进旅游与教育的结合
在我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出、入境旅游增长迅速。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入境国和第四大旅游出境国。在此背景下,旅游成为文化宣传的重要形式,也是宣传华侨辛亥革命精神的主要手段之一。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作用,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鼓励等手段,结合旅行社海外旅游线路组织和入境旅游接待现状,推动旅游与海外华侨辛亥革命精神教育的结合。
(二)结合已有旅游线路,增加革命遗迹旅游内容
华侨相关的海外革命遗迹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缅甸、日本和美国的檀香山、旧金山等地。而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真正开放是从东南亚各国开始的。1988年,泰国成为我国出境旅游的第一个目的地国家;自1990年起,我国政府又陆续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列为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出境旅游从最初的港澳探亲游转变为公民自费出国游。近十年来,中国公民到东南亚国家旅游人数的增长率几乎每年都在30%左右。针对目前旅行社线路中极少有辛亥革命相关内容的情况,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支持旅行社在这方面开展工作,可选取一些知名革命纪念地为突破口,增加相关的旅游内容。如新加坡华侨的晚晴园是南洋同盟会成立的地方,也是孙中山等革命党人在新加坡的主要活动地点;槟榔屿也是孙中山在东南亚的另一个活动中心。这些景点所在地已是旅游线路经过的区域,也符合旅游的特点,可以率先组合到已有线路中。
(三)加强对外联系,实现国内与国外遗迹旅游的结合
辛亥革命前期工作主要在海外进行,其中华侨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起义等革命事件则发生在中国大陆,国外革命活动与国内革命行动紧密相连,一些辛亥革命相关的纪念地如广州的黄花岗烈士陵园、小东营等已成为知名景点。因此,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选点,鼓励旅行社开设相关线路,在海外华侨主要聚居地开展辛亥革命缅怀之旅等活动,通过探亲旅游、专题旅游等组织形式,既可以发挥旅游市场的作用,也宣传了华侨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激发华人华侨热爱祖国、建设家园的热情。
(四)发挥各级侨联组织的作用,构筑联系海外侨二代的独特阵地
国内各级侨联组织是联系海内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纽带,也应该是华侨相关海外辛亥革命遗址开发的重要力量。一是侨联组织应密切与旅游行政部门、旅游行业组织的联系,共同发表境外爱国教育宣言,把辛亥革命遗址参观与国民素质教育相结合。二是要选取合适的旅游内容,共同向旅游者推介成熟的景点。三是要利用侨联组织自身密切联系华侨的优势,特别是把海外辛亥革命遗址旅游与侨二代工作密切结合,构筑联系海外侨二代的独江西职称特阵地。四是侨联组织要推动国内档案部门适当启封华侨特别是杰出人物的档案材料,为侨二代及后人寻找、了解先辈提供便利,争取他们对海外辛亥革命遗址开发工作的支持。
作者:吴水田 陈平平 李佳莎 单位:广州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