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及特点
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是以编辑理性思维作为观察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手段,在编辑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相对稳定的、模式化的认识形式。编辑主体思维方式是编辑思考和认识问题所体现出来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思维逻辑模式,具有比较鲜明的主体个性化特点,即不同编辑主体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编辑理性思维则是形成编辑主体思维方式的认识手段和基础,具有一般性特点,即不同的编辑主体,不论其思维方式是否有所区别,但是其理性思维却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都遵循共同的认识原则和秩序,都要达到共同的认识目的。
(一)编辑主体思维方式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联系与区别
编辑理性思维形成于编辑工作实践,是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过程中,通过对对象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形成的认识手段。
1.编辑思维方式的理性因素与编辑主体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
编辑理性思维是一种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作为基本的逻辑工具,是编辑主体认识和把握编辑工作规律的基本手段。这就决定了编辑理性思维不是感性直观的、经验性的,而是超验的;同时也决定了编辑理性思维不是非理性的。编辑思维中的理性因素是与非理性因素相对应的,同编辑主体理性思维所体现的严整的逻辑特征不同,编辑主体思维过程中常常遭遇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亦即一些非理性因素参杂到编辑主体理性思维过程中,从而对主体思维及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关注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关注编辑主体的理性思维,就不能排除其中非理性因素及其影响。所谓编辑理性就是编辑主体基于编辑实践过程,对于编辑客体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和合目的性的追求。合乎编辑理性就意味着编辑客体满足于编辑主体需要所具有的全部意义。但是,事实上,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并非总是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编辑的非理性因素是同编辑理性相对应的的、编辑主体的心理活动及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编辑主体的情绪、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还包括编辑主体的动机、欲望、信念、习惯等因素,编辑主体的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
2.编辑主体非理性因素对编辑工作的影响
编辑主体的上述非理性因素不能形成稳定的思维方式,但是对编辑主体的正常思维有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制约和调节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共同对编辑工作实践产生影响。其中,编辑主体理性思维起主要作用,其非理性因素则起到辅助作用。比如,编辑主体在审稿过程中,主要凭借其理性思维作为评价工具和手段,但是,在评价中往往参杂主体个人的情感,其中对作者的印象有时成为左右编辑主体做出审稿决策的主要因素。优秀作者提供的优秀作品,如果屡次获奖或者被全文转载,那么这个作者在编辑主体那里,就会树立良好的形象,其作品有可能成为“免检”作品而被优先采用;有的作品属于“人情稿”或“关系稿”,这里的“人情”和“关系”有可能成为左右编辑主体行为的非理性因素。这就表明,一些非理性因素,比如积极的情感因素会给予编辑主体的理性思维及认识活动注入活力,达到对对象的理性直观,并产生积极的效应。比如,校对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要求校对者必须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校对。如果校对者受到某种影响,导致情绪不佳,心绪不宁,有可能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校对质量。基于以上编辑主体理性思维与思维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之间的关系,要编好刊物,客观上要求编辑主体要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首先,在编辑实践活动中,不能将编辑理性与非理性绝对地对立起来,各执一端。其次,在编辑工作中,编辑主体应当正确区分编辑理性、非理性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对非理性因素及其影响做出准确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再次,编辑主体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尽量避免非理性因素对编辑工作产生的消极影响。最后,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应坚持以编辑理性为主,以编辑非理性为辅,正确处理编辑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正确处理编辑主体非理性因素影响可供选择的途径
如上所述,编辑主体非理性因素对编辑工作的影响无所不在,其中一些负面影响甚至会对刊物整体质量的提高造成损害。为了避免或消除这些负面影响,可以在编辑工作制度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首先,把好来稿的学术质量关。目前,一些学术期刊推行的“匿名评审制”,可以有效地排除一些非理性因素的干扰,也可以有效地杜绝“人情稿”和“关系稿”。由于这种评审是在审稿者和作者互不联系、互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可以排除一切外来因素的干预,最大限度地保证审稿的客观性。其次,关注作者对刊物建设与发展的贡献率,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相关作者进行激励。所谓作者对刊物的贡献率,主要指作者发表的作品体现在一些综合评价的数据上,是否对提高刊物整体质量带来积极的影响。凡是曾对刊物的质量提高做出过一定贡献的作者,其作品理应得到编辑主体的青睐。反之,对于那些没有贡献率的作品而言,编辑主体应当鼓励作者不断优化其选题,提高论文质量。最后,刊物主编适当分权,以从根本上杜绝“关系稿”、“人情稿”的干扰。所谓主编分权,就是将决定权分配给匿名评审专家,应主要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是否采用。主编分权不是推卸责任,而是为了维护匿名评审的学术权威性,维护刊物的整体水平。
(二)编辑主体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
编辑主体思维方式除了具有人类理性认识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编辑工作一些专业性特征。
1.选择性
选择性是编辑主体在对象化活动中,所显示的职业特点之一。编辑主体对对象所进行的选择行为,反映到编辑主体意识层面,就形成了选择意识,并且成为编辑主体思维方式的基本特点之一。编辑主体的选择活动是经常发生的,在编辑流程中,从选题环节到组稿环节,从审稿到用稿以及编辑加工过程中对对象内容的取舍,这一系列的编辑工作环节都贯穿着编辑主体的选择判断和决断。编辑主体对对象的选择,首先是一种鉴别,通过鉴别形成判断,并决定最终的取舍,从这个意义而言,没有鉴别也就没有选择。选择是编辑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编辑主体每每做出的选择,都是由其主观判断形成的。所谓编辑主体思维的选择性,是指编辑主体在编辑工作实践中,通过对编辑客体蕴涵的学术价值进行辨别和评价,然后对其做出取舍的思维过程。选择实质上是编辑主体思维过程中,对编辑对象做出的符合编辑理性的决断。
2.评价性
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选择,是以对客体包含的学术价值及其价值实现预期进行评价作为基础的。如果没有评价环节,编辑选择就成为盲目的行为。评价是编辑主体在对客体认知的前提下,以一定的标准对客体进行量度,进而做出相应的判断。评价一般分为总体评价、具体评价以及特殊评价等形式。评价的依据有二:一是对客体的实际价值进行考察而引起的评价;二是主体根据某种评价标准,对客体做出必要的评价。如前所述,编辑主体对客体的评价与其对客体的选择是相辅相成的,评价是选择的依据,选择是对评价的认同,选择过程必然伴随着评价,以此保证选择的合理性。
3.反思性
编辑主体对对象的观照是在反思中确立的。一般而言,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尤其是对复杂事物的本质认识,不可能一次就能完成,需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认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认识主体通过对认识对象的反复思索,由对事物现象层面的认识逐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这一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同样,编辑主体对编辑客体的认识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编辑主体对客体的反思性认识,一般从责任编辑初审开始,一直到出版印刷为止,中间经历了复审、终审、编辑加工和责任校对等阶段。编辑主体思维方式中的反思性特点具体体现为:深入探索编辑客体中所论述观点的合理性、深刻性以及现实性,论证其是否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最终目的是要明确编辑客体是否从本质层面为读者奉献出最有阅读价值的优秀作品。
4.批判性
编辑主体在思维方式上出现的对对象的否定或者质疑,在思维方向上的逆向性,都可以归结为批判性,是编辑主体批判精神在思维形式上的具体反映和表现。所谓“批判精神”①,百度词条有两种界定:一是评论人或事物是非的一种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二是对某种思想言行(多指错误的)进行系统分析所坚持的一种原则和立场。笔者认为,批判精神是主体依据其原则、立场对对象进行判断的一种思维活动。作为编辑主体,其批判精神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则是编辑主体依据编辑原则对思维对象存在状态、蕴涵价值以及与主体自身是否同一等方面所做出的判断,通过判断决定对对象进行取舍,或者在肯定的前提下,对对象提出进一步的修改及完善的意见,以达到同主体预期目标的统一。编辑主体思维方式上的批判性通常体现为对作品选题的合理性、结构的逻辑性或者部分观点是否正确提出质疑,也就是在审视作品过程中,编辑主体常以挑剔的眼光,在作品中“找毛病”。作为学术期刊编辑,其思维方式上的批判性是必备的,这是发现作品存在问题,或者完善作品,并对作品做出正确判断的最重要的主体条件之一。批判性在编辑主体意识层面主要体现为“问题意识”,人们常说编辑的眼光是非常挑剔的,就是指编辑主体在对编辑对象的审视中挑出值得商榷的部分,找出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审稿意见或修改意见。这就要求编辑主体在编辑实践活动中,必须从批判的角度审视作品。作为编辑,如果不能从作品中发现任何问题,一定是一个不称职的编辑。强调编辑主体思维方式中的批判性特点,强调编辑主体的“问题意识”,并不等于“吹毛求疵”,甚至“无中生有”地主观臆造出一些问题,这里还有一个编辑主体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合理性问题。如果作品中,其主要思想观点、逻辑结构都比较合理,那么提出编辑审读意见的范围就应该限定在文字、规范等方面的修改上了。所以,强调编辑主体思维的批判性意义,应当与作品本身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二、学术期刊编辑主体的创新性思维方式
思想创新是对传统思想观点的突破与扬弃,同样,创新性思维也是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辩证否定,只不过后者远比前者具有更大的意义。思维方式创新的最大阻力在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习惯于在既有的工作方式上亦步亦趋。有鉴于此,要实现思维方式上的创新,就必须在固有的思维方式上寻求突破。实现编辑工作创新,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对于学术期刊而言,如何创新是比较困难的。笔者认为,实现编辑工作创新,首先要切实改变编辑主体的思维方式。
(一)编辑主体创新性思维的本质及特点
主体思维具有固定的模式化特点和不易改变的思维定势,这对于稳定主体思维提供了必要条件,使主体在认识和思考过程中,能够通过认识模式更加准确地把握认识和思考对象及其内在本质。但是,模式化的思维方式如果将模式固定化和绝对化,那么就意味着主体思维方式被局限和被束缚,容易形成对传统思维方式的路径依赖,易于陷入思维僵化,使得原本活跃的思维形式成为思维主体的桎梏,这对于认识和思考问题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打破思维模式,冲破思维桎梏的束缚,实现思维方式创新就成为思维主体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本质意义上看,创新性思维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求异思维。美国心理学家乔伊·保罗·吉尔福特(Joy.Paul.Guilford,1897-1987)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期间,对创造力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发表过不少研究成果。[2]吉尔福特曾对求异思维下过如下定义,即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来源中产生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基于此,可以对这一定义作进一步的探讨和诠释,所谓求异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通过思维的发散,形成不同的思维指向和路径。求异思维关键在于求异,而非求同。思维的求异性要求思维者必须摒弃线性思维习惯,多维、多向度地思考问题,其中包括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等思维方式;要求思维者必须视界宽阔,思想活跃,善于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和考虑问题,善于打破常规思路中的认识秩序。创新性思维的创新焦点,实际上就是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中的路径依赖及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突破业已形成的、稳定的模式化思维方式,为主体思维注入新的活力和新鲜元素。就此而言,创新思维方式是解决思维僵化的有效路径。创新思维方式根源于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世界,为了从复杂的现象世界深入到对事物本质进行透彻的认识,就必须在思维方式上不断进行创新。编辑主体创新思维方式,缘于编辑客体和编辑手段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首先,编辑客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伴随着社会实践的飞速发展不断地丰富和改变,要求编辑主体能够及时地推出最新研究成果,并创新编辑出版方式和发行方式,以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进步和普及,编辑工作方式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要求编辑主体在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同时,主动转换思想观念,打破传统的编辑方式,在投稿、审稿、编辑加工和校对、与作者沟通方式、审查和杜绝文稿抄袭行为的检测环节、发放稿酬等方面,全面采用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最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作为编辑主体应主动适应这种变化,善于接受新事物,在做好传统发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做好网络发行工作,使刊载的学术成果通过互联网,快速、迅捷地传播。为了适应上述变化,编辑主体必须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改变原有的编辑出版方式。
(二)编辑主体创新性思维的实现方式
1.合理借鉴方式。借鉴其他期刊成功的办刊经验为己所用。借鉴要有合理性,即要同自己的实际情况相契合。有两种途径可供选择:一是被借鉴对象一定要同借鉴者属于同一类性质的期刊;二是被借鉴对象要同借鉴者在刊物等级上大致相同,其办刊条件也基本相同。
2.独辟蹊径方式。创新办刊方式,就是不能按照固有的规则,因循守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目前,学术期刊系统存在一种现象,即千刊一面,内容雷同,这种状况要求编辑主体要以勇于创新的精神,独辟蹊径。所谓独辟蹊径,就是寻找期刊在选题方向的独特性,栏目设置上的独特性,刊载内容方面的独特性,以及版式设计的独特性等等。
3.重点突破方式。学术期刊在办刊过程中首先要处理一个基本矛盾,就是在内容分布上,是平均分配、面面俱到,还是突出重点、兼顾其他,不同的选择将会产生不同的办刊效果。面面俱到式的内容平摊,其最大的缺陷是重点不突出,优势学科专业特点不鲜明,从而导致办刊无特色,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办刊方式。
三、学报编辑主体的辩证思维方式
编辑工作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反映到编辑主体意识层面,便构成主体内在的思维矛盾,解决这些矛盾,也就解决了自身思维方面的矛盾,并在解决矛盾中规定自身,实现其全部意义。刊物的质与量关系是其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这一矛盾在评价系统中的反映主要以刊物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方式得以体现。是辩证地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是将其割裂,各执一端,甚至将其绝对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辑主体在思维方式和方法上所持有的基本立场。此外,国内有关期刊学术评价系统不断推出核心期刊评价标准,将学术期刊划分为两大类,即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学报编辑主体应当勇于否定自己,否定自我就是重新规定自我,就是在更高层面对自我的重新设计、重新发现和重新肯定。否定中的肯定,来源于思维中对对象的深刻反思,
(一)刊物质量与发行量的矛盾
现代学报编辑主体在编刊实践中,不仅要重视刊物的质量,还要重视刊物的发行量。笔者认为,期刊拥有的订户数量决定一本刊物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刊物广受重视的重要标志之一。试想,一本杂志,如果发行仅有寥寥几本,那么即使刊物内容再好,因其发行量少而不会被社会所关注。在这个意义上,刊物发行量的多寡,不仅决定刊物的经济效益,而且决定刊物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众所周知,《读者》杂志的成功,在于拥有众多的读者,这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订户。期刊市场通行的一般规则是,如果在激烈竞争的期刊市场中拥有更多的订户,一定意义上就意味着刊物的成功。因此,扩大订户数量,几乎成为所有期刊社追求的最重要目标。这是期刊发展量的规定性。但是,刊物读者面广并非优秀刊物所具备的唯一条件,它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一些比较低俗的甚至思想不健康的刊物,由于迎合了一些人的口味,有可能在一段时间里拥有很多读者,但是这种格调低下的期刊不能算作优秀刊物。因为,判定优秀期刊还有质的规定性。所谓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期刊的品位、风格、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指导性,以及对读者的启迪意义等等。高质量的刊物应具备内容健康、风格独树、观点鲜明、可读性强等特点,并且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从以上期刊量的规定性和质的规定性的相互关系中,可以对优秀期刊做出如下判断,优秀期刊应该在质和量的关系上达到统一与和谐,即外在的量与内在的质达到高度的统一,这就是决定期刊生存发展的辩证法。作为编辑学的基本规律之一,量与质的辩证关系将贯穿刊物发展的始终。编辑主体应正确处理这一辩证关系,即以提高刊物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扩大发行量。可以将这种办刊思路概括为:以质的提高实现量的扩充,以量的扩充带动质的提高,两者不可或缺。前者是以质决定量,即刊物质量高,将会赢得众多读者;后者则是通过量的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目的,亦即在这种循序渐进的量的积累和扩张中,质变也就迫近了,最终实现以量变促进质变。
(二)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矛盾
随着核心期刊及其评价进入期刊界,期刊界断裂为两大系统,即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两者之间,似乎横亘一条难以逾越的高山,其矛盾现已成为期刊界关注的焦点。核心期刊在来稿数量、来稿质量、期刊的学术地位等方面占据明显优势;非核心期刊则处于明显的劣势,诸如来稿稀少,质量低下等,其原因是没有人愿意将文稿投向非核心期刊,更不愿意将高质量的文稿投向非核心期刊。如此,便在学术期刊系统内部形成了颇具深意的“马太效应”。随着核心期刊在学术评价系统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高,对其诘难和诟病的呼声也越来越大。汪继南在“‘核心期刊’检讨”一文中,将对核心期刊的诟病归纳为七类:一是不能仅以是否“核心期刊”定论文的优劣;二是核心期刊是否具有权威性值得怀疑;三是对核心期刊研制者的水平和资格提出质疑;四是核心期刊助生学术霸权;五是核心期刊不适宜用来评价科研成果;六是“核心期刊”对学术期刊编辑工作造成严重危害;七是核心期刊还使得以图书方式出版和在报纸上发表的原创性学术论文无法进入评价体系。[3]周祥森先生在《学术界》著文,他认为,“核心期刊”论对编辑工作产生颇为严重的干扰性影响,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严重制约了主编年度选题计划的实施;严重障碍了编辑人员主体性作用的正常发挥;造成了同类刊物之间稿件资源分布的严重不均匀状态,也造成了大量高质量稿件的无谓积压,影响了优秀学术成果的及时发布;影响了编辑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编辑人员与作者的正常关系;无谓地耗散了学术期刊编辑人员的时间、精力;严重影响了学术期刊板块的主题结构和专栏特色的体现。[4]针对来自学术界的种种责难,作为核心期刊的编辑主体,一定要以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首先,正确认识核心期刊的客观地位,即核心期刊既是期刊质量达到一定水平的表征,同时还存在尚待完善之处。实践证明,核心期刊质量既有绝对性,也有相对性。比如:并非核心期刊发表的所有作品均为精品。其次,在期刊发展方向上,核心期刊的编辑不要局限于“固守”二字,而应树立“创新”意识,要正确处理“守”和“创”的辩证关系。最后,不要因为保“核心期刊”,而对编辑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应当在遵循编辑工作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作为非核心期刊的发表论文编辑主体,面对创建核心期刊比较困难的局面,一定要在思想上摒弃“难”的观念,以“创”代“难”,立足于刊物实际,以提高其学术质量为根本,坚持将“以质量作为刊物发展的第一理念”来统摄办刊的全过程,善于利用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其既有优势,向着既定的方向不懈努力。
作者:赵健杰 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