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成原因
这部分同学存在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是山里来的,见识少,穿着不时尚,语言交流不流畅,思维跟不上节奏,怕说错话被人取笑。应对方法:辅导员应对全班同学的个性、生活环境和家庭背景作一个详细全面的调查和了解,通过不断的接触去发现他们各自存在的优缺点,并创造机会让他们将自己的长处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并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赏,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融入到这个班集体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2.不能突出自己的集体活动,没有太大积极性
2.1表现形式:对于参加人数多、影响力不大、不能突出个人的集体活动,表现出拖沓或没兴趣,这种情况在学生干部执行力上犹为突出。2.2形成原因:边远地区孩子大多能歌善舞,天性有表现的欲望,荣誉感强,心目中对个人能力的展示非常渴望,而忽略人生更重要的一种能力的锻炼:组织能力。对创造集体荣誉没有足够的自信和价值观。应对方法:讲清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和组织类似活动对他们未来的深远影响,提高他们对公益事业的关注,调动起他们青春的热血和改变世界的渴望。多鼓励,根据他们的能力安排任务的方法让他们施展特长。我们主动参与指导细节,当他们圆满完成任务,分享到“领头羊”带来的荣誉和成就感后,面对下一次组织者角色,他们就会有条不紊,充满信心的工作。
3.以自己的习俗习惯为大,常常忽视其他民族同学的习惯和感受。由此容易引起与其他同学摩擦
3.1表现形式:有些同学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总喜欢用民族特色腔调来上一嗓子,有时上课都不能克制自己;看到稀奇兴奋的事,不分场合起哄,容易被人误解为挑衅;集体环境脏乱差,人人看得惯,都认为不该自己做;喜欢扎堆喝酒聚会,无节制,喝醉以后失态等。3.2形成原因:长期在人际关系简单的环境成长,没有明白“入乡随俗”的含义,认为外面的世界为人处事和行为习惯应该按照他们的方式来。边远地区,生活环境普遍恶劣,对脏、乱现象见怪不怪。聚会喝酒的时候只想到自己高兴,忘记了学生的身份和失态后会给集体形象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于这类孩子,我们要经常适时的利用案例引导他们作换位思考:比如“你需要被人尊重,别人需要你的尊重吗?”,“你有自己的民俗和习惯,别人没有自己的民俗习惯吗?”,首先尊重他们的习俗,理解他们正常的社交需要。但是要反复强调他的学生身份、任何事需要点到为止和具备自我控制能力。从长期喝酒形成痛风承受的生理痛苦;以及劝酒给别人造成伤害被告上法庭等,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从关爱的角度去引导而不是单单用校规去惩戒。
4.受环境氛围影响,缺乏单独理性解决矛盾的能力。特别是和自己不熟悉的人,容易情绪化、听得顺风语,进不得逆耳话
4.1表现形式:有些同学我行我素,别人的态度稍不顺自己的意就要发彪,如不及时化解,容易由单人情绪迅速扩散成群体性情绪,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后果。4.2形成原因:边远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非常团结,和外族人发生摩擦的时候部分,有些家长通常都是站在自己族人的利益而不是公正客观的角度去评判对错,经常出现帮亲不帮礼的现象。长辈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成长,长此以往有些学生就形成了“人多就是道理”,“惹了事有家族撑腰帮他闹平”的思想。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观看有针对性的法制题材视频,以生动的案例向他们讲述“法”是什么,以及冲动做事违反法律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主动和问题学生家长联系,将我们想要帮助他孩子改掉某些坏习惯的愿望与之沟通,和监护人思想上形成统一战线。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被监护人盲目宠爱的情况发生,也便于辅导员掌握教育的主动权。小病可下猛药,大病还须先调养,将学生思想工作细化,适时把握学生情感变化的敏锐点,通过我们两年的努力,虽然现在的他们和同专业大专同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我们的信任和鼓励下,他们正在一步步为蜕变成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着。
作者:丁宇 何红莉
相关专题:宿州学院学报 焦作大学教务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