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妇女在选择剖宫产术进行生产,虽然现代的手术技术和麻醉水平已经比较成熟,手术的安全性相对也非常的高,但是在临床上由于很多因素而导致的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也在日趋增加。本文笔者主要是通过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术,其中30例术后产生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中有30例在术后产生切口愈合不良现象,患者的年龄为23~35岁,平均年龄为26.8岁。其中初产妇有18例,经产妇有12例。采用腹部纵切口的有3例,采用腹部横切口的有21例;6例患者是二次剖宫产,他们中有3例是采用腹部纵切口,3例采用腹部横切口。有21例患者是肥胖症,有9例患者是合并贫血,有12例患者是合并高血压病。在3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中,没有患者的切口是裂开的,有12患者是脂肪液化者,18例患者是切口感染者。
1.2临床表现
1.2.1在临床上,切口感染的患者一般在术后的3天中持续发热,体温为37.8~39.5℃,且患者感觉切口有明显的疼痛感,切口处皮肤红肿,皮温升高,有部分的患者其切口经挤压后可有大量的黄色脓性分泌物流出。对该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其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呈阳性。
1.2.2脂肪液化的患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发热现象,且患者感觉切口没有明显的疼痛,切口处没有红肿现象,皮肤温度正常。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挤压可有淡黄色或淡红色水样物流出。
对该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发现其白细胞数明显增加;对其进行细菌培养呈阴性。
1.3治疗
发生切口感染一般都是表皮及皮下组织感染,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应当要取患者的切口分泌物做药敏试验,并对其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在对患者表皮及皮下缝合线进行拆除的时候,应当先后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对缝合线处进行冲洗擦拭后,用甲硝唑进行湿敷,在引流的时候可使用橡皮条,以达到充分引流的目的,1次/日;如果其有过多的分泌物,则需要2次/日;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局部红外照射,30min/次,2次/日。要对切口行二次缝合,必须等到切口的分泌物有明显减少后方可进行,同时要使用橡皮条进行引流,2~3d后拔除。
同时,若患者合并其他内科疾病,应当对合并症积极进行治疗。
2结果
30例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在术后10~30d均治愈出院。患者出院情况见表1。
3讨论
3.1引发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
3.1.1全身因素:对切口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患者自身的组织再生能力。但是如果患者合并营养不良、自身贫血、查蛋白为低蛋白血症、及全身水肿等不良因素,这对于切口的愈合有非常严重的影响。
3.1.2手术操作技巧以及缝合技术:在手术操作中,若操作过于粗暴,则有可能对组织造成严重挫伤,脂肪组织脱落坏死,由此导致脂肪液化的发生。如由于手术操作技能不够娴熟导致手术时间因而增加,由此使术野长时间的暴露在外。而较差的切口缝合技术,如在患者切口的同一部位进出针,创面没有进行整齐对合,造成死腔或切口过密过紧缝合,这些都能够对局部血液循环运输造成影响。
3.1.3手术时间过长(>1h):如果手术操作时间超过1h,则会增加1.5倍的感染率。主要原因是细菌由于创面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过长,开始大量繁殖。同时创伤面扩大、局部血肿及出血大多数是由于长时间手术造成的,由此降低了患者全身及局部抵抗力,从而使术后切口发生感染。
3.1.4术中出血:患者的筋膜下血肿<5 cm的可以进行自然吸收,但是如果患者的筋膜下血肿>5 cm,则绝大部分变成脓肿,筋膜下血肿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发生破溃,感染发生在脓液经过腹壁排除的时候。
3.1.5切口愈合不良出现在高血压、糖尿病、体形肥胖者身上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患者患有慢性高血压症,其病症会导致发生不可逆的外周血管病理变化,由此导致切口局部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增生、切口局部的供血供氧能力降低是由于高血糖致而导致的。肥胖病症的患者其皮下脂肪相对厚实,这对术野造成影响,同时也使手术的时间延长;其次,相对手术而言使切口的张力变大,缝合线需要过密过多,由此易导致脂肪液化合并感染的发生,同时厚实的脂肪层易形成无效腔,及降低单位重量脂肪组织血供;另外,由于患者的下腹部皮肤皱褶,由此会致使消毒及术后护理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加。这些都是可导致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重要因素。
3.1.6胎膜早破及产程延长:胎膜破裂时间超过6h或者是产程延长12h剖宫产术后都是存在感染风险的。存在于阴道及宫颈处的细菌由于胎膜早破而进入宫腔,从而诱发感染,使其机会增大,而其中有一些出现胎膜早破情况的原因是其本身就是由于感染所引起的,这就使切口感染更加容易发生。产妇由于长时间生产,消耗大量体力,导致其抵抗力低下,而同时剖宫产娩出胎儿将下生殖道细菌带入产妇腹部切口,这样就造成切口感染;另外,增加产程中肛查及阴道检查的次数,致使生殖道的自然防御机制遭到一定程度破坏,这就使阴道和宫颈处细菌进入宫腔的机会相应的增加,导致感染。
3.1.7麻醉效果较差:手术操作的好坏被麻醉效果直接影响着,手术时间延长有可能是由于患者的麻醉效果差,而长时间手术可能导致术中出血增加,最后增加切口感染几率。
3.1.8气候变化:患者由于夏季湿热的气候,越来越增多的分泌物也可大量繁殖细菌,导致发生切口感染。
3.2切口愈合不良预防措施
对于容易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孕产妇这一特殊群体,应当及时的做好预防措施:
3.2.1为孕妇进行产前检查时,一定要保证质量,并进行有效的孕期保健指导,并且在妊娠中晚期适当给予孕妇铁剂补充。加强孕妇营养的同时,要严格控制体重,预防肥胖病症发生。
3.2.2在行剖宫产术前对贫血、营养不良及妊娠高血压疾病情况进行及时的纠正,如Hb<6 g/lL,应当给予其及时的输血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要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
3.2.3如果查孕妇产前有感染情况发生,如宫内感染、产程延长、胎膜早破等症状,术前应静脉滴注抗菌素。
3.2.4孕妇在产程中对其进行适当检查有利于判断胎方位及选择正确的产妇分娩方式,但绝对不可过于频繁。
3.2.5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法要轻巧准确,由此使组织损伤进一步减少,手术时间进一步缩短。在手术中彻底止血,在缝合时要注意缝合的与松紧间距,杜绝存有死腔,要对合整齐。
3.2.6要及时早期的处理腹壁脂肪厚的切口,术中如果有放置皮下引流条,术后24 h要进行拔除。
3.2.7术后4 d内要禁用激素类药物。
3.2.8术前术中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观念。
3.2.9患者如果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要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其产程中出现的一些危险情况,对于切实保持中转手术者的切口整洁,采用甲硝唑对可能污染的切口进行冲洗。
3.2.10对于病房内细菌数量应当进行严格控制,病房必须进行定时消毒,室内空气保持新鲜畅通,适当增加分泌物多、易感染的切口的换药次数,并且保持敷料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