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考

摘要: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创新基地建设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阐述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重点和思路,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和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等促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功能;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F306.3文献标识码:A

1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作用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促进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紧密融合的重要纽带,是反映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是体现农业关键技术需求和展示农业科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是推动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途径[1]。江苏省农业的发展始终和农业科技紧密相连,做好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对于促进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提高对江苏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加快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全面提升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引领产业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必要性

建设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是发挥江苏农业科技优势,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优势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科技与经济融合,促进科技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的重要探索;是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3]。

3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存在的问题

3.1大量科研成果走不出去

江苏作为农业大省,随着农业技术、设施、项目的不断投入,虽然每年都有许多科研成果产出,但是大部分的科研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未能在生产中得以运用与开发。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2014年该院新上国家级科研项目214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40项,55个品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鉴)定;制定省级以上(行业)标准64项;获得国家新农药认证6项,食品新产品认证2项;29项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虽然每年产出大量的科研成果,但是很多成果还是停留在院内实验室或者试验基地,推广成果不到30%。

3.2企业、农户缺少优秀成果

1)由于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企业、农户对新成果、新技术的宣传不信任。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大量的新成果、新技术借助网络进行宣传,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信息的真实性不高,很多成果、技术并不适合向企业、农户推广使用,久而久之造成了企业、农户对新成果、新技术的不信任。2)缺少完善的成果推广体系平台。江苏省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等资源十分丰富,随着现代农业进程的加快推进,各类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新型经营主体日益增多,但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能力不足,信息来源少,与农业科教单位的合作松散,未能形成政府、农业科教单位、推广单位和新型经营主体协同攻关、合力推广的成果推广体系平台[4]。3)科研人员只重视科研,不重视成果宣传转化。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体系并不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对科研人员的考核以发表论文、申报项目和科研成果为主要指标,科研人员的工作重心也就全部放在科研产出上,同时,由于科研人员的工资待遇与成果转化收益没有直接关系,导致科研人员对成果的宣传转化积极性不高,大量的科研成果仅停留在实验室,并没有走向市场[5]。

4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实践

4.1以六合动物科学基地(以下简称“六合基地”)为载体,打造科技成果示范基地

六合基地位于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总占地面积221.07hm2,其中,征用土地46.67hm2(含建设用地0.22hm2),流转土地174.40hm2。自2006年开工建设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含各类项目建设资金)约1.8亿元,建有万头猪场、万只羊场、万笼位兔养殖场,以及配套的饲料加工厂、1万m3沼气发酵装置、年产3000t有机肥生产车间和500m3长秸秆青、微贮装置,同时,建成了年产50万根鲜食玉米、速冻玉米等加工生产线和冷冻贮藏设备,以及办公实验楼、宿舍楼和食堂等配套用房约3500m2。具备科技创新、循环农业技术集成示范、产业带动和新农村建设示范等多种功能。1)借助科研团队为技术支撑。六合基地自建设以来,蔬菜所、资环所、食检所等13个研究所以及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中心、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先后进驻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一大批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在基地扎根、开花、结果。2)借助基地平台宣传科技成果。2014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自主创新三大体系成果以基地为平台进行集中展示,展示期间基地共接待各类参观和考察团队80余批次,累计参观人数近4000人次。与相关企业共签署合作协议8项,转化科技成果14项,通过院自主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很好地向国内外专家、领导和同行展示了该院在循环农业方面取得的成绩,宣传了该院的自主创新成果,扩大了该院的社会影响力。3)借助新媒体加强宣传、培训。基地积极和媒体合作,通过报纸、杂志、微信平台、电台等载体宣传基地的新品种、新技术,让农民无障碍了解到最前沿的农业成果和技术。

4.2以院体制机制创新年为契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提档升级

1)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扶持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实施品牌战略,发展以“方欣”、“宁方欣”和“恬糯”为主的品牌经营,建立独具特色的区域性“品牌经济”,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2)创新运行机制。六合基地实施以基地、公司和研究所共同协作管理的运行机制。基地与公司在明确各自职能和分工的基础上实行一体化运行,其中,基地负责为公司及研究所提供科研和生产条件保障,以及基地的日常事务管理等。公司负责除科研需要以外的养殖场和大田管理与生产,经营基地及科研产出的农副产品。3)创新企业助农机制。依托江苏省明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等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推行“基地+公司+专家+农户”的经营模式,对农民需要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机械由科研专家在基地进行集中研发、集成试验示范[6-7],并通过公司这一载体推广到农业合作社,进而受益给普通农户。

4.3以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融合为目标,确保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取得实效

1)加快了地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地处苏皖交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六合基地落户后,该镇充分利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和人才资源,发挥六合基地的典型带动作用,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先后吸引舞彩苗木公司、伊犁奶牛养殖场、巴布洛农业生态谷和江苏省农垦等一批农业企业落户该镇,目前,以该镇为基础建设的“江苏省六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正在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提高了当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奠定基础[8]。六合基地建成运行后,累计吸收当地200多名农民就业,经过几年的培养和锻炼,许多农民从不识字到能基本掌握一门设施种植或规模养殖技术,收入从以前年收入2000元增长到2.4万元,很多农民还被其他农业企业“引进”,成为农业设施生产运行管理人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显著提高。3)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开辟了农业增效新渠道。几年来,六合基地除了做好科研服务外,还逐步拓展了生态保护、观光农业等新型功能。农牧结合循环农业已成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典型,每年接待几十次参观考察,受到来访者广泛好评,江苏宿迁、淮安、盐城和南京等市的10余个县区以六合基地为原型,在当地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同时,六合基地也成为城市居民特别是家庭亲子游的好去处,通过提供休闲、科普教育和农业文化宣传,让市民了解农业、关心农业、支持农业。2014年上半年,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美丽乡村创建三大工程为重点,启动实施了100个区域代表性强、产业链条完整、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有特点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六合基地成为首批10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之一。

5未来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的思路

5.1科学规划科研、示范区域

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院本部试验用地的不断减少,大量科研项目落户六合基地。在进驻基地科研人员大幅增加的同时,基地现有的后勤保障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基地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由于维护资金不足,大量设施缺乏正常的维护,基地的科研和成果展示功能正呈下降趋势。为进一步发挥基地服务于科研的能力,提升基地的成果展示功能,拓展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9-10],必须对基地的布局和规划进行重新定位,对基地的基础设施进行新一轮改造升级,以满足科研、展示和科普工作的需要。

5.2努力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地

针对目前科研用地面积较大,基地承担科研任务增多,以及基地在院科研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的实际情况,将基地定位为科研试验基地;随着基地在院科研成果展示方面作用的不断提升,基地各项成果对外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同时,借助“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契机,在服务于院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将基地打造成成果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提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农业知识的普及,借助“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这一平台,增加基地的科普教育功能。

6参考文献

[1]唐珂.发挥政策聚合效应着力打造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2):1-3

[2]李东平,肖扬书,杨普,等.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4(36):13087-13089

[3]申秀平,周鑫.依托综合展示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90-92

[4]邹茶英,孙加祥,罗海荣,等.立足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3):70-72[5]白和盛,苏建坤,杨建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培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9):74-77

[6]李娜,周建涛,李德新.对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工作的思考[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1):482-484

[7]张明生.建设院地合作科技示范基地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2):87-89

[8]张令宏.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22):288,295

[9]巩文红,罗海荣,王爱全.强化精细管理模式提高队伍服务意识——浅谈如何加强我国科研院所农业示范基地管理[J].农业科技管理,2011,30(4):88-90

[10]齐莹莹,刘维忠,张雨.新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发展现状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22):189-191

作者:罗海荣 李国锋 巩文红 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动物科学基地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考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53093.html

    相关专题: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5.1接口


    上一篇:人性化护理对手术室护理的实用性
    下一篇:女性主义方法论探索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