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语言哲学下的隐喻

一、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视角下的隐喻

当一个隐喻新奇到一定程度,使大部分人的理解不能共通的时候,就仰赖新奇隐喻创造者的解读了,若解读的好,这种创意性隐喻给我们所知与所信的事物赋予新意,提供我们对经验的新理解,那么从某种程度上,该隐喻便丰富与深化了我们对于世界与自身的认识。由此,钱冠连先生说的“间接言语行为的哲学解读就是隐喻的哲学解读”便具有片面性了,因为对间接言语行为的解读并不增添我们的认识,而对隐喻的哲学解读则有可能在认识论的层面上扩充了我们的认识,也就是说,隐喻具有创造性的认知价值。以亨利·冯·戴克写给美国大学生的一篇经典散文之作《盐》来说明隐喻何以具有创造性的认知价值。一提到盐,可能最先想到的是白色、咸、饭菜调味品等,而戴克的文章开门见山地指出:你们都是大地之盐。大学生和盐有什么关系呢?对大部分读者来讲,若读罢第一句就此停下,则会一团雾水,因为大地之盐的意义并不明了。但正是这种不熟悉的隐喻产生情绪上的张力感激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随着文章的展开,我们可渐渐体会出作者的用心所在。作者用“大学生是盐”这个概念隐喻来激励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不可或缺的必需,有浸润、调和及净化自己所在世界使其免于衰败的责任和使命。可见,作者在“盐是大学生”这个隐喻映射中,凸显了盐的调味净化功能,而弱化其颜色、味道等特征。通过这样一个别出心裁的角度摄取,将原本毫无联系的事物联系到一起,启迪了读者的心智,扩大了读者的认识能力。这个例子也可说明,隐喻绝不仅是两个存在着的实体的相似性的比较,隐喻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利用已知,挖掘已知和未知的一种相似性(或期许的相似性)。如欧内斯特·内格尔所言:人类倾向于使用熟悉的关系系统作为在智慧上借以同化起初陌生的经验领域的模型。[4]以上的这个例子,作者就是在论述大学生应该对社会起到的作用和贡献时,恰当地运用了盐这个隐喻,具有极高的认知价值。

二、不同语言哲学家的隐喻观

古典主义的隐喻研究主要局限在词的范围之内,如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用一个表示某物的词借喻他物,这个词变成了隐喻词,其应用范围包括借属指种,借种指属,借种指种或类比。[5]可见,“借”和“比”是亚式隐喻理论的关键,由此也诞生了最早的隐喻理论——替代论和比较论。替代论和比较论思想主导西方隐喻研究2000余年。至20世纪上半叶,对隐喻的研究从修辞学转向语言哲学,语言哲学家对隐喻的研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中,理查兹、布莱克、莱考夫、约翰逊、福柯涅尔在隐喻上的研究各有特色。

(一)理查兹和布莱克的“互动论”

理查兹于1936年发表了《修辞哲学》一书,他在书中写到,我们在使用隐喻时,往往具有表达不同事物的两个概念,它们活跃地组合在一起,其支撑点是一个单一的词或一个短语,其意义是这两个概念互动作用的一个生成物。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就是二合一,即两个概念,一个意义,是两个共现概念之间的互动形式。[6]理查兹的这一观点代表着一种新的隐喻理论——互动论的产生,是隐喻研究领域一个新的里程碑。在他的隐喻理论框架下,思维的作用凸显出来,隐喻不再是亚氏笔下单纯的名称替换,而是突出心理联想的参与。布莱克在理查兹互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这一理论,在《模式与隐喻》一书中,他指出,隐喻的产生取决于“焦点”与“框架”的相互作用。一个句子的意义就是在“焦点”与“框架”的相互作用中产生。[7]以“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为例,替代论者认为邮票是乡愁的一种替换;比较论者认为这个隐喻呈现的是邮票与乡愁之间的一种对比;而在互动论看来,在一个给定的语境或框架中,作为焦点的词被赋予了一种新的意义。因此,在此句中,作为焦点词的“邮票”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的意义。隐喻互动论的主要功绩在于认识到了隐喻的认知价值,标志着隐喻研究的重大进展。

(二)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映射论”

20世纪80年代初,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掀起了隐喻研究的一场“革命”。著者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遍布语言,思想与行为中,几乎无所不在,我们用以思维与行为的日常概念系统,从本质上说就是隐喻性的。[3]3在介绍隐喻的实现机制时,他们使用了映射这一概念。映射原本是一个数学概念,表示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与另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要素联系起来。他们从认知角度考察隐喻的本质时借用了这一数学概念,表示两个概念之间的对应。2003年,莱考夫在《当代隐喻理论》中详细阐明了他的隐喻理论:隐喻就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投射,它让我们用具体的、有高度组织结构的事物来理解相对抽象的或相对无内部结构的事物,这种投射是不对称的,是部分的,每一种映射都是源域与目标域的实体之间一系列固定的本体对应,一旦那些固定的对应被激活,源域的推理模式就投射到了目标域的推理模式之上了。[8]新的隐喻理论带动了范畴观、哲学观、语言观等多个方面的破旧立新。这些破旧立新之处集大成地体现在莱考夫《女人、火与危险事物》一书中。自此,语言学研究范式发生了转变。

(三)福柯涅尔的“概念合成论”

概念合成论的首倡者是美国学者福柯涅尔。心理空间理论是概念合成理论的源头,前者的核心思想集中体现在《心理空间》一书中。心理空间是“人们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临时性的实时动态概念,是人们在思考或谈论已知、想象、过去、现在、未来情境时构建起来的部分的、暂时性的表征结构”[9]。福柯涅尔认为,我们在思考和交谈时,不断建立心理空间,隐喻是跨心理空间投射的结果。[10]心理空间理论解释了意义构建的基本原则,但运用这些原则的深层工作机制和程序仍未获解答。为了回答心理空间理论无法回答的问题,福柯涅尔进行了不懈探索,终于揭开了语言意义在线构建的秘密。他于1997年发表《思维与语言中的映射》一书,阐述了概念合成理论,勾画出了一个“四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一个合成空间)模型,这一模型有效地回答了自然语言中的意义是如何在线构建的,各心理空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福柯涅尔认为:各空间域之间的映射是人类所独具的生产意义,迁移意义和处理意义这些认知能力的核心,而语言的结构和使用为潜在的空间域之间的相互映射提供了依据,显性的语言只是隐性意义构建这座认知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意义的构建随着我们的思维和交谈而向前推进,属于高层次而复杂的心理运作过程。[11]相对于之前的“映射论”,“概念合成论”对新意义的产生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如李福印解释了“这个外科医生是屠夫”这一句子中隐含的“这个外科大夫不称职”的意义由概念合成论可得到很好的解释,而映射论则无能为力。[12]此外,由于同样的原因,“这个屠夫是个外科医生”这一在线构建的,非常规隐喻的意义也可以由概念合成论得到有力的解释。20世纪中叶以前的语言学研究多是聚焦语言形式的静态研究,较少顾及语言意义的生成。而从理查德与布莱克的“互动论”,到莱考夫与约翰逊的“映射论”,再到福柯涅尔的“概念合成论”,语言哲学家们越来越关注意义生成及主体对意义建构的参与。可以说,语言意义的研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隐喻也不再被仅仅当作一种语言层面的修辞,而是被看作人类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注意力转向揭示隐喻幕后的心理认知机制,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大脑中的那座认知冰山终将浮出水面。

作者:杜垚 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所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语言哲学下的隐喻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52871.html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学术期刊论文发表


    上一篇:妊娠高血压临床护理体会分析
    下一篇:小议康复护理伦理规范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