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并逐渐成为引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地方文化企业的数量、规模以及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大幅上升,但是“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地方文化企业的投资效率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分析发现,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整体效率值普遍不高,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值不足六成,未来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在投资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关键词:文化产业;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投资效率;交叉效率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节奏的加快,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实现,文化产业以多向交互融合的态势贯穿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和行业。由于文化产业所具有的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能耗、低污染的特征,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是发展创新型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催生新兴业态、带动就业、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投资增长明显。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3年末,全国国有文化企业共计12159家,资产总额2.24万亿元。其中,地方国有文化企业超过9000家,资产总额约1.6万亿元,实现营业总收入7369亿元。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9月印发的《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强调,国有文化企业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发展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过去30年我国国有企业不断探索改进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1],而伴随着我国地方文化企业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一些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由于“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所造成的投资效率低下的现象大量存在。我国地方国有文化企业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地区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又是具有鲜明特征的一类文化企业。一方面,与一般性国有文化企业不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具有更加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公司经营目标;另一方面,与民营上市文化企业不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具有地方政府背景,在区域内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另外相当一部分国有文化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需要承担改制前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冗员和社会养老问题等等。因此,针对我国地方国有文化上市企业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地方国有文化企业指标
(一)地方国有文化企业投资效率的内涵
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的绩效评价应当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其中保障社会效益是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的基本职能,也是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的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的重要考核标准。但是另一方面,经济效益是地方国有文化企业发展、创新以及实现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而言,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的投资行为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而社会效益往往很难在短期内得到准确的评判。另外,文化产品大多具有外部性的特点,企业的经济效益也能够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的增加。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经济效益评价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就是评价投资效率,通过比较处于相同生产率层次的地方国有文化企业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以及所收获的营业额、利润等经济指标,分析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的投资效率。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上市公司作为文化企业中的佼佼者,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行业的发展前沿,是理想的研究样本。另外,选择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能够保证所有的样本都处于相同的生产率水平,从而可以有效避免样本之间因为错位而不存在可比性的问题。本文选择2011—2014年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如文后表1所示。
(三)指标选择
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投资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的选择需要同时满足科学性和数据可得性的要求。首先,所选择的指标要能够准确、有效地反映决策单元的实际表现,保证能够通过所选指标实现决策单元竞争力水平的真实评价;其次,还要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以及统计口径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在投入指标方面,本文分别从人力投入和财力投入出发寻找衡量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投入指标,其中,投入员工的数量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规模和运营状况,被普遍选择作为表示企业人力投入的一个指标。而财力投入方面,本文从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两个角度分析财力投入指标,其中,固定资产总额被认为是反映固定投入的最常见的指标,而主营业务成本则被认为是动态成本的最优指标之一。综上所述,本文在测算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效率时选择以下三个投入指标:员工数量(X1)、固定资产投入(X2)和主营业务成本(X3)。在产出指标的选择方面,本文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可以量化的财务指标上,其中主要选择主营业务收入(Y1)和净利润(Y2)这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变量,用以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主营业务发展。
(四)数据描述
文后表2列出了所选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2012—2014年所有指标数据的统计性描述结果,从中可以发现,我国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规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2014年规模最大的地方国有控股文化上市企业的员工数量达到13717人,而规模最小的企业的员工数量仅有506人。此外,主营业务成本和总资产以及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等投入产出指标皆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另一方面,通过计算标准方差,我们也能够发现样本选择的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之间的规模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如2014年,所有企业员工数量的平均值为3907人,而标准方差达到了3033人。一方面,通过纵向对比我们发现,2012—2014年,本文所选择的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通过人员精简和资产剥离等途径对其规模进行了收缩,以争取获得效率的提升。通过对比我们还发现,2012—2014年,所选样本企业的员工数量的平均值从5097人下降至3907人,降幅23%;总资产平均值从72.51亿元下降至52.90亿元,降幅27%;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值从33.87亿元下降至24亿元,降幅29%,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所选样本的产出指标的数据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下降,如净利润的平均值,从2012年的4.43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3.41亿元,降幅23%;主营业务收入的平均值从2012年的37.46亿元下降到2014年的33亿元,降幅12%。可以发现,随着规模的精简,产出下降的幅度要低于投入,我国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投资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这种产出下降的幅度仍然较大,后期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效率值仍有继续提升的空间。
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投资效率评价
(一)传统CCR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我们首先基于传统的CCR模型对所有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自评,所有被评价单元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确定一组使得自身效率值最优的权重,从而获得投资效率值。从文后表3可以发现,基于自评的CCR模型,2014年每家企业的效率值都很高,其中有效的上市文化企业达到7家,都获得了1的效率值,表现最差的新华传媒的效率值也达到0.774。可见,传统的CCR模型利用自评模式,往往会高估被评价单元的效率值。此外,其只能将被评价单元区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对于同属于有效的企业无法实现区分和排序。其中,2014年18家地方国有企业中有七家是有效的,2013年则有九家企业的投资效率是有效的,2012年有效的企业数量是九家。基于传统CCR模型,有六家企业在2012—2014年的三年间全部都是有效的,他们分别是皖新传媒,北巴传媒、中南传媒、百事通、中文传媒和省广股份,然而基于传统DEA模型无法对以上六家企业的投资效率进行进一步的辨别和分析。
(二)交叉效率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文后表4列出了基于交叉效率DEA模型的我国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投资效率值的评价结果。可以发现,通过互评的评价方式,没有一家企业获得完全有效的评价结果,这意味着所有企业的投资效率都有改进的空间和余地。2014年,表现最好的企业是中南传媒,其效率值为0.862,表现最差的企业是大地传媒,其效率值是0.434。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交叉效率值评价结果明显低于传统CCR模型的评价结果,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交叉效率值结果的获取方式是来自于所有DMU的权重所获得的互评结果。进一步地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文化企业的效率值在本文研究的三年时间里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如中南传媒在2012—2014年的投资效率值分别为0.764、0.861和0.862,远高于大部分企业,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除了中南传媒以外,还有10家企业自2012—2014年保持投资效率值上升的趋势,没有一家企业在过去三年间表现出明显的逐年下降的投资效率结果,特别是出版传媒,其投资效率值从2012年的0.334上升到2014年的0.500,效率提升超过50%。通过计算我们也可以发现,所有18家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交叉效率值的平均值有一个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2年的0.581增长到2014年的0.662。无论是个体公司还是整体行业,投资效率值在考察的3年间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根据交叉效率值评价结果,我们还可以获得所有18家企业投资效率的完全排序结果。结果显示,在基于传统DEA模型得到的所有三年间都是有效的六家上市文化企业,在交叉效率DEA模型中可以获得完全排序结果,不存在无法区分其表现的现象,其中,皖新传媒和中南传媒两家企业一直处于较高的排名。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构建一组基于互评模式的交叉效率模型对18家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整体效率值普遍不高,基于交叉效率模型的企业投资效率值不足六成,且只有一家企业连续三年投资效率超过90%。可以说,未来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在投资效率方面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对于投资项目要慎重筛选,既要避免“锦上添花”式的过度投资,也要防止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对机会把握能力不足的问题,努力提高投资效率。我国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投资效率大多处于上升过程中,18家企业中有14家自2012—2014年保持着投资效率连续上升的良好趋势。除此之外,整个行业的投资效率在这三年间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上升态势。在过去10年爆发式增长后,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投资效率值得到明显改善,相关管理者应该继续把握好投资效率不断上升的良好趋势,尤其是四家没有能够实现效率值逐年上升的地方国有控股文化企业更应该敲响警钟,争取早日实现投资效率质的飞跃。随着“注册制”的来临,地方国有文化企业可以借助上市来实现融资,现有的上市文化企业在融资途径上的优势将越来越小。对于地方国有控股上市文化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在优化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更应重视投资效率的结构。而行业的管理者则需要根据效率评价结果,将表现突出的企业列为典型,让其他企业效仿、学习其中好的管理经验和经验策略;而对于表现不好且投资效率没有明显改善趋势的企业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和扶持,对于其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投资行为要加强审查。总的来看,我国地方国有文化企业已经从“快速发展期”步入“发展提升期”,促进地方国有文化企业提质增效,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发展机遇,着重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的文化企业,帮助地方国有文化企业突破区域束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已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李琳,陈维政.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差异与变革型领导者催生[J].改革,2011,(11):120-125.
作者:顾萍 周志翔 单位:河海大学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