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术与建筑存在通感式联系
认为“重复与变化的统一”在建筑物艺术效果的表现上非常重要,而这一种统一又是音乐、绘画与建筑三种艺术形式所共有的,于此,构成了三者之间的通感式联系。[2](P5-7)沈福煦主编《建筑美学》在第十六章《建筑美学与其他美学的比较》中,设专门一节来讨论建筑美学与绘画美学的关系,认为“建筑美学与绘画美学有三层关系”,“一是结构上的关系,如画面的构图等……二是装饰性的,如中国古代建筑上的彩画……三是建筑画,就是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设计意图。”[3](P190)上述两位先生所说的“美术与建筑间的通感式联系”,是从对建筑与美术之间视觉审美规律总结的角度得出的相关结论。笔者认为,两者间的通感式联系,还表现为两者均属于文化范畴,就当代建筑与美术图像来看,都具有承载与传达当代文化的载体的共同属性。在当代文化发展背景下讨论“美术与建筑间的通感式联系”,其内涵既应包括两者于视觉传达方面的审美共通性,更应涵盖两者于文化承载方面的共同属性。
二、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文化现状
建筑文化内涵是建筑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80年代的美学热潮中,建筑学研究者就积极肯定了建筑具有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双重文化属性,如“建筑为人类提供了各类形态的生存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不断为人类创造出丰富和舒适的场所和空间。这种物质与精神之间的谐调关系,充分显示了‘文化’的意义。”[4](P12-20)回顾1990年代以来,中国建筑设计不可否认的文化现状就是,建筑文化的缺失及设计风格缺少创新与个性。究其原因在于,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缺少自身的文化思考与脉落;因此,建筑学理论研究者必须思考当代建筑设计的地域性与当代性问题,即如何在全球化环境中“处理建筑和文化的地域性、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5](P362)等问题。需要强调的是,笔者于此所述的“当代性”,更多地指向建筑设计对当代人精神与心理情感层面的影响;“地域性”类同于文化学范畴内的“本土性”概念,其内涵倾向于吴良镛先生《北京宪章》强调的建筑之于当代的文化精神,即更加明确地传承传统与发掘地域文化或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必要性及迫切性。针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文化现状,基于对信息化背景下建筑表皮特点的相关研究[6](P13),我们不禁思考如下两个问题:其一,当代中国建筑的表皮与内部结构的关系是怎样的,是否存在建筑内部功能大体一致,而单纯从建筑表皮来追求个性化表现的情况?其二,建筑表皮化取向所呈现的二维化、平面化、影像化特征,与建筑作为实体的三维化、立体化及空间莅临感之间的矛盾,在当代应当如何解决?两个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一个实质:当代建筑表皮彰显的图像化取向与建筑作为功能性空间的营造实质,孰先孰后,孰轻孰重?笔者认为,从功能性空间作为建筑的第一属性来看,在当代社会文化发展背景下,功能性空间(包括能够提供科学、方便、经济性好、舒适的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空间)依然应当作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及前提。作为建筑第一要义的功能性属性,进一步强调了莅临与使用空间的人的感受的存在性与合理性。毕竟,建筑“空间及其围合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要比纯技术、美学甚至是符号学所描述的要重要的多。”[7](P8)同时,回顾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实践,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西方建筑语言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并促进了1980年代以来建筑面貌的转变;然而,我们所学习的建筑语言大多集中于对西方建筑表皮语言的借鉴,而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以来,重视建筑空间功能实现等核心观点,尚未能落到实处。因为,西方当代建筑文化中具有景观化取向的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然)继承和借用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建构和功能,(其)仅仅在形式上进行了刻意的强调。”[6](P11)可见,无论当代西方建筑表皮如何新奇,都没有放弃现代主义以来强调建筑功能性的第一要义。更进一步看,这种单纯强调建筑表皮学习的倾向,必然使得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呈现出内部功能性不高,外观碎片化、影像化的整体面貌,乃至形成建筑与周围环境间缺乏规划感的、视觉与心理都不甚和谐的城市印象。从这一点来看,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应当在恢复对建筑功能性强调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建筑与地域文化与本土空间环境的对话,即从建筑自身创造的空间与建筑外部环境空间--双重角度进行理性的实践与发展。相比之下,当代美术经过1980年代近十年的发展,与之前的创作相比发生了巨大转变。1980年代美术关注的文化问题可集中概括为追求美、表现真实、对人的问题进行思考及反思中国文化等方面。[8]1990年代以来,伴随美术市场化趋势的加强与美术家创作意识的日趋成熟,当代中国美术关注的文化焦点发生了向本土性与当代性的双重转变。艺术家积极探索具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艺术语言,探索能够表达当代中国文化精神的艺术呈现。当代美术中建筑空间图像所呈现出的,创作主体或休憩,或逃避,或批判的文化态度,具有鲜明的当代文化特征与中国式特色的审美空间启示意味。
三、美术建筑图像对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相关启示
美术建筑图像作为反映当代文化内涵的载体之一,以视觉图像的方式表征着当代中国对建筑设计的态度或期望。以对建筑空间设计为研究的切入点,以营造人的舒适交往与合理生活尺度为价值核心的建筑设计,当代美术中的建筑图像带给我们若干文化方面的启示。无论是从建筑设计与当代人居环境的密切联系来看,还是从建筑设计对人精神世界构成的影响作用来看,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我们都应当重视建筑空间的莅临感、家园感与和谐感,而这些都可以从当代中国美术建筑图像中获得相关的启示。仅以当代中国油画为例加以论析。(一)抒情性美术图像与建筑空间的莅临感于此讨论的建筑空间的莅临感,不能等同于建筑空间的体验感。后者往往侧重对感官直觉的强调,而前者往往融合了感官、情感乃至理智等多重要素,某种程度上具有更为丰富的人文色彩。同时,建筑莅临感的提出是为了区别及避免全球化背景下,建筑日趋突显的表皮化与影像化趋势。对于全球化理解的一个重要的侧面就在于资本的全球化。于此,列斐伏尔甚至断定建筑中的私人空间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的商品化产品。进一步看,黄树东在《选择和崛起———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中提出全球化特征正面临的四个问题之一,就是刺激追求差异的全球化特征。[9](序)这些对于当代中国建筑空间设计的影响,集中表现为当代建筑强烈的图像化倾向。因为建筑的图像化倾向意味着建筑成为被用来体验、消费的视觉飨宴,它仅仅成为二维的转瞬即逝的关于眼睛的影像,忽略了建筑功能性空间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更放弃了传统中式建筑对可居可游等建筑空间审美愉悦的追求。在此背景下,当代美术家笔下充满抒情意味的建筑图像,再一次肯定了人与建筑空间交流对话及其亲近感的可贵性。如画家陈淑霞往往以写意的笔法描绘当代都市情境下的公园建筑。“公园”作为公共建筑,成为都市人与自我对话,歆享丰富内心的特殊场所;公园的亭楼水榭往往成为都市人驻足忘我之地,公园已经成为都市人与自然亲近的一个特殊场所。以当代中国美术中的公园图像为切入点,可折射出当代人对公共建筑的审美诉求。即以公园建筑为代表的美术图像具有赋予建筑空间莅临感的重要价值。对莅临感的强调,意味着当代建筑不再单纯是被体验、被消费的表皮图像,相反,对建筑所应传达的抒情意味,对于建筑给予的天然山水审美情感的感味,以及由此焕发的丰富感官与情感体验,都成为当代都市人对当代建筑设计内涵的审美期望。(二)象征性美术图像与建筑空间的家园感建筑空间的家园感,意在强调及恢复当代建筑的某种精神或情感价值。在关于原始建筑起源的讨论中,学术界已经基本一致地表述,作为建筑首先要满足人类基本的生理与生活需要,但是即使是最原始的建筑,也因其具有的情感或精神价值,而使之区别于动物的巢穴。从较为狭义的角度来看,建筑空间的家园感或精神与情感价值,是当代住居建筑设计亟需考虑的问题之一。在现代化生活背景下,以往人们和谐、诗意的生活及生存方式,已经转变为“生存主体个性的消弭、生活内容的碎片化、生活世界意义的丧失”,进而使“日常式生存变得单调、重复、沉沦。”[10](P141)人成为社会生产与消费中的被异化的个体。对此,许多哲学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见解甚至解决方案,如海德格尔就认为“诗是安居之度本真的测度,是建筑的原始形式。诗首先让人的安居进入它的本质。”[11](P77)可见,建筑作为包藏人于世间的处所,具有来自哲学角度的特殊意义。建筑空间的家园感可以让当代人在消费影像化与碎片化生活的双重情况下,重新找到心灵、精神与情感的皈依居所。画家王岩作品中运用极富精神象征力的色彩,描绘被拆迁的住居建筑瓦砾之上,人的精神的荒凉与无家可归。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城市的拆迁与重建。不可否认,这是城市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其前提是,我们承认并尊重如是观点,即城市建筑街区的重新建筑与规划对人们精神世界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画家作品中传达出的对城市中住屋建筑拆迁的精神焦虑,某种意义上正提示着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建筑设计对当代人精神家园的慰藉乃至构建。我们的生活究竟向何处去?作为当代文化一个重要分支的建筑文化研究者,理应承担起作为一名积极思考者的身份。(三)现实性美术图像与建筑空间的和谐感当代中国建筑设计追求建筑表皮图像化的同时,也存在着较为显著与普遍的景观化倾向,即既追求建筑体量的硕大,打造建筑立面雄奇、震撼的视觉效果。建筑设计景观化取向本身无可厚非,在某些特定的设计环境下,反而可以成为绝佳的设计方案。然而,结合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现状及其发展的迫切考虑,我们不得不重新提出建筑空间设计和谐感这一观点。因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实现具有地域性特点和中国文化承载力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于此,我们所提出的当代建筑设计空间的和谐感,立足于对传统中式建筑伦理精神的深刻理解。陈万求《中国传统科技伦理思想研究》认为,“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尤其是儒家伦理的“尚和贵中”思想,赋予了传统建筑一种不同于西方建筑技术的独特的价值取向。”[12](P257)在全球化发展日趋理性的当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坚信文化全球化“和而不同”的信念,不断在当代中国建筑设计中发挥与融入“和谐感”这一中国建筑独有的审美情趣。从实质上来看,建筑空间的和谐感反映了人与建筑环境间的谐调统一。画家钟飙作品中描绘了大量现实生活情境中存在的传统中式建筑。在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当代生活背景下,这些传统中式建筑更像是繁忙当代人匆匆步履之下的一个生活布景。一方面,传统的宁静守望与都市人的繁忙追求形成反讽式的对比。另一方面,传统建筑在当代美术中只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当代人关于传统的记忆、与历史的关联在这里产生了断裂。这种对比与断裂,借由对人与建筑空间关系的探讨,表达了现实生活中人与环境间的不和谐味道。从当代艺术对当代生活的反思中我们可以肯定,建筑终究是为人所用,为人所服务的,而且建筑和人之间一定要发生一种和谐的对话关系。同时,传统中式建筑是否仅仅成为当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符号式存在,抑或我们的建筑设计应当追寻传统中式建筑极富和谐感的精神内涵?倘若建筑可以如后者,那么相信当代建筑设计既可以很好地传承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又更好地诠释了当代人对建筑和谐感的理解。
作者:王文辉 单位: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