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艺术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艺术是人类认识和走向文明的基本途径,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创造。爱因斯坦曾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钱学森也曾说过:“处理好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1]美国学者伯恩斯坦在完成对150位科学家个人传记的研究之后,得出了“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同时也都是艺术家、诗人、音乐家和作家”的结论。从古今中外杰出人才的素质和成就来看,他们大都是科学与艺术兼修,并具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或造诣。据统计,世界上各大领域的1000位突出贡献的人物中,70—80%都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爱因斯坦、钱学森、达芬奇等科学家与艺术家均是科学、文学、思想与艺术的“全能型选手”,是素质教育的集大成者。

1.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已成为人才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它是集各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体,概括而言,智力因素包括专业领域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智力能力、思维认知风格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创新意识、独立性、冒险性、个人精力、好奇心、洞察力等一系列人格特征,全神贯注、精力充沛的工作作风,能够承受失败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社会环境因素等。[2]传统认为,创新能力是先天性的个体差异,主要是由基因决定,其培养只能在婴幼儿阶段进行,是一种先天性的特质。但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创新能力是可开发、可培养的,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加德纳(Gard-ner)将创新能力区分为小“c”创新能力———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和大“C”创新能力———非常偶然才发生的能造成突破性、历史性作用的创新能力。目前,创新能力被普遍认为是在“先天”基础上,“后天”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

2.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是为国家繁荣富强培养的高水平、高层次人才,是为国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伟大复兴事业输送人才的主流群体。但是,由于培养体制和机制自身存在的缺陷,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普遍偏低。袁本涛、延建林有关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调查表明:有近半数的调查者认为硕士生的创造力为“一般”和“差”,认为博士生的创造力“一般”和“差”的有近三成。[4]王孙禺等人的调查发现:仅有“9%”的导师和管理者认为硕士生创新能力为“优”。[5]因此,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已逐渐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关注的热点,但同时也是高校教育的短板。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高层次阶段,学生群体有自己的特点。研究生艺术教育在研究生阶段更是被视为附属品,是可有可无的活动。艺术教育课程设置零散性、随意性突出,规划性和系统性不强;艺术活动强调娱乐性,忽略育人性和艺术性;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不够衔接不够,没有一个相对完成的教育体系,导致艺术教育在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一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是在理工科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科学、轻人文”的割裂现象,由于学科设置相对单一,缺乏综合大学的教学资源和人文底蕴,在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上人文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不仅要保证研究生日常课程及科研任务的正常进行,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其潜能,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这对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艺术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艺术,本身是开放的、交融汇合的,它追求的是超越自我,摆脱束缚,这对研究生打破自我、摆脱传统观念,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1)个性化模式培养,促进创造性品格形成

艺术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个性化培养,而创新性人才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则是独立自主、强烈地求知欲,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基于艺术教育的独特培养模式,才得以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艺术本身是“求异”的过程,追求的是大胆地创新,不断地突破与超越,这一点正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所要求的最基本的切入点。

(2)超越传统教育理念,推动创新性思维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记忆力以及逻辑能力的培养,而艺术教育则侧重于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艺术教育从观察和发现能力入手,多方位、全角度培养。例如,以艺术教育中的媒体影像课程为例,它要求学习用相机模拟各种焦距摄影镜头和各种光圈下的视野,去选取、观看周围的景物,学习从各种角度,各个层次去观察事物,洞悉其变化的规律和奥妙,把握自然景物的色调、影调、造型等的微妙差异和刹那变化,只有独特的视角才能挖掘有意义的东西,这对研究生视觉敏锐度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训练。

(3)加强实践活动,提升创造性实践能力

艺术教育本身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教育体系,无论是对乐器的弹奏,还是对事物的绘画,都是一个需要不停练习的过程。这就要求研究生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付诸实践,将每一个想法具体化,从而激发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电子科技大学艺术教育的“四位一体”平台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与作用

电子科技大学作为典型的理工类高校,在全国同类高校中的学生艺术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2015年获得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网站以《电子科技大学努力打造“四个一”工程,全面提升理工科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做专题报道[6]。电子科技大学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的长期实践总结出“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平台建设实践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电子科技大学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学生艺术活动为重要载体,以艺术团为抓手,以第二课堂为突破,形成了“艺术课堂传授经典、成电舞台传播文化、艺术团队引领品质、艺术基地实践创新”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模式,积极探索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1)高质量的成电艺术课堂是创新的源泉,丰富研究生的知识体系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电子科技大学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主要渠道。电子科技大学注重课程结构综合化,按照“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原则,横向布局上力争使课程覆盖艺术范畴的主要门类,纵向结构上兼顾理论传授、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三个层次,形成了覆盖面广、层次丰富的“艺术课堂”。第一,每年开设《交响音乐名著欣赏》、《声乐基础与训练》等系列艺术鉴赏课和技能训练课程,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步、学生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养成的全面融合;第二,邀请知名学者和专家到学校举办高水平专题讲座,实现艺术知识讲授与赏析讲座的有机互补;三是鼓励开展教学改革,采用多媒体、现场表演等教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高雅艺术进课堂,艺术教学高质量,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改变研究生“专业教育扎实、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更可以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带来多维的视角、多样的素材和多发的灵感,是研究生创新的源泉。同时,通过高质量的第一课堂的艺术教育,有助于研究生平衡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发掘科学与艺术的交叉领域及交叉学科的魅力与价值,为自己的研究注入更多的元素,让科学插上艺术的翅膀。

(2)高品位的成电艺术舞台是创新的平台,开拓研究生的艺术视野

艺术实践活动是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和补充。艺术演出中的节目排练、舞台表演和作品的创作都极大地给了学生体验审美、塑造心灵、学会创造的机会。电子科技大学立足构建一个多彩化、精品化的“成电舞台”,包括“校园主题演出、月末专场音乐会、文化艺术节活动、学院专题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五大系列演出。该舞台坚持以先进文化教育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高雅艺术熏陶人的原则。在舞台活动设计中,一是充分考虑演出的覆盖性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得需求,如月末专场音乐会包括声乐、舞蹈、交响乐、民乐、电声乐、话剧、心理剧等,给予学生多种选择;二是突出学生的参与性,让学生积极参加艺术体验和学会创造,如各类型演出活动的普及和各学院的专题演出都给了学生表演的舞台;三是强调育人性以彰显学校倡导的“求真求实·大气大为”核心价值观,如“迎新生晚会、新年音乐会、新年晚会、毕业晚会”四大主题演出,从主题设计,形式创新,都注重发挥育人作用。四是发挥骨干的引领作用,艺术团以排演精品节目引领成电舞台、带动艺术社团的发展和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开展。眼界决定学生的世界。“成电舞台”的“高品位”和“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

近一年来,登上“成电舞台”的省级、国家级及跨国艺术表演近30场,校级表演更是每周都有。世界著名小提琴家雷纳.霍内克专场音乐会、美国杰尼阿塔学院合唱团的专场演唱会、中央歌剧院经典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专场演奏会、著名单簧管演奏家王弢的专场演奏会等均与科大学子邂逅在“成电舞台”。越来越多的研究生通过“成电舞台”的平台感受艺术、拓宽视野和认识世界。众多原创和新兴的艺术形式在“成电舞台”首演,带给研究生的不仅是视觉的冲击和美感,更有心灵的震撼和创新的激励。只有创新才有精彩,只有创新才有未来。艺术如此,科学更如此。高品位的成电艺术舞台是创新的平台,更是青年学生的“梦工厂”与“创工场”的缩影,带给研究生深层次的“美育”与“创新教育”。

(3)高水平的成电艺术团队是创新的载体,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一支高水平的艺术团队,不仅是艺术教育和实践的重要基地和平台,也是展现学生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电子科技大学目前设有交响乐团、舞蹈团、话剧社等10余个团队,常年有普通学生300人左右在艺术团得到全方位的培养,越来越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其中。学校坚持发挥艺术团的示范作用,以排演精品节目引领成电舞台;注重对普通学生,尤其是研究生的辐射作用,带动艺术社团的发展和群众性的艺术活动开展。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0余项,省级一等奖项近100项。研究生通过加入艺术团,在各类高水平的赛事与表演中不断培养自身的艺术能力与创新能力,部分关于艺术的创新与学术作品的获奖也逐年增多。同时,校艺术团节目曾代表学校和国家赴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交流演出,通过实践传播和学习国际艺术文化。艺术教育平台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了全面提升,审美和创造能力得到长足发展,成长成才的愿望更加强烈,艺术教育成效显著。

(4)高关联的第一第二课堂是创新的突破,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灵感

电子科技大学艺术团积极延伸教育平台,除了第一课堂的艺术学习之外,也注重研究生第二课堂的实践学习。艺术团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传播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四川多民族、多元文化、历史悠久的丰富文化资源,形成多元的“艺术基地”平台,开展艺术创作及演出,传承并创新优秀的传统文化,使“艺术基地”成为文化育人活动的创新平台。学校在康定、汶川、甘孜、金沙遗址、四川艺术研究院分别形成了包括“创作基地、实践基地和传承基地”的综合性艺术基地,通过深入基层调研、体验优秀、精品创作及排练演出系列活动,在完成系列精品创作演出的同时,不仅推进了本土文化进校园,还成为了优秀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2008年和2011合唱团师生深入金沙遗址、川剧院等基地,创作和排演出了承载四川特色的声乐作品《神奇的面具》、《川剧变脸》,对金沙文化和川剧艺术进行传承和创新;合唱团部分师生还深入汶川、云南、阿坝等地采风,创作出了展示四川藏、羌、彝三大名族特色的小合唱《高原彩虹》、《云朵上的山寨》、《打跳》。2012年,合唱团与四川省艺术研究院联合建立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项目“川江号子”传承基地,2013年与理县县政府合作建立“博巴森根”传承研究基地,对优秀的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传承基地、艺术创作和演出,一方面丰富了艺术团的作品创造和演出题材,提升了校园文化内涵层次;另一方面提高了研究生对本土文化传承传播和升华创新的意识,使研究生成为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并结合时代特色将其创新到更高的境界。艺术教学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的互补,第一课堂是源泉,第二课堂是突破,在实践中不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灵感与创新能力。理工科研究生的科学素质的发展离不开艺术教育,它不仅仅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切入点,更对研究生的自身发展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李岚清副总理所说:“艺术不单纯是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它还可以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我们有逻辑思维,还要有创造思维,这两个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有大的作为。”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同时,也不能忽视他们的艺术情操,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韩蕾 陈龙 李晗 杜鹏 单位:电子科技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艺术教育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42217.html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 福建自贸区与一带一路


    上一篇:载物列车组行走控制系统设计分析
    下一篇:阅读设计创新书籍设计论文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