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的持续开展,国家对各地文博工作越来越重视和支持,在这大好的时机里,大兴安岭地区也开始着手于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相关工作。大兴安岭地区本着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呼吁全区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热爱家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理念,善用资源、优化服务,结合内容详实的展陈以及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力求切实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惠及人民群众。历史悠久的大兴安岭自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就有了人类文明的足迹。春秋战国以后,肃慎、东胡、鲜卑、室韦等少数民族居住于此。
公元386年,拓拔鲜卑祖先走出森林并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北魏王朝。17世纪中叶,在这里先后两次打响了大规模的中俄雅克萨战役,这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对外国入侵者作战胜利的例证,签订了近代史上唯一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1685年,康熙皇帝降旨开辟嫩江到漠河的驿道,共设驿站33处。更有民族的抗争;义勇军的号角;抗联的浴血奋战;解放战争的剿匪;革命志士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幕幕悲壮。1953年,世居民族鄂伦春结束游猎生活并实现定居,至今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语言和民俗风情。大兴安岭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它在地壳不断运动以及自然界物种进化的漫长演变过程中应运而生,这里不但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土质肥沃无污染,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林区。作为展现大兴安岭自然风貌、历史文化的重要平台,大兴安岭资源馆面向广大观众免费开放,充分发挥了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作用、突出宣传我区丰富的资源、美丽的景观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成就。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面向中小学生、驻地官兵开展一系列“爱祖国”、“爱家乡”、“崇尚科学”的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和完善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这些成果,为我区进一步发展博物馆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区文化遗产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艺术想像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魂宝。在我区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及近现代文化遗址、遗存共有93处。
自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在大兴安岭境内7个县、区、局发现岩画共计58处,1850余单幅,是目前黑龙江省发现岩画数量最多、区域最广、历史最久、内容最丰富的地市,因此,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区现已批复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墨尔根至漠河古驿站驿道遗址(它属线路型遗址共有27个单体),是我地区唯一的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保护单位有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0处。截止到2015年9月15日,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共登记文物藏品总数1486件,其中一级文物2件,三级文物65件,一般文物118件,未定级文物1301件。我区被列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项:民间音乐:赞达仁;民族舞蹈:萨满舞、吕日格仁舞;手工技艺:兽皮制作、桦皮船制作、狩猎文化等,这些涵盖了历史、自然、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文化遗产在得到完好保存的前提下,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其教育职能。文物凝结着民族的智慧、心血和生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以及不可再生性。博物馆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深深地植根于民族历史文化血脉之中的记忆,传承历史,启迪未来。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工作的落脚点和重要载体,通过推陈出新的展览再结合多种多样的媒体平台来展示这些文物,是为了能让广大观众更加深入了解大兴安岭的自然生态以及人文历史,也是为了能更好地展现我区璀璨的文化遗产。
在当今不断推广文化产业的同时,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刻不容缓。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广大观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能兼顾文物的发掘和保护,必须加大我区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加大文物发掘和保护力度。这对加强我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全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发展提升生态旅游品位,一直以来各级政府积极支持文物部门,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将采取先保护,后发掘的措施,对我区的文化遗产进行深入的探察和研究,使得我区不可再生的人类历史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开发和利用。更好地保护、展示、传承我区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这对我区今后的发展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多年来,地委、行署对地区博物馆建设十分重视,多次听取地区文广新局关于博物馆建设的意见,并给予充分肯定。
目前正在筹备将会展中心改扩建,设立地区博物馆。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载体,作为继承传统,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必须保持传统文化传承的延续,寻找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统一。作为社会教育推广的文化窗口,博物馆只有不断向广大观众输送精神食粮,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向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高度迈出前进的脚步。
作者:陈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