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以其丰富的内容、快捷的交流和平等的参与等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它不仅可以拓宽教育的空间、充实教育的内容、革新传统教育模式,它还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及针对性,并促进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两面性,网络文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当下,它的出现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困境也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1.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困境
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依靠的是教育主体对教育客体进行理论的灌输与传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知识的源头、传输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高校学生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他们的言语及举动都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随着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高校学生可以直接接触网络所提供的各种方便快捷的资源,网络内容也十分繁杂。这不仅开阔了学生们的眼界,与此同时,各种信息的融合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传递给学生的信息,不容易形成固定的理念被接受。高校学生接触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价值观念,并与社会主义相比较,产生消极固执的想法,很难再去接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传达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网络文化削弱了教育主体作为理论灌输者和信息垄断者存在的现实基础。网络的普及也对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是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之上,它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正确地运用及操作。在网络文化的环境之下,部分教育工作者尽管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苦于不会操作计算机及多媒体等新兴设备,还是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使得教育效果不理想。另外,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教育工作者尽管可以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他们缺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得不到及时地发挥。而且,网络文化背景下,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及时地掌握当前信息,出现知识的广度不如学生等问题。
2.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困境
网络文化中包含着庞杂的信息,既有对高校学生发展有利的部分,也存在着一些不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网络垃圾文化。网络色情、网络暴力以及网络黑灰色文化的存在,对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具有消极影响。网络的虚拟性为学生提供了摆脱现实束缚的自由空间,他们的个性在互联网中得到了无限的张扬,自己的内心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下,道德及法律的约束价值被极大地削弱。有些学生沉迷网络、逃避现实社会,与他人接触的机会大大减少,网络通讯的发达,使学生与其他人的面对面交流及沟通变得更加困难,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远。网络信息及新闻的快速传播,也使一些冷漠极端的社会现象迅速成为舆论的焦点,这些问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教授的内容产生冲突,并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网络文化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性,世界上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在互联网上交融交锋。繁杂的文化信息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造成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优越的语言优势,在互联网上大肆渲染传播西方价值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信息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具有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很容易被一些不良的西方文化所影响,产生对社会主义的怀疑。
作者:王宝琴 于伟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