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蹈表现力的含义
舞蹈表现力作为舞蹈艺术表演的核心要素,是指舞蹈表演者(简称“舞者”)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对舞蹈艺术作品的情感、韵味和风格的表现程度,是舞者本身应该具备的基本艺术素质。同样的舞蹈由不同的舞者进行表演却会带给观众完全不一样的情感体验,甚至于相同的舞者在不一样的时间、地点和心境之下,也会有不完全一样的艺术表现。舞者给予观众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就是我们所讲的舞蹈表现力。我们也可以更通俗地讲,如果观众觉得舞者跳得让人觉得很有感觉和味道的话,这个舞者就具有较高的舞蹈表现力;反之,如果舞者的表演难以在心灵上给予观众以触动的话,那这个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就弱。
二、影响小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因素分析
(一)自身因素
第一,先天的身体因素。先天因素一般就是我们所讲的天赋因素,这和舞蹈表现力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天赋主要来自于个体的先天遗传,其不仅为每一个人发展提供可能性,而且由于遗传素质不尽相同,不同气质类型的小学生存在不一样的舞蹈表现力。毫无疑问,学生自身先天的身体因素会对他们舞蹈表现力形成较大的影响,天赋较高的有可能会在培养舞蹈表现力方面具有较大的先天优势。第二,对舞蹈的认知因素。如果学生对自己所要演绎的舞蹈作品没有真正的理解和学习热情的话,那么再好的先天素质和外部环境都不会对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高产生影响。反之,如果学生自己本身对舞蹈有着十分强烈的学习热情的话,那是完全有可能爆发出非常可观的学习潜能。可以说,只有学生内心真正理解舞蹈、热爱舞蹈,才有可能发挥出最好的舞蹈表现力。第三,自身的心理因素。学生本身是否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即便拥有精湛的技艺,但如果没有较好的心理素质,在进行表演时难以控制自己,必然也会影响到技艺的正常发挥,影响到作品的情感表现。
(二)外部因素
第一,家庭环境因素。舞蹈表现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重视和培养得到提高的。一般来说,在艺术气氛较为浓厚的家庭,孩子一般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如果说家庭中有人从事舞蹈事业工作,那对于孩子的舞蹈表现力的提升肯定有所帮助。对此,很多没有从事舞蹈事业但非常重视孩子艺术素质发展的家长,都会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学习舞蹈的机会,如带小孩去参加培训机构的舞蹈学习,或鼓励他们参加学校的课外舞蹈培训、舞蹈表演和比赛,以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第二,学校环境因素。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校是他们接受舞蹈基础教育的重要环境,在学校学生才可以科学系统地接触舞蹈训练。可以说,学校成为培养学生舞蹈表现力的第一课堂,学校舞蹈教师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舞蹈表现力,一个具有丰富的舞蹈教学经验的舞蹈教师,完全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舞蹈内涵,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有效提升舞蹈表现力。
三、教学中提高小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舞蹈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如果学生对舞蹈训练本身没有任何兴趣的话,那必然产生不出表演欲望,舞蹈表现力自然难以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充分的发挥。如何提高小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很大程度上需要舞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他对舞蹈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的表现欲望。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大脑发展阶段,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训练时,应尽可能使用形象化方式,帮助他们学习舞蹈动作。如在“学做解放军”舞蹈教学时,可事先向小学生讲解解放军叔叔的英勇形象,然后模仿解放军叔叔进行敬礼、立正。如此不仅可以很快抓住舞蹈人物形象,而且也使孩子们学习起来容易入手。此外,还可让小学生多观看一些优秀舞蹈作品,并在观看的同时配以知识解说,让他们在优美的舞蹈动作和不同的内容表现中提升对舞蹈的兴趣。只有真正激发出了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对舞蹈有着较高的兴趣爱好,才能提升他们对这项艺术的理解,进而促进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二)提高小学生的艺术修养
由于许多小学舞蹈教师误认为舞蹈教育只是一种技能教学,老师只要传授表演技巧,而学生则只要模仿舞蹈表演动作就可以了。殊不知,舞蹈艺术不是机械的技巧表现,而是情感的载体,艺术修养的不足只会导致表演实践难以找准方向。事实上也是如此,学生的舞蹈修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舞蹈的感悟和理解,影响到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即便是小学阶段,舞蹈教师也必须努力去提高小学生的舞蹈艺术修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舞蹈,进而提高舞蹈表现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舞蹈作品的文化表现。另一方面,要重视提高小学生的舞蹈理论知识。每一门舞蹈艺术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蕴含着一定的意义,这就需要对舞蹈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不同的方式帮助小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的舞蹈理论知识,帮助他们在舞蹈表现时可以更好地诠释其艺术内涵,进而提高自身舞蹈表现力。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和舞蹈关系紧密,舞蹈离不开音乐,绝大部分时候舞蹈都是在音乐的衬托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因此,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对于培养他们的舞蹈表现力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再加上儿童舞蹈配套的音乐大都是相对形象化且有情节的音乐艺术作品,如果我们将其和舞蹈动作完美结合起来的话,就可以向观众极致的展示舞蹈表现力,进而使音乐内涵和舞蹈动作相互升华。小学生在舞蹈表演中之所以常常出现动作衔接不够流畅,大多都是由于他们对音乐的认识和理解深度不够,所以舞蹈教师在帮助他们学习舞蹈技能的同时,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呢?首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让小学生聆听不同音乐,让他们可以用心去领悟音乐的艺术魅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用较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去领悟和理解音乐。例如,我们可以事先给小学生们欣赏音乐,然后引导他们自行想象音乐中的故事内容,听完之后再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感受,从而有利于增加他们的音乐理解力。其次,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地让小学生去接触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多去倾听和感受不同的舞蹈音乐,不断提高对音乐节奏感的把握。最后,应该使用现场实践的方式,选择一些比较简单的音乐主题让小学生尝试用舞蹈去表现它,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感受舞蹈动作的美以及音乐的魅力,这样既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讷讷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力。
(四)培养学生的情感想象
舞蹈是人类进行情感表达的一种重要艺术方式,任何一个舞蹈艺术作品都有着其想要表达给观众的思想,都有着与之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想象。如果我们想要小学生将舞蹈作品表演的既生动又有童趣的话,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内在情感体验,否则即便舞蹈技巧表现得再好,也只会是呆板的动作组合而缺乏生机,难以将舞蹈表现力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舞蹈作品编排之前,教师应该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的将舞蹈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讲述给学生,引导他们加深对舞蹈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表演、讲故事等方式来培养儿童的情感体验,如果他们具备了较为扎实的情感表达能力的话,就可以在舞蹈表演过程中根据情节的变化使用相对应的情感表达。另一方面,儿童自身情感除了来源于其自身的社会体验之外,还需要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因为任何一个人的社会经历总是相对有限的,再加上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多,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就必须重视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因此,小学舞蹈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师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认知,以想象力的方式主动将其融入到舞蹈表演中去。舞蹈技巧与舞蹈内容表现是相辅相成的,技巧是内容的载体,内容让技巧有了内涵。因此,对于小学生舞蹈教学来说,既要强化他们的舞蹈技巧,也需要以相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针对性地培训他们的艺术表现素养,陪养他们的艺术创造能力,以使他们能真正投入到舞蹈艺术中,真正的去感知舞蹈所呈现的美和所蕴含的情。
作者:曹国军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官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