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12月来该院体检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200例研究对象均符合我国糖尿病入选标准,检测空腹血糖大于7.0mmol/L,小于7.0mmol/L但已往已确诊糖尿病,已服用降糖药。排除了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排除了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排除了基线资料不全的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均在自情情况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年龄21~85岁,平均年龄(57.1±4.2)岁;其中45以下25例,45~55岁60例,56~65岁55例,66~75岁45例,76岁以上15例;根据患者病情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56.8±4.5)岁;其中45以下13例,45~55岁32例,56~65岁24例,66~75岁23例,76岁以上8例;观察组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23~85岁,平均年龄(58.2±4.1)岁;其中45以下12例,45~55岁28例,56~65岁31例,66~75岁22例,76岁以上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对比,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经过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两年的随访,以电话随访的方式,每隔6个月对患者新发的心脑血管事件进行一次信息收集,以200例糖尿病患者体检为随访开始时间,以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作为终止时间,而终止事件包括了脑梗死、脑出血及死亡等。如果患者发生两次及以上心脑血管事件即为1次,由专业心脑血管专业的医师对200例研究对象病例事件进行分析,收录200例研究对象在其他医疗单位就诊信息,而诊断结果也要专业医师确认为心脑血管事件[3]。
1.3诊断标准
心脑血管事件指心肌梗死、脑梗死及脑出血。该次研究对象有以上病症发生两次及以上,均统计为一次,将最初发生时间与事件计为结局。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至随访结束止,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14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4%,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5例,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7107,P=0.02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该次研究中,按照性别与年龄进行分层,研究结果表示,65岁以下人群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可见,高血压能使糖尿病患者心血管风险增高,观察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可见,年龄是导致心血管风险的重要因素[4]。2型糖尿病患者受高血糖的长期影响,会使血管蛋白质和脂质发生氧化和糖基化等应激反应,出现血管粥样化的改变,高血压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当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后,就会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增加心脑血管发病的风险[5]。经过该次研究中2年时间的随访,随访结果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每升高14mmHg,就会增加心肌梗死风险,风险率增加50%以上[6]。该次研究中,观察并记录观察组患者高血压影响糖尿病患者后出现的心肌梗死和脑梗死、脑出血等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对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校正后,发现高血压会使糖尿病患者增加脑梗死的风险。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至随访结束止,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4%,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分析,高血压增加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可见,控制血压对于糖尿病患者控制并发症与减少由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作用。陈永刚等[7]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与该次研究结果一致。该次研究中,高血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对高血压患者要采取有效的规范治疗,控制好血压,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5]。不过该次研究血压水平是基线的血压水平,经过2年随访,随访期对照组有些基线血压已发展为高血压并未计入研究中[8]。所以,此次研究对高血压作用的评估有可能过低。该次研究所选200例研究对象,仅为选择2012年1—12月来该院体检的人群,代表性不强,随着职业人群的不同,研究结果会有所差异。通过该次研究,可以更好的开展糖尿病预防与治疗,对糖尿病人群要更多的注意高血压对心脑血管事件不良影响。
作者:张娜 刘梅 李群 单位: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
相关专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国家图书馆电子阅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