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休闲体育的审美阐述
休闲体育的美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范畴,不仅指休闲体育本身是一种美的结合,各种表现形式含有丰富的美学因素,在实践中能够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且还指休闲体育能够创造美的境界,创造出审美文化的休闲体育主体,诱导主体去创造美好的人生和世界。休闲体育具有深厚的美学内涵,不是单纯的身体放松和为了更好的工作而进行的体能恢复,也不是“无所事事”时的身体运动。根本不要怀疑的是无论是传统理念的闲庭信步还是现代观念的余暇生活,无论是西方人的还是中国人的休闲,其中都蕴含着精彩纷呈的美学现象。像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体育运动中的许多精华,举世无双的品类,皆是休闲的产物,比如,垂钓、赶集、放鹰、舞剑、踢毽、打拳、舞龙等等都典型地折射出休闲体育与审美情趣、审美体验的统一。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在任何情况、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下都可以随时进入休闲体育的状态中。体会休闲体育之美,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休闲体育美的条件与主体的感受之间又不是必然的对应关系,而需要一定的中介支撑。这样,休闲体育美的条件,休闲体育美的内涵和休闲体育美的中介各要素有机关联,构成了完整的休闲体育美的和谐统一及完善。
1.1心灵的自由:休闲体育美的条件
那么,如何理解“心灵的自由”呢?第一,休闲体育主体必须是完全拥有自己支配的空闲时间,这是享受休闲体育美的最根本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了足够的余暇时间休闲体育才能成为可能。现代社会休闲体育之所以能够以前所未有规模、速度发展,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从而给人们而带来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寻找美的生活及享受。因此,1970年相关国际组织讨论通过的《休闲宪章》专门提出:“消费时间是指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后,完全由他本人自由支配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的使用是极其重要的,消费和娱乐为补偿当代生活方式中人们的许多要求创造了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欣赏艺术,科学和大自然,为丰富生活提供了可能性。”第二,休闲体育的主体必须完全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真正享受的休闲不是外力强加的结果,而是主体主动选择的结果。著名的休闲研究学者吉恩—巴梅尔在他的著作《休闲与人类行为》中指出:“当自由选择与你失之交臂时,或当你不能够自我控制的时候,要拥有与休闲类似的感觉十分困难。若要过休闲生活或如哲学家们所称的美好人生,通常需要能够自我决定,也就是作个人行为的发起者。”“自由选择”还体现在主体选择的随意性和内在性,选择什么时间场所,采取何种手段,确定什么样的对象很大程度取决与主体的愿望,同时主体的愿望又会因人、因事、因情而异,无法统一,不可强求,因此“对一个过度紧张的母亲来讲,公园的宁静会显得极其重要,但对于一个农夫却毫无价值”。第三,休闲体育的主体必须具备“心无羁绊”的心灵境界,这是通达休闲体育美的必备的主体心态。中西美学家认为“审美具有超越外在功利的特征”,如庄子的“坐忘”,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叔本华的“审美静观”等。休闲体育中的这种“心无羁绊”状态与竞技体育的责任性、功利性、强迫性截然不同,它要求主体能够超越一己一时之利,在物质生存世界之外建立起巴赫金式的“第二个世界”和“第二种生活”。这个世界是人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社会义务,等所必要活动之外的自由支配的闲暇,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抛弃一切世俗的烦恼,丢掉虚伪的面具,放弃功利的追逐,从而还原人的本性和自由本真状态。如果主体做不到“心无羁绊”那么他就不能真正拥有休闲体育,更谈不上对休闲体育的美和情趣的享受。一个一心追逐名次的田径运动员是无法体会到跑步的快乐,就像“正踯躅于泰山道上挑砖石的民工,想来不会有闲心欣赏如画的风景。而心在功利的人物,即使身在山林也不过是走马观花心不在焉。”
1.2意蕴:休闲体育美之核
休闲体育的意蕴之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螺旋上升的层次。层次一:休闲体育之美——放松身体的良剂。休闲体育之所以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休闲体育能够满足人们放松身体的内在需要。处于快节奏现代生活下的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物质压力和精神压力,如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工作、经济的拮据、欲望的膨胀。层次二:休闲体育之美——精神愉悦的源泉。“是否属于休闲,是由活动使人愉快的性质决定的。”这个也就是说,其它体育活动是否能成为休闲体育,那么在活动中是否能使人感受到休闲体育的美,精神愉悦就是根本的参照。层次三:休闲体育之美——使人“成为人”的本性。休闲体育不是一个纯文学的概念,它只有与它的生存环境,即人的存在相关联才具有意义。“要使人们的行为成其为休闲,就永远不会完全缺少存在主义的层面。我们永远都不会只是个身负角色的人。”层次四:休闲体育之美——滋生文化的沃土。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休闲体育实质是一种文化现象。将休闲体育上升到文化学的高度加以考察,就意味着休闲体育已超越了一个个具体的体育活动,从而指向人类完成生活义务以外的一种文化。
1.3体验:休闲体育美的中介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体验”与通常使用的“体验”一词意义略有不同。它不仅包含着主体对生命本质的参悟,还包含主体对所置身世界的体会。作为美学范畴的“体验”,它因此又呈现出以下美学特征:鲜明的主体性、突出的完整性。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把世界分为物质和精神两个部分,甚至将人也分为“躯体”和“精神”两个对立的部分。“这样,原本统一的世界从此有了主客之分,完整的‘我’也有了内外之别和灵与肉的对立。”在休闲体育的世界里,体验能够把人们从各种必须负有责任的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从对异己的征服和物质的欲望中超脱出来,从感官享受的追求中升华出来,从而主体能够更好地享受人生,体验人生,更好地把握人生。总结起来一句话,主体因为体验而充实,主体的人生因为休闲体育而精彩。
2休闲体育美学意义
2.1休闲体育的审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重塑道德心灵
人类之所以有审美需求主要是因为人有精神需要。休闲体育的继承与发展就应注意关注人对心灵洗涤的积极参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运动中弘扬崇高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就是团结协作、凝聚力、顽强拼搏和民族主义。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培养人们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那么寻找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对他们进行美学教育,就是永不枯竭的道德教育资源。很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传统的理想人格,实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的启蒙,争做高素质人才,归根结底都是民族素质的问题,也就是人的问题。人生在前进的征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考验和困难,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不断发展进步、生生不息的强大支柱,今天依然是我们战胜各种千苦万难、振兴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
2.2休闲体育的审美文化加强人文素质,构建当代人格
人格是精神世界的显示,是一个“人”行为的表现。当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启发人们对于人格教育问题的思考。必须承认,弘扬优良传统,加强传统美育在当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包括美育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对全面的人格构建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一个民族的长远发展和文化内涵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最早由孔子提出的“六艺之教”奠定了美育的基础,主张用六艺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些教育素材都有美学的因素在其中。孔子最看重的就是美育,他在《论语》中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最高阶段是“乐”,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这就是“乐教”思想。中国美育的理论和实践基本沿着这条主线发展。通过美的方式使人们了解除了有形的物质之外,还有更高级的精神文化的价值所在,提醒人们从过分物欲化的人生中超脱出来。
2.3休闲体育的审美文化体现人生价值,服务和谐社会
以和谐生活为目标是现代中国梦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精神,它不仅注重万物的整体关联性,而且更关注的是人的价值取向及人生观,它是建立和谐世界的精神食粮和思想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建设美好家园的价值取向。它促进人们身心愉悦健康、提高文明素养,对它的继承、创新和弘扬,必将为全人类在新的世纪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提供巨大的精神财富和实践素材。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注定是一个铺满荆棘、困难重重,又充满创造充满希望的壮丽事业。“不但要教人会做事,还要教他们善于与人共事”,不能“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而要有“团队精神”,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并创造更大的成就。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和谐社会。
3结语
综上所述,心灵的自由、休闲体育的意蕴和休闲体育的体验共同构成了休闲体育美的世界。视休闲体育为一种文化概念和精神现象,充分挖掘休闲体育中蕴藏着的丰富的“美的内涵”,用美的理念来引导、提升人们的休闲体育,把休闲体育中诸多“美的内涵”转化为“美的实践”。让休闲体育之美与我们的生活、生存、生命相契合,使我们的休闲体育更加充实、有意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作者:马文杰 单位: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