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年纪小,容易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因而心理素质较差。体育教学项目繁杂,内涵丰富,它能促进学生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遇事冷静、处事果断的习惯,还能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提高自控、自理能力。通过游戏、课堂教学比赛、达标测试等各种课堂体育活动,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使学生有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努力使学生自知、自信、自律、自控、自强,做到情绪稳定、意志坚定,达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
一、要重视能力的培养
据有关资料显示:孩子能力的发展巅峰在9岁左右,而这个年龄段正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基本技术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布置一般的教学场地,自制一些简单的体育用具,如沙包、毽子等并付之使用,这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健康向上的素材编排游戏。我先让学生讨论,然后师生共同确定最终的游戏规则。“5•12”汶川地震后,我引导学生编排了“转移伤员”的游戏。在游戏规则的制定以及游戏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爱心意识与团队意识。众所周知,体育项目的特点是:动眼、动手、动脑,身心协调发展。如:在田径教学起跑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在掷球击物等练习中培养学生的瞄准能力;在篮球传接球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等。通过各种体育活动教学,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二、给学生创造一个体验成功的机会
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着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个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就会处于劣势。在一次次品尝了失败的痛苦之后,他们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挫伤,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积极性和进取心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但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而学生学习越成功,情绪和态度就越好,持续学习的动机就越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如在快速跑教学中,跑道上画了许多不同位置的起跑线,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每次跑的情况,以及与别人的差距来调节自己的起跑点,使得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赢得胜利,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不仅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
总之,要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充分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掌握体育“三基”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适应能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作者:王淑云 单位:许昌市八一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