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德树人”的内涵及意义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理念是由“立德”和“树人”两种思想经过漫长演变合并而来的。“立德”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左传》中左丘明提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在古人看来,“立德”是“立功”和“立言”的前提和基础。而“树人”思想来源于《管子》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古人把育人与种粮、植树相对比,强调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现如今,人们将两者直接联系起来并合为一个词使用,强调“德”需“立”,“人”需“树”。“立”意之为“培育、践行”,“树”则为“培养、锻造”之意。“立德”目的是“树人”,而“树人”的前提是“立德”,两者辩证统一。既要避免偏离“德”的正确方向,又要谨防“立”流于形式。①如今,“立德”就是要树立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个人品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一切美德。“树人”指教育事业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两者不仅理论上紧密相连,实践上也密不可分。
(二)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
在高校中,“立德树人”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首先,“立德树人”指引了高等教育“树人”的方向,高校以“育人为本”,通过针对性的施教达到学生个体的完善与发展;其次,“立德树人”提出了“立德”的育人途径,高校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感化和引导学生;再者,“立德树人”突出了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在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价值观认识。②“立德树人”兼顾了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人才发展的全面性要求,目标是个体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其核心是帮助个体树立正确的“三观”(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奉献服务精神、有责任正义感的人;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有力的人才基础和思想保证。
二、高校艺术类学生德育教育的禁锢因素分析
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艺术类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他们大多数更重视专业教育,对于文化素养的提升较为忽视,导致自身的理论知识素养不高;其次,艺术类学生由于受专业的影响,狭隘地追求与众不同,强调个性;再次,由于平常他们习惯于在较为封闭和枯燥的环境下进行思考和训练,导致性格上较为孤僻,对周围的事物不太感兴趣,直接表现为集体意识不强,组织纪律散漫等。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而传统高校德育主要包括知识性德育、渗透性德育和活动性德育,分别通过各学科教学内容和社团组织、学生会、党团的活动等来进行。但是,通过学校进行的知识性德育往往与社会政治混为一谈,政治色彩较浓,甚至有时出现空洞的说教而引起学生反感;结合学科专业知识进行的渗透性德育则因为教师存在重专业知识轻职业操守而被忽视;而活动性德育,又流于形式,为活动而活动,缺乏应有的吸引力。③可见,在对艺术类学生进行传统的高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这是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调偏移状态。概括而言,这些问题可分为外部与内部因素两类。
(一)外部禁锢因素
外部的禁锢因素主要指德育教育体系外部的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因素。
1.经济市场化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深化,传统道德准则面临着生产及生活方式冲击新的适应性考验,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道德准则又没有很好地显现和发挥作用。一些艺术类学生将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作为主导价值观,导致出现不讲信用、见利忘义等行为。这严重影响到他们道德修养的养成,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
2.不良社会风气侵袭
随着大学生与社会接触面不断地扩大,校园面临着不良思想和风气的冲击,部分艺术类学生“另类”价值观和消极人生观也因此形成。一些不良行为诸如不守纪律、不尊重他人、厌学、打架斗殴等在校园里频繁发生。同时一些负面网络信息、不健康的电视录像的泛滥干扰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利于他们树立科学高尚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导致一些学生过于关注自身发展条件和生存状况而削弱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3.东西方文化碰撞
全球化带来了东西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地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各种思想潮流特别是当前以流行新品、流行产业、流行话语为主题的青年流行文化正不断地冲击大学生思想意识,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极大影响。④一些艺术类学生对共产主义信念淡化,甚至出现悲观和茫然,相反,却极度崇拜西方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情况下,有些人的爱国情感逐渐淡化,在情感上表现出对中华悠久历史和民族灿烂文化的冷漠,同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也受到影响。
(二)内部禁锢因素
内部的禁锢因素主要指道德体系内部的包括艺术类学生自我认知道德水平、德育系统环境、高校德育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1.自我认知水平的禁锢
目前,艺术类学生稳定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未形成。他们的心理成熟滞后与生理成熟超前、现实条件与生理心理需求、生理心理发展与社会环境教育往往会产生矛盾。同时,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西方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影响,网络杂糅的思想观念和自由的生活状态等影响,使艺术类学生在追求独立自主的同时又缺乏判断能力,这直接影响到他们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生态德育教育系统断裂
社会、高校和家庭是一个统一的德育生态系统,三者有机联系组成了德育教育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德育合力。一方面,艺术类学生进入高校后远离父母,缺乏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不能准确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以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基本脱节。另一方面,现在的高校德育基本上是将学生封闭在校园里进行的,试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教育。这种德育模式极大地脱离了艺术类学生的真实生活,造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与德育之间的疏离与分裂,致使德育趋于理想化和概念化。这种经“净化”后的社会环境使学校德育趋向一元封闭,它将学校与家庭、社会德育的关系人为地阻断,不利艺术类学生人格的完善。
3.高校德育教育痼疾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与管理未能很好地结合,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轻视思想道德教育。高校侧重专业技能教育的培养,而忽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际工作中,往往“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二是德育内容陈旧且重复雷同。中学和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只是一再重复教育内容,没有形成层递性的序列,缺乏新意,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导致学生道德观念淡薄,学校德育工作的乏力等。三是德育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实质上,德育是人的教育,而现实中的德育教育将学生视为被动消极的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高校德育教育采取的是单向的传统教育模式,德育对象被“物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德育只见教条不见学生,只见规则不见人,学生成了接受道德规范与教条的容器——“美德袋”,致使原本应具有生命活力的道德活动就成了盲目遵从的机械行为和规范地操练。⑤这种状况发展的结果很可能是学生道德行为的两面性和道德人格的双重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德育的合力,消减了德育的正面影响力。
三、高校“立德树人”的建设图景
培养大学生道德品质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解决高校艺术类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各种禁锢因素,应把握其核心内涵,使其朝着生命自由化、动态平衡化、人性主体化方面发展。
(一)生命自由化取向
生命是人一切活动的载体,高校德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理应以关怀生命作为其逻辑起点。将生命教育作为一种德育理念,融入到道德教育中,使高校道德教育充满“生命力”,内蕴于生命、内蕴于人、内蕴于生活。一方面道德教育要引导艺术类学生正确理解人的生命价值,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激发他们对信仰的追求,培养他们的关爱情怀;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应关注艺术类学生“生命的能力”,激发他们对自我潜能的感知。在师生融洽的交流中,给学生建构一个有意义的世界,让他们树立是非好坏、优劣美丑等价值观,并明白人生的追求。
(二)动态平衡化取向
提高德育的平衡性、树立动态平衡的德育观,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德育教育的动态平衡取向要求随时把握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动态平衡、德育活动与主体身心发展的动态平衡、外部人际关系与学校德育的平衡、社会人际关系与德育的平衡等。德育教育崇尚的理想状态是平衡,而失衡则是德育的常态。生活是动态平衡的支点,德育教育就是在失衡和平衡不断转换过程中无限趋近于平衡。因此,学生品德的自我实现和超越必须立足于生活,德育教育应随着生活的转变,在不断汲取和补充中实现自我追求的永恒发展。
(三)人性主体化取向
伴随高校德育教育的展开和德育教育回归生活,德育教育倾向于学生的自由选择,这维护了学生的权益,体现了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德性成长。道德教育如果充斥的都是“应该”和“不应该”“必须”和“不得不”,自己所想要的“必须”和“应该”却没有,那么道德教育就只是一个精神牢狱,而学生就成了“精神的囚徒”。压制下的道德教育,故意违反,甚至是破坏了社会公共生活中所要求的生活伦理与公共规范,必将导致学生产生道德逆反,使学生对他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举动冷漠相对,对生活中的恶的行为或不良行为无动于衷。换言之,道德逆反带来的严重后果是对善的蔑视,对恶的纵容。⑥因此,德育教育理应凸显艺术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调每个德育主体,道德自我都是自觉自主的选择者。
作者:林荣策 单位:华侨大学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