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让真情流淌在笔端
在我的作文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言不由衷,无病呻吟的情况。这种空洞的作文显得做作,令人生厌。他的症结就在于缺少“真情”。新课标倡导学生要说真话,抒真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是的,作文是用笔说话的,只有发至肺腑,才能打动别人。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尝试着进行了“亲情”专题训练。步骤是:1.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回忆那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或者一瞬间,感受至爱亲朋对你的点点滴滴的爱。2.畅谈亲情:分小组活动,大声说出亲人最令你感动的事。每小组一到两名代表在全班交流。3.抒写亲情:写一篇赞美亲情的文章。评出优秀作文,出一期作文专刊。通过以上训练,学生们认识了作文就是让亲情流淌在心间,让真情流淌在笔端。活动中,陈xx同学写的作文《母亲的账单》被评为班级一等奖,并被校刊《小荷》选登。这篇文章以细腻的文笔,叙写了母亲照顾重病的父亲,供养自己读书的感人事迹,讴歌了母爱的伟大。陈xx同学在介绍自己写作体会时说“:想着含辛茹苦的母亲,我用泪水写出了这篇文章。”
二、学会感恩,学写作文
我们是农村中学,我教的两个班有“留守儿童”70多人,这部分中学生最怕写家庭生活方面的文章。我与他们谈心后发现,他们大多不理解父母,有的甚至埋怨父母。他们怕“触碰到心底最柔弱的地方”,孤独、恐惧、怨恨,使得他们封闭自己,不愿表达。要解决这部分学生的写作问题,我觉得应该先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因此,我尝试着对他们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让学生明白道理:做人要学会感恩,欲学作文,先学做人。就像人人都要学会微笑一样,人人应当心存感恩。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父母付出的不仅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同学们只有感恩父母,才能写出家的温暖体验。其次,让中学生了解他们父母打工的生活。我组织了留守学生参观开发区的工厂,请留守儿童的家长代表作报告等,学生了解了父母在外打工的辛苦生活。再次,组织一次讨论会。围绕“父母打工为了谁”展开大讨论。学生被感动了,争相发言,倾诉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恩之情。最后,开展“给父母写一封信,写一篇文章”的活动。要求把最想说的话,父母打工后发生的最难忘的事告诉父母。
中学生们踊跃写作,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作品。李x同学在《那段离别的日子》中写道“:爸妈,你们在杭州还好吗?今年夏天那里太热了,你们要多喝水呀!”朴实的话语,流露出对父母的爱和感恩!徐xx同学在《我是父母永远的宝》中写道“:我从未让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却始终待我如宝。”字里行间饱含着一个“待优生”对父母的愧疚和对父母的感激!教会学生用心去感受爱、经营爱,就能在父母的关爱中享受着家的幸福,写出温暖而又感动的文字。在与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真情、学会感恩、抒写文章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快乐,一起收获!我也深刻地感悟到只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就一定能让学生写出血肉丰满、热情洋溢的文章!
作者: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