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东南州文物保护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文物基础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文物多为木结构建筑,火灾隐患突出。三是全民文物保护意识仍然淡薄,人为损坏文物的现象屡禁不止,社会宣传和安全管理的任务依然繁重。四是城镇化进程中对文物的破坏较为严重。五是文物行政执法力度不强。六是文物保护经费得不到保障。七是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专业技术力量缺乏,工作经费没有保障,文物部门的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二、做好黔东南州文物保护工作的对策
1.做好制度保障。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出台了一些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2005年贵州省出台的《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我州2008年出台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2014年,全国人大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等,都为我州文物工作者开展文物工作提供了法规依据。2013年,黔东南州文物局印发实施《黔东南州文物安全工作责任制度》《黔东南州文物馆藏单位安全工作制度》《黔东南州文物安全工作检查制度》《黔东南州文物安全重要事项报告制度》以及《黔东南州文物系统安全大检查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我州文物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文物安全管理水平。
2.加快机构建设步伐。2009年,主管全州文物工作的黔东南州文物局成立。截至2014年6月,全州16个县市,已有14个县市成立了文物局,其余两县为文物管理所,文物资源管理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州文物保护工作任务繁重,专业技术性强,机构建设的步伐要加快。
3.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全州文博类从业人员中,中高级人才极度匮乏,加上一些县市在编人员被借用到其他单位工作,文物保护工作有心无力。2014年,黔东南州文物局与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在浙江大学共同举办建筑勘察测绘培训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文物行政执法力度,全力保障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大型基本建设工程越来越多,建设单位不履行相关文物考古与保护手续,项目建设中破坏文物的现象愈加多发高发,技术服务与依法监管的任务艰巨。
5.加强博物馆行业管理,着力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目前,全州共有20家博物馆,其中综合性博物馆1家、生态博物馆2家、专题博物馆9家(含1家民办博物馆)、纪念馆4家、陈列馆4家。加强对免费开放单位的绩效考评工作,推进博物馆正规化建设。抓住国家推广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遇,加强博物馆建设与行业管理以及民营博物馆扶持工作。
6.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使得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并付诸行动。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专题报道。二是组织开展好“文化遗产日”“博物馆日”等重大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文物展览、散发资料、悬挂横幅、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宣传文物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三是推动出版文物系列书籍,详细推介文物资源。目前,《黔东南不可移动文物选汇》和《石上历史——黔东南碑拓校注》等两书的初稿已编写完毕,计划于2014年上半年正式出版。四是通过外事接待活动,做好宣传工作。
7.开展好文物普查工作。第三次文物普查结束后,三穗县利用普查到的一些历史文物,建成了大跃进历史遗存博物馆。2012年,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在全国启动。搞好文物普查工作,将使我们更好地掌握国情国力和家底。总之,文物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文物部门本身需要加强自身各方面力量的建设,也需要住建、规划、国土等部门的积极协作。在文物保护这条道路上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只有付诸行动,只有全民参与,只有长期的机制保障,文物遗产保护工作才能确实取得实效,才能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纪文 单位:黔东南州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