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国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原则

一般而言,普通高等院校倾向于体现学科的专业性,人才培养遵循学科分化与综合的原则;而对高职院校来说,它倾向于体现社会分工的职业性、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要遵循以下原则与方针:1.高技能性原则。这是高职院校与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区别,也是高等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高端化”的重要特征。高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起点高、要求高、专业强,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体现“高端化”:专业理论和技能更深入;前沿性知识占比较高;专业操作性要求更高。2.职业性原则。这是高职艺术专业与其他本科院校专业的本质区别所在,对前者来说,设计专业是培养和输送职业技术人才的平台和土壤,应紧跟人才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要跟紧社会工作需求来灵活建设,这就凸显了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原则。3.综合性原则。这是根据企业岗位要求的复杂性来体现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是根据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而设置的,尽管它无法完全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但与企业岗位的联系却是密不可分的,其专业体系的构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4.灵活性原则。由于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来设置,其培养内容必须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在强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规范性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灵活性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5.地方性原则。这是由高等职业设计专业面向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定的,高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我国国土面积开阔,各地区具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因此要因地制宜设置人才培养方案。这就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地方性特征。

二、根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1.借鉴和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创新高职教育模式德国的高职教育走在了世界前列,他们的双元制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发展的十分成熟,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学习领域”是当代德国“双元制”高职教育体制中的一种大获成功的新课程方案。“学习领域”课程以行动为导向,将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认知的实践工作的安排,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塑造,以提高职业素质为中心,在“学习领域”课程中有机融入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今天已是数字化信息高度发展的时代,随着个人信息终端的普及和应用,随时获取知识已成为一种普通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一项设计工作的完成,主要还是依赖于设计者的个人能力和职业素质,而不是理论知识。这也就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通过“学科式”课程体系培养的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的原因。而在“学习领域课程”培养方案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训练的知识、能力、素质直接与企业工作岗位进行了无缝对接,保证学生能够一毕业就能够胜任企业工作要求,从而很好地实现高职教育目的。2.在学习领域课程和素质教育中融合“审美情感”的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学习领域课程更为合适和对口,因为课程具有很高的理性成份。任何机械零件的加工和制造,不是仅靠感觉判断就能够完成的,更多的是有赖于数据参数的作用。同为艺术专业的学生,每个人完成一张平面海报的结果和效果会截然不同,这种区别不仅是由专业素养差别所引起的,也与个人的“审美情感”紧密联系。对于学习者而言,每次课程作业都是提高自身“审美情感”的宝贵机会,教师要充分利用课程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审美思维,他们的专业观念、审美品位、内在涵养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塑造。素质拓展科目能够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审美营养,一次学术报告、一次艺术作品展览、一项设计大赛,以及班级学习氛围都对学生的审美品位产生着间接影响。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知识、技能等都可以十分容易的获取,但审美情感却不同,它并不是随时就能学到的东西,也是能够深刻影响人一生的因素。高职院校应该将审美情感的培养作为一种大众化、常规化教育科目,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人文素质课程、定期举办各类素质拓展校园活动。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培育浓厚的人文设计理念和思想氛围,熏陶和感染每一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3.把“创意思维”的培养作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实际上,艺术设计工作其实就是不断创新的工作,设计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设计的动力和源泉。创造性思维是对未知领域的事物进行探索和思考,创新还可以是选择不同的视角、新颖的方式来理解事物的本质,以获得内心不一样的思想见地;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则是前所未有、尝试性的。德国教授哈尔盖特•马蒂亚斯针对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不同,形成了这样的认识:中德两国的学生对待艺术设计学习有截然相反的学习过程,中国学生是先学习技术再寻找灵感,德国学生是有了灵感后再去寻找实现灵感的技术。中国学生过于侧重技术和知识,德国学生偏向于创意的启发。具有独到创意的艺术设计作品通常会让人耳目一新、超然脱俗,不管是产品海报、商品设计,还是动漫形象设计,都需要与众不同的创意支撑才能吸引人的眼球。虽然高职院校倾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这不代表着不需要创意思维的培养。与此相反,创意思维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但切记不可生硬地照抄“学习领域课程”经验来开展高职设计专业教学活动,而是要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展开关于图形创意、空间构想、形态构成、材料试验、色彩心理学等方面的创意思维设计基础课程,并将这些课程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以帮助学生培养具有高度和广度的创意思维。

三、结语

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注重实践性、应用性、职业性的融合,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活泼的创意和扎实的设计功底。在开展专业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吸收审美、人文因素,在一个充满浓厚设计氛围和文化环境里熏陶和感染学生;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用项目化、目标成果化、理性与感性交替化教学体系开展专业教学活动,为社会和企业培养“能动手、勤思考、高品位、富创意”的高素质艺术设计专业人才。

作者:陈虹儒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国内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rlzygl/105036.html

    相关专题:论文天下 形容内涵丰富


    上一篇:国内企业安全生产论文
    下一篇:林木种子处理与育苗技术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