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主办的“公共艺术教学与城市发展进程”论坛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与会嘉宾有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世界双年展协会主席李龙雨,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前馆长、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批评家马钦忠,策展人孙鹏、颜晓东等。嘉宾们在论坛中就“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公共艺术与观众更好的互动”、“公共艺术的教学结构与课程设置”、“公共艺术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案例”、“公共艺术的现状与未来前景”等议题展开积极讨论。本文记录了论坛的发言精华,在尊重发言内容的基础上,限于篇幅有所删减。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带头人丁乙教授担任论坛主持,他向嘉宾介绍了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情况,指出论坛旨在探讨公共艺术教育和城市之间的关系,希望嘉宾能够积极展开讨论,并提出建议和意见。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李向阳先生为论坛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创办与发展情况,道出了创办之初缺乏专业教师、缺乏教材的艰难,提出了丁乙教授对于公共艺术专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他指出:“公共艺术作为一个命题,无论是我们有主动意识的还是被动参与的,这个局面越来越成熟,也不可回避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记得当年《公共艺术》杂志创刊的时候找我写贺词,当时写的一千字中有八百字是在提问。国内许多高校目前都设有公共艺术系甚至是学院,有时候很被动,更多地还是和城雕、壁画有关。我承认这是公共艺术的一类,但是恐怕绝对代表不了当今意义下的公共艺术。我们美院的公共艺术教育从2008年以来,走过一些弯路,在丁乙老师主政公共艺术之前,我们曾经教过学生怎么做小提琴(雕塑),教过同学们做大象(雕塑),甚至我还陪着他们到过墓地去看石匠们怎么做墓碑。不是我纵容他们如此教学,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其他合适的方式。不是自卖自夸,我认为自从丁老师来美院主政公共艺术专业以后,美院的公共艺术无论从理论认知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走上了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尽管如此,我始终还在纠结。昨天晚上在南汇的新场,市规土局和文广局联合主办的‘城市空间艺术季’隆重开幕,我坐在台下看着演出,一轮明月当空照,还挺有意境的。舞台上从朱莉亚音乐学院的小提琴独奏,一直到他们本村的江南丝竹,调动了当地人们的参与热情,不知道这种情境是不是所谓的公共艺术。晚上看到邱志杰在莫斯科双年展现场发的一条题为‘反互动论’的信息。这年头都讲互动,他却提出‘反互动论’,凡是高雅的东西都应该是有节制的、优雅的,但必须是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不论互不互动。所谓美好的东西是大美无言。”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关系
国际公共艺术协会主席路易斯•比格斯(LewisBiggs)就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关系来探讨公共艺术核心的问题。路易斯•比格斯:我的演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是什么是对于公共艺术的公共空间?第二个是关于公共艺术的公共内容的内涵。首先我将利用诺里(GiambattistaNolli)绘制的地图来展现城市中的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之间的平衡是怎样保持的。不论是从经济、物理意义,还是从精神文化上来说,平衡对于一个城市的健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个空旷的空间,就是这样一种可以来表现艺术精神的渠道。我想通过以下两个例子,呈现给大家到底什么是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核心本质。被大众所能够看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又有哪些东西被隐藏了?并且为什么它需要被隐藏起来?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张图展现的是18世纪的罗马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关系。诺里是意大利的建筑师和测绘师,他受14世教皇的委托为罗马绘制了地图,其测绘始于1736年,1748年完工,而他的作品就被称为《诺里地图》。罗马有很多的游客来访问,他们需要有这样的地图来指引。罗马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一个旅游城市,也是天主教的总部。罗马吸引了很多的朝圣者,这里的政府、教皇以及其他的一些上层公民,希望这个城市能够适宜居住也能适应更多的访客。居民和访客之间的诉求有一种平衡,穷人和富人之间的诉求有一种平衡,而私营企业和公共职能部门之间也有一种平衡的诉求,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城市的空间和建筑展开的。这张地图到现在一直是作为城市规划教育很重要的例子,因为它包含一个核心的观点:一个城市应该是被作为一种封闭性的空间来进行经验的展示,其中有街道、广场以及公共设施的内部,而不是把它作为一系列的客观物去对待。但是今天城市的建设方式已经把之前的类似经验否决了。这张图展现了三个要点:第一,我们所经历的通过空间所得到的经验要远远大于建筑本身所呈现出来的。这个时候建筑的概念是相悖的,现在我们把建筑看作是一些建筑的集合,有一些剩余的空间和冗余的空间,但更加重要的是应该看到叫作积极的空间。第二,只有公共建筑是被仔细地描绘出来的。可以看到整个建筑群中很大一部分都被作为公共空间展示出来。在18世纪的罗马,很多的建筑群落都是向公众开放的,人们是可以进入的。这张图所呈现出的罗马是共享空间。在这样一个共享空间中,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并且男女老少都可以从中找到认同。第三,绝大多数建筑都是四层或五层楼高。而今天我们的建筑作为一种对象物,它不能展现出空间结构,也不能与环境相匹配,这样让我们感觉很难使用,然后在使用过程当中很难产生愉悦感。当然这也呈现出一种稠密和高密度的需要,但是我们还有其他的方式来达成这样的效果。因为每个人都希望感受到空间的勾连感,而不仅仅是建筑群落的结合体。对参观者来说,如果要达到展示的效果,之前所说的空间概念还是非常重要的。我所谓的公共空间是指每个市民都可以自由进出的空间。正是有了所谓的私人空间才有了所谓的公共空间。私人空间当然是不能够自由走动的。而所谓的城市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去经历的,并且能够加以讨论的。我们可以说,构成整个城市的所谓私人空间,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属于这个城市。只要是人们不能够自由进出所享受到的艺术,我们就不能称之为公共艺术。2002年,有一个艺术家做了一个叫作《维多利亚的别墅》的作品。这是一个由本地的居民为了纪念1902年维多利亚女王驾崩所建的纪念性雕像。这个雕像在利物浦非常著名,它位于老城的中心,且是唯一在二战当中幸存下来的建筑。2002年正值一百周年纪念日的前夕,艺术家建议要造一个只有一间房间的旅店来容纳这个纪念碑。白天,旅店作为利物浦双年展的展出场所向公众开放,而在晚上,你必须付钱才能住在里面。这件作品有两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艺术家短暂地把纪念碑加以私有化,尤其到了晚上。让本地的政府去向私人兜售一个公共空间,如此一来,维持这个空间的成本就被摊在私人的头上,而不是需要靠政府的税收来维持。这种做法很严重地削弱了公共空间的概念。第二,很多城市希望把城市打造成室外的博物馆,这样就会把旅游参观的价值进行主题化,将真实历史的复杂性变成了一种非常简单化的消费对象,然后这样就阻止了整个城市被作为一个公共艺术的空间呈现出来。这也给利物浦市提出了一个警告,不要让公共空间私有化,并且不要让历史被我们短暂的成长和发展所掩盖。另一个案例是美国艺术家玛莎的作品。她的灵感来自于旅游大巴的旅行路线。一开始旅游大巴上有一个解说装置,它会解说车两边有名的景点,但是现在大巴车上放了一个视频,乘客就不用一直盯着窗外看了,他们可以了解表象以及影像艺术的存在。这个视频并不仅仅是专注于窗外的场景,有的时候也会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或者是一些人物访谈。这个视频也提醒我们注意到我们所看见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对这个给定的地方之前所发生的事情完整的、客观的影像陈述。历史是由旅游者或者观光者所书写的。所以我的结论是,如果说公共艺术需要得到珍视,必须表达一些人们可以去珍视、必须去珍视的东西,如我所讲到的两点,第一个是历史,第二个是地理。他们所珍视的经历是他们自己所经历过的以及分享过的,这就是历史。可能地理的概念不是一种直接的经验,不过他们是和大自然共同分享这种关系的。中国的城市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乡村涌进来,我们必须告诉他们,所来到的这个地方的真实历史,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这个地方。所以如果我们要强调自然在城市的构建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怎样都不过分的,因为正是它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每个人。喜玛拉雅美术馆馆长、世界双年展协会主席李龙雨通过丰富的案例深入探讨了策展人和创作者面对一个场域时所发生的关系。李龙雨:我们知道公共艺术是被归置、被执行、被限定的,公共领域虽然通常是外在的,却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可以进入的艺术形式。所以它和我们所谓私人的,或者个人的概念是截然不同的,所谓的空间本身的意识就显得特别重要。有三个要素对公共艺术意义重大,第一是策展人,第二是呈现的群落,第三是公共艺术的践行者。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有选址的,地址具有特别指向性。通常来说当我想到公共艺术就会想到艺术以及艺术建筑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想到的是1977年建立的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这是那个年代代表新的建筑形式的标志性建筑物。所谓的蓬皮杜是赤裸裸的展现形式,里面整体的样貌都是透明的,对大家而言都是可见的。我之所以将它视为公共艺术,因为蓬皮杜艺术中心经过政府和私人之间的很多讨论后,才被定下了这样的基调。另外一个作品中,一个女人没有穿衣服在街上走。我们知道在家里当然可以这么做,但在街上她仍然选择以这样的形式来进出。她用字符来替代理应穿的衣服,所以虽然她没穿衣服,不过从心理上来说,她的确穿了。她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瑞士人体艺术家。你把它当成是一个公共艺术作品还是把它看作是私人行动,这个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这是一个泰国的艺术家,他希望和观众之间呈现一种互动和联系。他准备了五万多块砖来做这样一个展示。大家可以看到一些印有中国汉字的砖。这个虽然没有标价,但它非常值钱,艺术家并没有阐明他想怎样去用这笔钱。这个确实有点尴尬,艺术家本来不应该在这个区域中做公开的售卖,但是他说他会把筹集来的钱用作公共目的的事情,那么你们会不会认为这就是某种形式的公共艺术呢?这是位于巴黎北部的路易威登博物馆。它看上去像一个雕塑,但它的确是一座建筑。公众非常喜欢,但是批评家开始大放厥词了。你们喜不喜欢它,看你们自己的品味。但事实上这个是公共艺术。
我在2010年创设韩国光州双年展,在1994年至1995年间为此工作。过了十年之后在此呈现给大家,是什么让光州这样一个城市有这样展现的形式?这是一个展示大厅,我把它作为我的公共艺术项目的一个部分来运作,我们也和民间机构一起协同运作,我们邀请了500多个民间人士和我们一起参与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借用了火山的造型,喜不喜欢也看你们自己了。很多韩国人都非常喜欢《道德经》中的哲学思想,我们就借用了这样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以此来命名我们的理念,真正的道路其实不是道,真正的设计可以成为设计就是因为它本身不是设计,这个也是设计核心理念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所谓FOLLY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没有一些特定功能,这是从1920年的巴黎所兴起的。现在韩国有11个这样的景点作为FOLLY艺术的展地。它被放在一个小型的社区中展示。白天,不管你认为它是什么,它就是呈现在你面前的一种建筑。晚上,如果从远处观望,可以看到它其实是一个浮在空中的建筑。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会到那边去,因为我们在那装备了无线网络。可以看到这个椅子是用水泥做的,不过我们也放了一些煤在里面,这样冬天可以让这个城市变得暖和一些。人们都会到这边来用无线,来和朋友聊聊天。这同样是一种小的建筑,但是我并不称它为建筑,而是把它称作是一个空间。我们想把这个地方好好地利用起来,白天的时候很多年轻人会聚在这边,大家谈天说地,他们也会利用这个地方来举行小型的音乐会。这是一个你可以听到音乐的小型空间群落,徜徉在这个空间中,走着走着会发现突然有音乐传出来,然后你就在此开始欣赏音乐。这样一个群落非常受年轻人的关注,在那边不仅可以听到传统的爵士乐,还有中国的音乐。这是由一个日本艺术家所做的作品,理念是想让整个城市的居民能通过望远镜来俯瞰整个城市。这是西班牙的艺术家,在街上走的时候可能会看到很多杂乱无章的东西,比如电话线、电线等,如果能把它们盖住的话,现在呈现给大家的就是这样一种形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一个作品,就像一座大门。你们知道韩国人非常热衷于整容,这就像民意调查的信息盒一样,通过这种方式询问大家是不是支持整容。如果你同意的话就走绿色的道,如果不同意就走红色的,如果你不是非常确定,那走无间道。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艺术家所想出来的,他在中国也有很多的创作。这就变成一个象征性的东西,一旦碰到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或者文化问题,他们就会通过这个方式来询问市民的意见。当然,这是由FOLLY基金会赞助呈现的,他们每次都会变换不同的问题,对于是否赞同整容的问题,得出的是37%的人同意,45%的人不同意,余下的就是不确定;对于同性婚姻,反应就比较负面了。这是一个英国的艺术家所做的建筑,建造在城市的河道旁边,原来被用作图书馆,人们可以把书带回去读。冬天的时候几乎是没有人的,除非小情侣在那边谈恋爱,但有些时间也会有门庭若市的感觉。不管是不严肃的一些闲谈,还是严肃的集会,大家都会利用这样的空间。这是一个以色列裔的英国艺术家所建的一个广场,30多年前发生的一场公民革命就是在这里进行的,这也是艺术家作为雕塑性地把它建在这边的原因。这样的地方也是作为政治、社会或者是文化集会的聚集点。这是一个移动的房子,是现在旅居在伦敦的韩国艺术家的作品。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五星级式样的内部装饰的呈现。你所能想得到的包括冰箱或者无线,在这里面应有尽有。一旦我们开始招标要去做这个事情,收到了三万多条的响应。它可以在城市的任何角落停下来,我们也和华美达酒店做了协商,里面的灯都是由华美达酒店做的。现在我想问你们今天是怎样来定义所谓的公共艺术的本质的?以上就是我给大家的一些例子,一些呈现。批评家马钦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公共艺术的三种状态。马钦忠:前面两位策展人讲得非常好,路易斯先生为我们梳理了一个大的城市空间,当我们进入到这个空间里,公共艺术在这个大的城市空间中的作用,更多地是体现在宏观层面上。李龙雨先生更多地是在微观的层面上阐述,在一个小环境中,我们的作品怎么能引起人与人、人与空间的互动。对我们来讲,更迫切地是作为我们用此谋生的公共艺术这个专业,学生学了这个以后能干什么。四年学习以后能不能找到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再针对这个空间的时候,能不能解决这个空间的问题?我们现在经常在说,公共艺术和城市的关系,其实这个问题是一个不用讨论的问题,它们一定是有关系的,一定是给城市带来意义的。我们要问的问题是,公共艺术在植入城市空间中,它应该起到的作用是什么?我想讲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一、宏观的作用。学公共艺术专业第一个难点是要文武双修,一方面要有比较强的对空间的分析和解读的能力。第二个方面是你要有动手的能力。宏观的是城市的文脉,比如洛杉矶的地铁系统构造与建设和公共艺术的运用和相互协调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二、中观层面。城市社会文化生态的作用,当我们在思考一个环境的时候,如果利用一般的展馆空间去做个活动,我们可以天马行空,不考虑具体的特殊条件的制约。可是你要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搞创作,你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公共艺术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体现一种对公民福祉的精神教育,思考它能够起到什么作用,比如渠岩的乡村改造计划就是这种个案。三、微观层面。我们要思考怎么去建设我们的社群文化。中国城市经济迅猛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的变迁,给中国带来一个最大的问题:没有社群生活,而美国西雅图的一个美术馆被争相赞助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
二、公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公众互动
丁乙:探讨公共艺术如何实现与公众之间有效互动这样的话题,将有三位发言者,公共艺术与传统的艺术形态是非常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当代的社会里,公共艺术更多的是跟地区之间的一种联系,跟公众之间的一些互动,这样的话题有很多案例,也有很多可探讨的点,在这些点里面我们寻找到一些非常好的连接,也可以说是找到一些相应的更能够实现公共艺术推广的契机。我们知道在公共艺术这些互动的关系里面,最多的是和业主之间的关系,这个业主可能是代表着政府,可能是代表着社区,也可能是代表着地产商等等。这样的一种互动实际上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是充满着矛盾的,这种矛盾如何化解?都是公共艺术大的发展前提下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电子《公共艺术》杂志主编、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的策展人汪单在发言中阐释了她对公共艺术中的“公众”的理解,并介绍了自己策划的安顺路艺博会项目。汪单:在理解“公众”之前我更愿意去划定一个空间,或是一个文化领域下的公众,因此把公众看成是社区,或者是社群同体。公共艺术能否对特定的社群产生影响?如何实现互动是非常难的。公共艺术其实是特定的一个社群:艺术家、市政府、企业,这些社群代表的是知识权力精英的社群,他们可能有一些共同的艺术价值判断。而公共空间,公共艺术发生的地方往往是都市的街道、公园等公共设施用地,而这些设施的使用者往往是另外一个社群,这两个社群之间是属于不同的阶级,他们是否有共同的话语?我觉得很难沟通。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阐述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所谓的大众媒体传播下的公共空间,有一定的传播广度。第二种是对同一个主题的理解。在这里不再是由公众和听众构成的空间,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彼此能交心的,是可以相互讨论的,表现出特定范围内平等的关系。安顺路艺博会项目就选择在九月热闹的上海,在底层社区中联合12个商户,将艺博会的概念进行了置换,把艺术家和公众换成了商贩和普通人,在看似荒诞的情形中讨论更为真实的实验性互动方式。安妮作为策展人和艺术项目组织者,介绍了她参与策划的朱家角公共艺术项目,并阐述了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碰到的现实问题,同时揭示了公共艺术创作面临的种种挑战。安妮:当代艺术是和当下复杂的社会以及中国目前极为有意思的各种生态并生的现状有最紧密的关联,但公共艺术的很多问题还是让艺术家对这么当代的艺术形式望而却步,因为在各种与政府、与甲方交往中,碰到了非常多的问题。公共艺术的前提和准则是一种社会公益,它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些非常有想象力的社交与交流。因为今天很多当代艺术家在做作品的时候,是可以对自己负责的,但是在一个公共空间里,作品和公众之间如何达到某种契合度,或者与当地的社会环境、人文、背景相关,所有的这一切艺术家肯定都会去考量。困难的是,因为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有甲方。这个甲方包含政府、开发商等。艺术家往往所强调的艺术水准与政府教化工作、老百姓的理解度是有偏差的。当我们更多地考虑到我们如何把生活更好地引入到艺术中时,更应该做一个逆向的思考,即如何将艺术带入生活。颜晓东作为艺术制作人和策展人,以案例的方式阐述了他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并介绍了国外的案例以及自己参与的案例。颜晓东:公共艺术这个话题好像变得越来越热,它跟我以前所接触的美术馆或者是机构工作的方式很不一样。很多时候发现一些好的有趣的公共艺术其切入点在于,它找到了情境前提里面一些有趣的地方并提出挑战,或者说重新设定关系,然后让观众在一种看似很正常的环境下体验到不一样的东西。今天来讲公共艺术、公共空间,其实网络是最大的公共空间,今天要讲的内容全部可以用网页呈现,可能这个会很有意思。颜晓东以德国艺术家夫妇在东京宫顶部的酒店项目为例,指出很多公共艺术应该用更大的概念来看待,并不一定非要发生在公共空间,或者像街道那样的公共空间,也可以发生在美术馆。最后他介绍了自己正在参与制作的项目:建筑设计师遇到原来的工业建筑,如何在民用改造的过程中选择有意识地去保留原来空间上的信息,而不是完全抹除这些东西。在这种情况下,用更感性的方式来传达这样的信息,而消除给普通观众带来的紧张感。
三、公共艺术的教学结构与课程设置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凌敏主持了下午的论坛,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发表了看法。凌敏:在英国许多艺术院校取消公共艺术专业的时候,中国的院校却逆流而上,我们教给学生什么,如何教学生等问题,都需要进行研究。这其中有以培养当代艺术家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丁乙老师以注重调研和实践的方法进行教学,也有像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一样只招收研究生,建立公共艺术创作中心,注重大量实践进行教学。美术馆和艺术机构在公共艺术教学和展览中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要把自己的大后院充分利用,并提供更为便利的平台。中国美院公共艺术学院空间艺术系主任沈烈毅老师介绍了中国美院公共艺术系的教学实验。沈烈毅:中国美院的公共艺术系从学生规模和历史上来讲都是比较大、比较长的。在今年6月份时,它与雕塑系合并,由原来的公共艺术学院转变成公共艺术系。中国美院的公共艺术专业同时是牵头申报专业目录的教学单位。而作为舶来品的“公共性”在公共艺术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种理性与道德支持。于是中国美院开始了许多打破封闭,更多介入社区文化和社会现实的教学实践,而公共艺术教学也需要摆脱最初某些雕塑领域的人拿来当作世俗和赚钱工具的虚假方法。这种教学在缺乏公民意识和传统的中国是困难的。同时,中国公共艺术教学的老师都是从雕塑或是纯艺术专业转过来的,所以探索的过程是痛苦和艰难的。除了抽象造型的课程、具象造型的课程、环境设计的基础课程设置之外,中国美院公共艺术系注重学生创作介入社区,特别是在底层社区中做些雪中送炭的艺术创作,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发生了许多与当地居民的观念碰撞。师生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公共艺术绝不仅是装饰性的审美工作。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孙晶老师介绍了南京艺术学院公共艺术系的教学实验。孙晶:南艺的公共艺术专业分设在设计学院。因为公共艺术缺乏像建筑雕塑一样的学科基础,因此南艺公共艺术系探索一种积极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建构具有本体价值的课程建设及改革的方法,与高水平的国际院校展开合作,有效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在概论课、装饰艺术史、现代绘画、人物雕塑、影像、数码技术、抽象艺术、装置艺术等主干课程的基础之上,注重课程改革的开放性或者是方法的丰富性,扩充学生在电影、当代音乐、建筑等领域的知识。尝试与东南大学合作,把建筑当中的教学方法借鉴到我们的教育当中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性作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刘毅老师介绍了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实验。刘毅:作为一所年轻学校内的年轻专业,公共艺术专业在四年的本科教学中设置了五大模块。第一模块:技能,软件技能在这一模块中尤为突出。第二模块:理论,除了讲述公共艺术的概论以外,更注重当代艺术评论及艺术史学的教学。第三模块:造型能力,这个内容庞大的模块有一系列的课程支持。第四模块:调研与创作方法,这个模块会涉及到与公共空间、社区所发生的关系,调研结果即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最后一个模块:项目实践,此多为社会的实践项目。四年公共艺术教学在五大模块结构的支撑下,通过四个层次一步步推进我们的教学目的。第一,是要认识公共艺术,什么是公共艺术。第二,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包括软件、公共艺术基础信息。第三,具有研究与创作能力。最后,能够进行社会专业实践。针对这五个模块,在四个年级的课程上各有侧重。基于公共艺术的专业宽泛性,除了专业主干课程,还有一部分拓展课和选修课,供学生们自由选择,各有所长。
四、公共艺术的教学方法与实践案例
丁乙教授从一个简单的教学案例阐述了公共艺术教学中创作实践的教学方法。丁乙:这是2014届毕业班的一位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案例,案例很小,却足以说明我们在创作实践中的教学方法。我们学生的公共艺术创作必须要做前期调研,调研分成几个方面,一是现场调研,包括现场环境、历史、周边设施、气候、人流等。二是针对艺术作品进行调研,包括材料、场域等。我们在一些课程里实际上已经贯彻了这种调研的方法。这些调研的过程和结论对于后来的实际创作都是指导性的线索。公共艺术作品不是凭空捏造的,不是艺术家自己的臆想。我们要把“艺术家”去掉,让作品更加地符合现场,而不是强加给现场。这是我们专业的核心,特别是做项目的核心,即作品源于现场、忠于现场。这位学生叫朱培琳,她从材料着手进行毕业创作,她的论文题目是《纤维艺术在公共空间中的应用》。我们最后的毕业创作,题目叫《校园即展厅》,即把整个校园当成一个展厅,学生在整个校园内自己自由地选择创作点位。她最初的想法是在户外绿地和小树林中,一个星期后,她又选择了学校东南角的艺术大棚,要把它变成可以露营的场地。在进行了半个月的现场调研后,她的点位又改为了学校的高尔夫球场,围网是实现她创作的非常好的一个环境。差不多持续将近5个月中,完成了场域、人流调研、纤维艺术、包扎艺术的个案调研、创作内容及创作形式的研究后,做出了第一套效果图。但在图上还没有进行人物的组织、排列、情节的设置,包括作品色彩的斜线、网格的应用和要实现的色彩效果等,还是非常初级的,这只是一个开端。我建议她继续采集信息,更好地排布人群,注意人物的特征,形象的捕捉、细化工作。之后又陆陆续续遇到各种问题,包括在挂网实验中发现之前的布料太重,容易把围网弄坏,建议她使用透风的材料等。到了翌年的三月,实验作品不再像我们第一次看到的了,人物的剪影形象、色彩都很丰富。随着方案的深化,作品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完善。做这种项目往往非常艰难,有的学生没有耐心,这在于老师如何启发他,让他觉得这样干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在公共场合所要呈现的东西是完美的,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作品需要完全符合公共的空间,或者是一种审美的和谐,或者起到引导式的作用。到了最后一步定稿,她们开始正式的实施作品。作品可能需要另外几个同学帮忙,因为有时需要一个人按住另一个人才能够穿线加固。这是安装好的正式的作品。完成后作品在这个现场差不多持续了一年。我想利用这个简单的案例来呈现我们带学生最基本、最原始、最简易的一个方法。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金江波介绍了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在重塑地方文化等方面的工作。金江波:在“911”之后,纽约市长邀请了丹麦的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来做公共艺术,希望能唤醒这个城市各方面的自信。纽约市花了1500万美元建造奥拉维尔•埃利亚松设计的四个人工瀑布,其中一个在著名的布鲁克林桥下面。这个项目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6900万美元的收入,超过了原来5500万的预期。这件公共艺术作品吸引了140万参观者,人们并不是购买门票来了解作品,但同样它为纽约灾后获得新的视觉景观和综合消费带来了好处,并改变了那个时候在“911”之后苦苦挣扎的一种政府在公共形象上的作用。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伦敦做了一个“太阳计划”。太阳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我相信他在伦敦营造的这个太阳,恰恰是根据伦敦这样的“雾都”阴冷潮湿的一个自然特色而创造的。所以它这个太阳使美术馆变成了人们休憩、享受的场所,唤起人们对太阳的公共记忆。这个艺术家又在丹麦的胡佛市做了一道彩虹,他希望能引导人们进入到这个彩虹的内部。所以当我们在彩虹内部来重新观看、体察这个世界的时候,世界是那么美妙。这个城市崭新的形象和内涵,同样成为了来到这个城市的人的记忆的一部分。我相信这样的视觉影像也会成为我的记忆的一部分。所以我想到了居伊德波曾经在《景观社会》当中描述的那段话,他说“社会的景观再创造是社会的新消费形式和城市生活的日常”。同样,也引喻了我刚才举例的这几个作品的指向。通过以上案例,我想说的是,公共艺术是我们公共文化形式、生态形态和美学方式的艺术,地方重塑是传统内涵、精神价值与美学意义的重塑。公共艺术在此过程中作为地方重塑的一个文化策略,也作为一个艺术的社会平台进行着相关的实践和学术上的梳理和研究。重塑这个概念,就是公共艺术可以让地方找到自己自信自强的一种方式,也能够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让地方的文化生态得到更好的、更可持续循环的发展。公共艺术还能够改变地方生活的方式和生活的业态,可以有效地提升一个地方的内涵和相关的品质。上海大学公共艺术协同创作中心,通过市政文化的设计,与国际院校和机构主办国际性的奖项和论坛等方式,逐步成为培养人、发现美、挖掘美、表现美、传播美的平台。策展人孙鹏从参与项目实践和教学实践角度阐述了对公共艺术需要严肃逻辑和调研重要性的理解。孙鹏:艺术界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互动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变化,现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和教学应该转向一种更微观的指向和努力。阿尔弗雷多•贾尔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作品中30有“近乎严苛的精确度,带给观众严谨而肃穆感。没有极度的混乱,没有晦涩的迂回。材料、图像甚至文字无不呈现出一种诗意的氛围,赋予作品沉静的力量”。贾尔作品中的这些品质都是公共艺术创作中十分关键的。在贾尔作品中,政治批判的力量固然重要,而长时间的调研和精准的逻辑在我看来对于作品完成和呈现意义上更为关键。在喜玛拉雅美术馆与上海视觉公共艺术专业的合作过程中,丁乙老师的团队十分关注长时间的调研,同时在行动派式的作品实验实施过程中,传统文化的许多问题显露、碰撞并引发思考,这体现在当地生病居民对静物窗油画的警惕,文盲老人对竹刻作品的识字功能而非景观功能的意义错位,哈哈镜作品成为朱家角带有现代形式感的汇合点等一件件作品的实施和后续的意义生发过程中。现在公共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发力点应该不是停留在对互动和介入的形而上的讨论之上,而应该转向一种更有刺痛感的严谨逻辑的渠道搭建和能力提升上,以代替虚假逻辑和虚无主义可能给公共艺术带来的危机。
五、公共艺术的现状与未来前景
建筑批评家方振宁老师从早年的公共艺术创作和日本公共艺术引介开始,结合自己骰子为元素的建筑作品展开论述。方振宁:20年之前在日本,当时在南条史生策划的展览中,与村上隆、奈良美智等艺术家一同创作,那时是日本公共艺术创作最活跃的时期。公共艺术有几个方面的要素:公共艺术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纳税人,所以面临一个符合公众审美的要求;同时公共艺术不是把仓库里闲置的雕塑放置在街上,而是需要根据现场调研来创作作品;发源于美国大地艺术的公共艺术具有当代艺术的特性,而不是简单的装饰作用。在公共艺术的教学和创作中需要有一种针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如何把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和特性挖掘出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种态度和方法在筛子的一系列变形和创作中得到了实践和应用。
六、结语
上海书画出版社副总编徐明松先生主持了最后一个环节的论坛,并从公共艺术概念引进沿革、微观讨论和中国传统借鉴等方面总结发言。徐明松:我们讨论的主题跟整个中国公共艺术的兴起和发展紧密相连。自上个世纪50年代公共艺术从美国兴起,到真正传到中国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整个过程当中,中国80年代到今天整个经济社会伴随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和都市更新的进程,这个过程中公共艺术承担了很多功能。公共艺术的学科建设则刚刚开始,也是个方兴未艾的事业。这两方面的交集使得我们今天的讨论更加丰富。我们都落实在很多非常具体的案例当中,这些具体的案例用很实际的方法探讨了公共艺术在整个艺术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和一些可能性。对公共艺术的概念,如果我们要做形而上的讨论则可能类似于关于中国画的边界在哪里,一直到今天还是有很多概念问题都没有理清,通过实际的讨论我们提供了很多面向。公共艺术有各种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包括我们传统对于公共艺术的物理空间、传统的街道空间等,或者物理空间本身在今天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今天的城市发展不仅仅是在具体物理空间当中,还逐渐地侵入到我们所说的虚拟空间中。我也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出一个问题——公共艺术的实践是不是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更多的面向?
作者:汪苡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