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在现代企业中具有越来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地位,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和技术,对企业内部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整合和利用,推动企业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个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如何建立和利用好自己的信息系统,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目前,孤立、重复的信息化应用系统平台,对数据的共享、传递以及复用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瓶颈。如何对现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和改造,就成为企业信息化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这不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涉及到了一系列的方法论和工具。
1现代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
企业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和积累,按照软件产品推动信息化的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建立了多个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包括办公系统、财务系统、ERP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按照各自的业务需求进行开发,拥有各自独立的应用数据。用户经过长期对这些应用系统的使用,逐渐发现这些数据无法被有效共享。造成这种结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应用系统在上线前,数据事先没有进行过任何规划。随着公司信息系统的不断扩充,数据的混乱状况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不仅使应用系统的建设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对各种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同时也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所面临的阻碍和挑战,直接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成败。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常面临以下问题:(1)现有应用系统缺乏集成性,使企业各类应用系统平台越来越多。造成设计、工艺、管理人员为了完成相应的工作,每天忙于登陆各种不同的应用平台,苦不堪言;(2)现有应用系统多基于部门、项目、业务局部需求等进行建设,缺乏建设前统一规划。导致企业现存应用系统众多,然而各个系统要不应用功能不全,要不功能重复,要不系统集成性差,对人力、物力资源都造成了极大的浪费;(3)由于没有统一数据源,同一数据需要在不同系统进行维护,造成数据不惟一的局面。例如人员部门信息变更后,重新登陆不同的应用系统,更改后的信息没有进行同步,需要各应用系统的管理员在被告知的情况下在新系统内对信息进行调整;对于目前大多数企业,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在最初开发时缺少统一的设计规范,经过多年的变更和维护,这些信息系统已经变成了“信息孤岛”,后台的数据变成了“数据孤岛”,要改变和扩充都变得十分困难。数据作为现代企业数据处理系统的关键一环,要求企业必须在数据层面达成一致,借助于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采用自顶向下规划和自底向上设计的方法论,对所有系统数据的模型设计进行规范。
2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一般会经历几个必经阶段,信息应用系统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构建满足部门级需求的独立应用系统到对所有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企业经过多年累积往往建立了众多部门级的应用系统,如何将这些分散的应用系统以及大量分散的数据进行集成,并建立统一的数据源,成为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信息系统集成是指将企业以数据为中心,以数据的稳定性为基础,将企业内部分散的应用系统整合集成化的过程。信息系统集成的关键是从应用层面入手,梳理现存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集成关系,从全局性和一致性角度规划数据,数据可以在各个系统得到共享,为系统的优化、整合和集成做准备。借助于各种数据集成技术如EAI、SOA,以及各种数据系统、信息系统等应用软件,对现存不合理的数据环境进行重建,将来自不同业务系统的来源和格式都不相同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进行集中、维护更新和使用。真正意义上的集成,既要满足现存各应用系统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互访,同时也要保证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的共享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业务的需求和业务流程注定是要不断变化的,而其中的数据信息通常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这就意味着如果掌握了相对稳定的数据,即使对数据的需求和处理是多变的,也可以“以不变的数据应对万变的应用”。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统一企业内部数据标准,利用信息化集成组织技术,将分散重复、结构混乱、结构不合理、共享困难的数据进行重构。这将极大地减少或者取消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最终实现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目前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和方法都可以应用在企业数据集成领域,这些技术在解决数据共享上有各自的侧重点和应用,以下将对这些技术中涉及到的一些概念作一简单的介绍。主题数据库:主题数据库采用面向数据的方法,区分数据与应用数据的功能。通过建立以企业中的各种业务为主题的集约型数据库环境,构成独立于企业具体应用系统的数据资源。企业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思考,意识到只有建立“主题数据库”的数据环境,建立结构稳定、信息丰富、更新及时的数据库,才能使企业可以高效、高质量的利用数据资源。主题数据库应用数据的各种功能会随着企业业务需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但是数据类型本身通常是相对稳定不变的。例如对于制造型企业,可以建立的主题数据库就包括客户数据、产品数据、销售数据、生产件数据、仓库数据、供应商数据等。各个应用系统通过使用主题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确保企业数据源的唯一性。主题数据库的建立,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在数据规划初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但是后期的运维成本会降低。长远来看,企业后续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利用速度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主数据:根据数据的稳定性和变化情况,数据可以分为主数据和交易数据,相对于交易数据,主数据的变化相对缓慢。企业需要首先建立主数据标准,迅速、高效的完成主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入库等功能,并提供主数据管理模块,对主数据进行发布和推广。统一各部门之间的数据标准后,要开辟各个部门间数据信息共享的“高速公路”。确保主数据的完整、准确性至关重要,主数据随着企业业务需求和业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非一成不变。主数据管理:主数据管理是为了创建和维护能够支撑其他业务活动的、可靠的、准确的、安全的核心业务实体而采用的过程和技术的框架。作为管理企业组织中重要数据的架构,主数据管理首先要制定整个企业范围内共同遵循的一致的数据标准,对于企业现有的应用系统分阶段进行升级改进,新建的系统应该依照该标准进行建设,最终实现整个企业只遵循唯一的数据标准。主数据管理从现有应用系统中获取最新信息,利用自身的技术和流程,对企业中的所有数据进行自动、准确、及时地分发和分析,并对各个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进行实时验证,使各个应用系统在获取基础数据时,能够得到最新、准确和一致的数据,为企业各业务部门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主数据服务和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数据管理系统结合主题数据库的实施,在数据管理、模型统一、项目建设和流程优化等方面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主数据管理与各业务系统的配合,实现了企业各业务系统数据的整合,跨系统的数据流转得以实现,减少了由于数据不一致造成的数据混乱,降低了为了纠正错误而产生的纠错成本;通过将数据与操作应用程序实时集成,主数据管理可以支持操作用途。企业根据业务需求搭建新的应用系统时,可以直接使用主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模型和流程。得益于主数据管理良好的继承性,新系统的建设风险和建设成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3企业信息化措施
我们认识到,要实现高效的信息化,使信息化能为企业真正的服务,关键是对现有的数据环境进行改造。通过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整体规划,对数据管理的基础工作做扎实,同时要吸引企业的最终用户参与系统的开发工作,这样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才能取得成功。针对企业现状,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提出如下措施:
3.1以企业信息架构为依托,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对具体业务需求进行统一规划,实现信息共享,将各种资源整合起来。进行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时应该采取自顶向下的方法,企业IT部门应该和相关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对业务部门进行业务需求调研和确认后,再展开后续业务应用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这样就能够避免按照各个部门的需求建立多个应用系统,导致各个应用系统之间存在功能重复开发、每个应用系统都不可避免最终成为信息孤岛的结果。
3.2数据是非常关键和复杂的,要对数据进行分类,从最重要的数据入手开始梳理,从而对数据架构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和管控。经过分析,我们需要对企业级、非结构化的主数据进行梳理和规划。可以通过采取主题数据库或者主数据管理或者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现存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集成。例如可以通过将人员、部门信息数据集成到一个唯一的“主数据库”,使企业其他的应用系统通过访问“主数据库”,从而对企业的部门信息、人员信息等各类信息得到共享。“主数据库”由相关系统管理人员负责维护,及时对员工动态变更信息进行更新。应用系统按照业务单位进行业务授权,使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工作需求,按照分配的具体权限,选择使用适合自己的应用系统,这样不仅可以协同开展各种工作,同时也能提高工作效率。结束语通过学习和研究数据集成的各类方法和技术,对企业内现有应用系统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逐步去定义,并最终建立和统一的数据标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数据分散、不一致、重复以及共享困难造成的“信息孤岛”或者“数据孤岛”等问题,积极推动企业内部各类应用系统的信息的整合以及数据的共享。实现了数据集成后,为后续的系统集成创造了平稳的环境,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准将得到很大的提升。系统集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企业所有信息系统的集成难度很大、时间周期也很长,我们可以先对一些重要业务系统如人力资源系统、物资采购系统等进行系统集成,使这几个系统能相互自动化交换数据而建立少量的数据接口,这不仅是必要切实可行的,也是快步推进企业信息化所需要的。
作者:张霞 单位:中航飞机西安飞机分公司信息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