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实习模式的创新

植物保护专业是农科的基础专业,是支撑农业发展的重点专业,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色[1]。植物保护专业作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学院传统优势特色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植物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能在农林领域及相关部门从事与植物保护有关工作的创新型应用人才。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每年有20%左右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其余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自身兴趣爱好及国家政策、选择自主择业和创业,分别在企事业单位、农药公司、现代农场等从事服务三农的工作,鉴于专业特点及人才培养需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此外,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人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学实习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主要形式,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方面作用发挥不够显著,效应不够明显。因此,不断推动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对植物保护专业原有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是保障我院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是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中应用性最强的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实习分别安排在第五六学期完成,学生无法将植物害虫、植物病害系统的联系起来观察,造成学生对专业的前景、专业知识面的宽度和贯通性等认识不够,因此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缺乏系统的、连贯和综合性的训练。另外,实习内容多数由教师精心选择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虫害、病害现场,但由于实习时间、农民种植作物类别、病虫害种类及经费等因素的限制,多数情况下难免走马观花,达不到教学实习的目的与效果。此外,实习成绩的评定缺乏规范性。目前教学实习的成绩主要是根据教学写实习的感想、见闻、体会完成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就算完成实习,无法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对现有的教学实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

一、联合教学实习模式的创新

实践教学的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性、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是规范农科人才培养方案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2]。实践教学是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它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理论知识直接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农业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和《植物化学保护》三门课程的教学实习有机地组织起来,应用联合实习模式。学生可以在同一时间完成的三门课程实习任务,且避免重复,效率更高。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一般由农业昆虫、植物病理和植物化学保护方面的教师各1名组成。在他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很容易将三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统一起来,系统性更强,对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独立思考、查找文献资料、综合分析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联合教学实习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短、不连续的弊端,使学生全面了解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并且可提出有效的防治对策,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专业基本技能、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二、建立多层次的教学实习基地及完善的保障体系

以前,由于地域条件、教学条件和实习经费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都是在学校或附近地区进行的,很难保证学生实践教学的质量。为保证实习的顺利实施,在学校及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挖掘各种关系,联系和开拓实习基地,形成以实验室、实验中心和学校各试验站三方面为主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平台,以及校外实践基地为补充的多方位的实践教学场所。此外,为了保障学生实习期间的安全,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在课程实习中,以班级为单位,至少由3名专业老师组成,实行的是教师带队负责制。同时,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实行“双边管理”,即“校内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负责同志同时管理”与“实习协议”,使学生自律,并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等多种措施,保证各类实习安全、有效地进行。

三、建设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教学实习质量与导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质密切相关[3]。新的教学实习模式综合运用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性很强,所以要求教师必须知识面宽、实际操作技术高、教学经验丰富、综合管理和协调能力强。目前,有些指导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实践经验相对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求实践教师不断学习和加强锻炼,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技术。另外,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实践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才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具有高质量实践能力的学生。

四、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

以往对于学生实践教学的考核通常采用提交报告的方式,往往出现撰写不认真、互相抄袭等问题,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改革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认真总结实习情况,全面考核学生的实习参与意识、实习纪律情况、团队合作态度、实际动手能力、实习报告总结等情况。为此,通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套以考勤(10%)、现场考核(50%)、班组为单位的总结(20%)与书面报告(20%)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认知能力及控制有害生物的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爱新,姜咏芳,刘玉升,刘会香.植物保护专业规范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农业教育研究,2016:1.

[2]何建云,周玮,李冠华.植物保护专业课程教学实习的探索.实验室科学,2014,17(6).

[3]凤舞剑,赵虎.植物保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天津农业科学,2010,16(4).

作者:王秀平 温晓蕾 齐慧霞 赵春明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植物保护专业教学实习模式的创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89617.html

    相关专题:热带地理 小木虫 高中体育教学计划


    上一篇:中国老年学杂志编辑部地址是多少?
    下一篇:神经网络对建筑经济管理的作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