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怎样运用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研讨

1.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是由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的动态过程组成。只有两者同步展开、同步发展,课堂教学才能达到理想境界。在“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教材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教师对这种思维活动起着组织、领导和指导的作用。为了使这种思维活动卓有成效,教师必须在充分认识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中“以学定教”和“以教导学”,并以民主教育的精神浸入交流、研讨中;摆正师生关系,将师生关系定位在探究真理的伙伴关系、解决难题的合作关系。教师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融入学生中间,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宽松情境,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的热情彻底点燃,积极动脑、动手并动口,大胆地发表对所议问题的看法。学生在交流、研讨中,受到教师、同学的充分尊重,其所思所想就能得到充分的阐释与交流,并在民主、平等情景下得到修正、提高并产生“共振效应”。这样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动性,充分感受学识产生、发展的过程。[3]正如俄国作家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没有宽松的教学环境,就谈不上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成功。

2.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属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主角、主体,教师退居幕后,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同伴、学长、导师。[4]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是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交流、研讨中要着力营造一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的条件和环境。在这样条件和环境下,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极为活跃,并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精神。同时教师要认真倾听每组成员的发言,并运用智慧抓准时机恰当评价、点拨、引领、调控,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又善于与同学合作讨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必须掌握好“四度”

(1)“交流•研讨”题的难度。设疑、解惑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实现能力和知识由“现有水平”向“未来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设置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使解决问题所需的思维水平处于“邻近发展区”内,从而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目的。在教学中要依据“交流•研讨”题的不同难度,设置两人或更多人学习小组完成学习任务。如教材第49页“交流•研讨”[5]的第1问可以设置两人一组完全可以解决。对有一定难度的“交流•研讨”题如第2问和第3问可以设置多人一组,通过这样分组交流讨论,既突出个人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集体的智慧和优势。

(2)“交流•研讨”题的跨度。“交流•研讨”题的设置应具备一定的跨度,即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也就是知识块之间、学科之间的联系。如教材第98页的“交流•研讨”就要联系《化学1(必修)》及初中化学的有关知识来归纳和总结,既对已学反应进行复习,又提出了新问题,真正做到了温故而知新。

(3)“交流•研讨”题的梯度。所谓梯度,就是提问题时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一个有梯度的问题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沉潜其中,并不断向纵深发展。[6]“交流•研讨”题的设置应有一定梯度,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规律,兼顾到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才能达到攻破难点目的。如教材第36页“交流•研讨:你已知道,固体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和蔗糖都能溶于水,它们溶解的过程与焓变有关吗?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过程能自发进行?”可以这样设置问题的梯度: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和蔗糖溶解过程的热效应如何?它们的溶解过程都是自发过程,它们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吗?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思考是什么因素决定它们的溶解过程能自发进行。这样设置对问题进行层层深入剖析,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成功构建高效课堂。

(4)“交流•研讨”题的广度。有的“交流•研讨”题则可以进行必要的引申拓展,如教材第88页“交流•研讨:使用纯碱清洗厨房油污时,用热碱水好,还是冷碱水好?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并说明你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可进行拓展,紧接着问:“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还有哪些水解原理的应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化学知识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交流•研讨”的教学不能走过场、敷衍了事,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给予他们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对“交流•研讨”的内容进行全面深入思考,并与同学交流、研讨,由此形成相对全面的结论和方法。教师在交流、研讨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对“交流•研讨”的内容作必要补充和强调,揭示“交流•研讨”内容与已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交流•研讨”内容的认识、理解和掌握,有效利用“交流•研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作者:刘继祥 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宿城第一中学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怎样运用教材构建高效课堂研讨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86163.html

    相关专题: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健康之路杂志


    上一篇:职教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下一篇:计算机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