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编排策略(5篇)

第一篇:电视新闻的采编技巧

摘要: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媒体传播的手段,是通过可视形象来报道新闻的。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有着极强的政治鼓动性,有着用事实说话和艺术感染的作用。为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采编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扎实的基本功,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掌握采编技巧,提高电视新闻的有效信息量。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技巧

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新闻媒体传播的手段,是通过可视形象来报道新闻的,它歌颂真善美,揭露假恶丑,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作用。在电视新闻制作过程中,采编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实践活动,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性,有着极强的政治鼓动性,有着用事实说话和艺术感染的作用。其中,用事实说话是电视新闻采编的生命。电视新闻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真实的生活,电视新闻就不复存在了,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新闻产生的进程表明,没有确切的事实,就没有新闻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论告诉我们,新闻采编的事实是第一性的,报道传播是第二性的。记者是电视新闻最直观的见证者,其对新闻的认识态度直接影响着新闻的呈现效果。因此,记者要特别重视新闻采编前的准备工作。然而,面对一大堆采访来的新闻素材,如何梳理、判断,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合理取舍,如何掌握主次轻重,巧妙地编排画面,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感染作用。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在采编制作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思路清晰,判断准确

采编和制作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编人员要认识到,舆论监督新闻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作用,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立场,力求为观众呈现最真实的新闻事件,以提高舆论监督新闻的编辑制作水平。这就要求采编人员必须思路清晰,判断准确。在采编前要作好充分的准备,拟出采编提纲。在占有的大量素材中,先编什么,后编什么,文字和画面声音如何紧密结合,必须要理出一个明确的头绪,并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以确保对新闻内容进行最真实地呈现,避免将自己的主观情绪掺杂到新闻中,影响受众的判断。采编过程中要会摘取那些有价值的新闻,传播出去能给受众以启迪和教育作用,对那些有价值的素材,在编辑制作时必须要深挖细节,注重真实性,讲究语言和画面的精彩。然而有些“新闻”却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人们称之为“虚假新闻”。这些“新闻”往往是无中生有,或夸大事实,投人们所好。有的“新闻”是在金钱利益的驱动下,胡编乱造,甚至只片面追求名人效应,一味在电视广告里虚假宣传,欺骗受众,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例如,屡禁不止的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使辛苦一年的农民群众颗粒不收。不合格的医药器械,假冒伪劣的药品、食品、化妆品等充斥市场,既扰乱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又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必须要深入实际,多作调查研究,掌握准确判断“真”、“假”新闻的尺度,具备起码的判断能力,做好党的喉舌,以人为本,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和整体效果。

二、语言流畅,行文简洁

语言流畅、生动、优美,行文简洁明快,这是电视新闻编辑制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它既有个人的天赋因素,也与采访、观察、善于积累、善于联想有关。[1]新闻记者,在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只有一条捷径,那就是凭借平时的观察,积累和丰富的联想。无论在采访过程中,还是在编辑制作过程中,必须抓住特点,抓住细节,彰显个性。同时,善于捕捉新奇的东西,以奇取胜,在新奇中找典型。[2]所谓典型,就是具有充分的共性和鲜明的个性。然而,共性的东西好感受,个性的东西就难以把握了。记者在采编过程中,就要用准确而鲜明的语言,真实而具体的事例去突出个性,去展现活生生的形象,以事见人或以人见事,人物也就具体了,事件也就真实了。所以,在素材的采编过程中,采编人员切忌语言的累赘重复,泛泛而谈,行文的拖泥带水,平平淡淡,或人云亦云。

三、结构紧凑,主题突出

电视新闻采编制作和写文章一样,都要有谋篇布局,都要做通盘考虑。有句成语叫“胸有成竹”,就是说心中先有了竹子的全貌,然后才提笔作画,而不是漫无目标,信马由缰地乱想。要根据采访来的素材,首先进行分析、筛选,确定相关的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对素材进行选取和整理,确定哪些地方该浓墨重彩,哪些地方应一笔带过。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如果没有主次轻重之分,平均用力,制作出来的画面就平淡无奇,电视新闻就缺乏吸引力,缺乏电视节目的整体效果。任何一则电视新闻不论长短,其结构,总是有天然的内在联系,总是要紧凑的,总是要一环套一环层层展开,疏密有致,将事实交代清楚。切忌空话、废话,并凭借平时的观察、积累、联系、联想,在一个更大的视界上来审视本报道所要体现的主题。同时,对电视新闻报道的开头和结尾更不能轻描淡写,开头要言不烦,直奔主题,以吸引受众的注意,结尾要戛然而止,干脆利落,给受众有回味的余地。

四、反应迅速,注重时效

电视新闻的采编观念,必须强调快速、及时,注重时效。采编人员在制作过程中,考虑速度是十分重要的,应着重考虑如何能在第一时间抢先发布新闻。因为,我们的电视新闻受众有可能会处在各个时区和各个时段,并且都有着自己非常独特的生活习性,他们对电视新闻的收视是随时随地的行为。而且,在某一时间段里,大量的新闻事件又不断发生,甚至有些突发事件是人们想象不到的,这必然有产生大量的新闻。因此,采编人员就要抢时间,争速度,以飞快的速度和常变常新的面目,做及时报道,将最新消息呈现在迫切关注电视新闻的受众面前。

五、提高自身素养,加强职业道德

电视新闻工作者,具有服务于当地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职能。所以,新的形势需要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高素质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加强职业道德,这就要求:第一,采编人员要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充实自我,自觉培养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因为,电视新闻采编人员的整体素质、道德水准,已成为影响新闻诚信度的关键,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所以,采编人员在加强自我道德约束,确保电视新闻质量的同时,要更好地承担起传播电视新闻的社会责任。第二,要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喜欢读书,养成博览群书的习惯,平时对事物喜欢处处留心,善于观察,善于积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能正确认识采访素材,并能准确地判断、取舍和修改。第三,要具有过硬的业务基本功。首先,要有迅速及时地鉴别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培养“沙里淘金”“见璞识玉”的基本功,而且要学会“淘”得快,“识”得准的本领。[1]其次,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的编排技巧,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果,发掘新闻的含金量,编辑出最有价值的电视新闻。总之,电视新闻的采编,要审时度势,不断深化新闻的内涵改革。电视新闻采编工作只有和新媒体相互融合,不断扩展新闻来源,发挥自身的优势,深入探索和实践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以提高电视新闻的有效信息量去吸引受众,才能使电视新闻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袁金玉.新闻采编“五要”[J].新闻前哨,2007(12):52-53.

[2]徐蟾桂.新闻专业论文写作刍议[J].新闻前哨,2006(6):74.

作者:王睿麟 单位:陇南市广播电视台

第二篇: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编辑技巧

【摘要】传媒的多元化、市场化,促成了不同媒介间的功能嫁接,“文以载道”已不是纸媒专利,电视新闻杂志的出现不仅是对纸媒这一功能的挑战,也是对其的发扬光大。但如同表现中心思想在文本编辑中应用诸多技巧一般,挑战这一功能也允许电视新闻杂志在节目编辑中讲究技巧,其中本文所要阐述的“情景模拟”与“结果假设”正是针对电视新闻杂志的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而提出的两种思路、两种手段。

【关键词】电视新闻杂志;情景模拟;结果假设电

与传统新闻节目比他的特点是能够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挖掘、全面诠释,即更倾向于事件的社会意义,而非争议性、话题性,追求的是“一本有理想、有责任感、有尊严、能够记录历史的新闻杂志”。换言之,它不止于对病症的描述,还有诊断定性。这一特征使其大可不必唯唯诺诺地拘泥于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及时性,因为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对事件意义的发掘,事件本身只是这一价值的肉身。而无论是通过锻炼塑造身材,还是通过服饰装点自己,内在动因无非是一种价值表达,那么电视新闻杂志为一定的价值诉求对新闻事件做必要的修饰也在情理之中。飞机撞大楼事件本身并无新闻价值,如同两只宠物打架,谁的飞机撞了谁的大楼,这才能构成新闻,而为什么撞,他撞了之后我们应该怎样,却是电视新闻杂志的责任与看点。诉诸这一价值理想,在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的编辑中我们应该应用情景模拟与结果假设,而不是让往事不用再提,后果不堪设想。

当消息和通讯已在第一时间告诉人们什么时候某地发生什么后,复述加评论显然不会有多大的受众市场,每个人对每件事都有自己的看法,依托同一叙述做不同的解读即使说服力有余,认同度也不会太高,到头损害的还是市场。时过境迁之后要再让新闻事件站出来说话,必须明星复出般再造亮点,而非期望受众的怀旧情结。这就需要在一线记者镜头一闪而过、曝光亮点后,去洞察幽微,以侦探者的身份去捕捉那些发生过却未能被记录的关键性细节,并以此围绕主体事件生发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是以再造的方式对事件的还原,一方面使新闻事件再次焕发青春,充分发掘事件的剩余价值,另一方面也不至于因立论基础的雷同激发对立观点甚嚣尘上,从而陷入被动。与杂志相比,情景再造相当于其写法上的烘托渲染,内容上的背景介绍,但由于依托不同的表达方式,放在电视节目里就不是一支笔、一段话那么容易,在合理性以外,它的加工更接近电影的拍摄。在杂志上笔者的叙述就是真实,但在荧屏上就不能单靠主持人的一张嘴启动观众的耐心,因为切换一个频道太容易了。而要把不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多数时候甚至连现场直播都会捉襟见肘,因此情景再造决不是依恃实情实景就可以高枕无忧地掌握话语霸权,它要真戏假做,又能以假乱真。通常前方记者拍摄的事件情景只是整件事的冰山一角,还未必是矛盾的冲突点,事件的高潮段,它们作用于佐证真实可以,用于支撑真理就未必可行。所以电视新闻杂志的每个栏目都应该有作成剧本的精致,有导演、演员的自觉,有深度释放事实的果敢。掌握了彼情彼境下的理所应当,才能担当得起防微杜渐、引人自警的社会责任。新闻的价值隐含于其应当性、情理性之中,但新闻的市场份额或说受关注度却集中在事件的结局里。如果9•11恐怖分子并没能成功撞向世贸中心,也没撞毁任何建筑,可能连9•11恐怖袭击事件本身都不存在,遑论各国报刊的头版头条。由此事件结果的新闻价值可见一斑,对此《新闻周刊》的取材原则是:选取一周内发生在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影响重大、引发人们关注并思考的新闻事件。②但因此否认那些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事件的新闻价值就有悖于电视新闻杂志的时代担当,如同布鲁特市政中心撒尿的小孩于连,罗马神庙饿得咕咕叫的鹅,郑国郊外犒劳秦军的弦高,很多危害事件之所以没有酿成大祸,完全出于意外。电视新闻杂志如果缺少对此类事件的深度解读,其社会功用难免大打折扣。因此在新闻选材中,抓住潜在性、趋势性的素材,以预言家的姿态划入当代生活,无疑是电视新闻杂志的一条上进之路。

然而在缺乏重大结果背书的新闻品类里,如何引发受众关注,带领他们思考,从而获得市场支撑,成了电视新闻杂志在这一方向上冲锋的关捩。同样的问题纸媒杂志的办法是引入事件类比并假设结果。再提起9•11事件也足以让人们见识类似恐怖袭击的灾难性,那么在航空管制、甚至其他任何领域的松懈,都可能让悲痛再次横行人间,虽然悲剧的情节变了。虽然是9•11之后,尽管是在中国,昆明火车站的恐怖袭击,不正好能警告我们征兆性新闻题材的重要性吗,为什么要让它在发生之后才成为新闻呢?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杂志文章会用旁征博引立论、论证,获得读者认同,电视新闻杂志同样需要那种在上下五千年里求索的精神和立论气度,而不是只会让镜头簇拥在事故现场说话。在栏目编辑时将那些萌芽中的事件,引入到以往新闻中的动人心魄的情景中,多为未来谋篇布局,则能成为电视新闻杂志惩前毖后的又一社会功效。

作者:王学亮 单位:黑龙江电视台

第三篇:电视新闻的编排原则研究

摘要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一直是新闻界广受好评且报道最权威的新闻类节目,因此,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在编排时要紧抓新闻事件,力求全面客观地报道,把握新闻事件客观地缘由和结果。与此同时,在当代的社会大背景下,要注重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发展方式,形式要多变灵活,利用资源,全面推进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发展。

关键词深度报道;电视新闻;编排原则;客观真实

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之所以在当代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在于深度的去挖掘事件的隐形价值,从而将事件真实客观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此基础上,对事件的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地预测,引领观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一般编排原则

1.1紧抓新闻事件,力求全面报道

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客观真实性。因此,对于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相关的部门要抓住新闻事件,力求全面报道。抓住新闻事件,就是对新闻事件的发展有自己的清晰地脉络,新闻记者要依据客观事实进行报道,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任意报道,脱离客观事实。与此同时,要求新闻记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根据事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客观地预测与判断。以最近几年都深受观众关注的节目《焦点访谈》来说,无论从什么角度来说,我们都可以说这是一档成功的新闻节目。通过受众的称述,主持人对其事件做出合理的评价,并指引相应的舆论的发展方式。通过媒体的力量,对事件进行全面真实的报道。因此,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的,然后对事件的价值进行深度的挖掘,然后利用媒体的力量,引导舆论的方向。

1.2了解新闻背景,把握事件缘由

当我们相对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进行客观报道时,首先我们要充分的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把握事件的缘由,才能对事件进行正确的报道。尤其对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要求更为严格,既然是深度报道,那么就要深入了解事件相关的人、事、物等,全方位、多层次、有目的的进行了解。如果对于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事件,我们不能深度了解缘由,就会由于不全面的报道,使得观众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引导错误的舆论方向,因此,作为社会舆论方向的指引者,首先就要经验与真相并存,才能为指引观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1.3做出合理预测,把握事件结果

作为一名合格的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就要求在新闻未播出时,就能对新闻即将产生的社会效应有大概的预测和掌握。例如:2015年,恐怖组织肆意屠杀无辜的世界各国的人质,当新闻爆出IS恐怖组织杀害中国人质蔡某时,电视新闻的编辑就该预测到这个事件将在社会上引起强大的反响。因此,要及时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相关的处理,以维护社会正常的秩序。与此同时,电视新闻的编辑及主持人员对于事件的走向起着一定的引导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应尽的责任,正确引导节目的进行。

2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排原则的局限性

近年来,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深受世界各地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节目的质量,更重要的是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注重客观事实,能将事件的真实和客观地一面完全呈现在观众面前。但是,对于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发展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因素。首先,不少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主持人都可以说是具有深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事件的客观报道时,就会加上自己的主观臆断,使得观众理解为这就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一名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主持人、新闻记者亦或电视编辑,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报道时都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切不可主观臆造。其次,一名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主持人代表的可以说是此电视新闻的形象,因此要注重培养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综合素质。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水平和言行举止都反映了这档节目的水平的高低。要求主持人具备各种语言表达技巧,语言流利、自信并带有自己的独特风格。以此促进节目品味提升。一个成功的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播出,需要流利、自信的主持人和主持过程,才能通过主持人去引领节目的成功。

3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编排原则的发展

3.1播出形式灵活性,提高舆论力度

3.1.1系列播报为了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发展,就要更新它的播出方式,从而提高社会的关注力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播报方式,提高社会的舆论力度。首先,可以采用系列播报的播出的方式。我们说,当我们面对一个较为复杂的事件时,我们可能很难通过一个短时间的播报就对其了解的全面,反正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一知半解的,对其也没有较为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一事件做成系列播报的模式,通过系列的方式,可以对事件进行全面的解说,使得观众一步步的慢慢地深刻的了解事件的复杂内涵。近年来,中央的法制节目《普法栏目剧》就是系列播报的典型的成功案例。由于法制频道多涉及到法律问题,且我国存在很多非法的交易,观众不曾真正的接触,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法制栏目组采取系列播报和电视剧节目的结合,通过一集集短小的电视剧来重现情景,增进观众的理解和加深观众的印象。可见,系列播报的方式是增进节目效果的有效的播报形式。3.1.2连续播报追踪报道对于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新闻,我们可以采取连续报道和追踪报道的方式,将新闻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从而为社会提供正能量。例如:《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由于他们对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这类新闻极具报道性。如,郭明义数年来资助了无数的贫困学生,让他们接受知识的熏陶,用知识改变命运。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从古至今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因此,对这类新闻节目进行连续报道和追踪报道,有利于挖掘其内在价值,从而激励中华儿女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给社会提供正能量。

3.2整合频道资源,多种播出形式共存

3.2.1播出形式多样化对于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这类节目,它能指引社会舆论的方向,因此,节目组应给与大量的支持。要利用电视新闻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选择多种播出形式共存,使得播出形式多样化,吸引观众的目光,提高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从而引领正确的社会舆论,促进社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3.2.2频道互补,互为提示现在,在各大电视新闻节目中,各个频道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由此,各个电视节目根据收视率的高低,来进行黄金强档的选夺。可是,在当今竞争与合作并存的世界中,既要懂得竞争,还要学会合作,这样才能实现双赢,对于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也是如此。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可以频道互补,互为提示,共同发展。各个节目之间节目频道互补,用不同的方式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从而发挥整个节目的整体性。再者,一档栏目结束时,可以对下档栏目的具体播出时间做出预告,使得观众对其有充分的了解,才能真正实现整个电视台节目之间的双赢的局面。3.2.3节目重播,加深印象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是观众关注的重点内容,因为它多是反映社会的客观存在。与此同时,对于较为重要的事件,节目中可以进行节目的重播,以加深观众的印象。节目的重播同时也可以使观众加深对此类事件的理解,从而得到来自观众的反馈,使得节目进行改正,促进其自身的发展进步。

4结束语

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排原则成功与否,是其自身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编排原则越来越重要。因此在进行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的报道时,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深入了解事件的发展及背后的价值,并革新报道方式,同时加深观众印象,促进节目自身的改进和发展。从而促进深度报道类电视新闻整个行业的繁荣。

作者:谢国会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广播电视台

第四篇:电视新闻的编排艺术分析

摘要:顾名思义,电视新闻节目就是包含新闻信息的电视节目,一般来说有包含消息类、专题类、言论类3种节目。每一种节目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新闻节目的编排艺术会有所差异。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其实就是编排艺术水平的衡量,本文主要从编排艺术的表现形式以及提高编排艺术的质量策略2个方面入手,以期在今后的同类研究中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排艺术;分析

编排艺术一定要建立在新闻节目真实性的基础上,把编排思想进行概括与提升,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展现出电视新闻的最大化价值[1]。电视新闻的编排是一种操作难度极大的艺术行为,不仅要结合审美、技巧,还要融入个人思想。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也是相当快,市场竞争逐渐增大。所以,各个电视媒体都在探索新型的编排艺术手段,希望能够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占领一席之地。但是,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编排艺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提高非常不利。

1当前我国电视新闻编排艺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1.1偏离群众电视新闻就是需要结合大众的生活情况,人民群众的需求来制定的,不是凭空捏造而来的,不贴合大众心声的节目是无法引起共鸣的[2]。但是,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很多都已经偏离群众的思想,没有把编排的内容与群众的实际需求结合,知识迎合政府的要求去进行编制,无法达到社会共鸣的效果。1.2编排方式比较单一电视新闻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大众,如果编排方式单一的话不仅无法引起大众的关注,还会使得节目的发展走下坡路。所以,新闻题材应当丰富多样,根据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编排方式。但是,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基本上都采用一种方式,雷同性极强,不管是什么看上去都是一个性质的,所以新闻节目的编排质量一直都无法有较大突破。1.3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不管是什么类型的节目,创新都是极其关键的。节目的收视率与创新密不可分,没有新意的节目就直接决定了其命运。当前我国大多数的电视新闻就都是老旧形式,老旧内容,没有融入创新思想,有的还是一味的追求编排艺术,没有考虑到新闻的真实性,导致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质量一直都无法提升[3]。

2提高新闻节目编排艺术质量

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去改变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不足之处,就应当采取以下策略。2.1提高黄金时间段的效用在黄金时间段播出效果是最佳的,所谓的黄金时间,就是人们在不用上班又刚好吃完饭的空闲时间。一般来说,世界各国的黄金时间都是在19:00—21:00,正常每一个电视台在这个时间段中播出的节目都是属于黄金节目,不仅节目质量是极高的,节目收视率也是无法比拟的。在这个时间段中播出的节目可以吸引更多的人群,给电视台带来更多的效益。2.2抓住电视新闻传播的及时性、真实性特点电视新闻中报道的东西是现场的、最新消息肯定是更具吸引力与影响力的,也是提高节目收视率的保障。因此,在新闻节目编排时应当要抓住现场感,扩大节目的收视率。观众都是想第一时间知道新鲜的新闻。因此,播报现场新闻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在当前,现场感最强的就自然是电视新闻,电视新闻可以把发生在现场的东西传播到大众眼中,让大众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相关新闻,目睹事情发生的经过,感受下新闻现场的气氛,可以大大的提高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在电视节目编辑过程当中,可以获取到记者从现场过来的最新消息。2.3合理安排新闻提要和新闻回报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提要极其关键,是总体内容的框架。主要就是把整个新闻当中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用简短的语言让大众明白此次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新闻核心。当前基本上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开头都会有新闻提高,用字幕、音乐、画面等结合起来展现,再加上播报员用简单精练的语言表达,让观众先了解新闻的大概内容,先保证下这次的新闻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所谓的新闻回报,其实就是对新闻提高进行复述,在节目播出之后,用字幕或者口播的形式把所有的新闻主要内容表述出来,让观众对新闻的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对于中途有漏看的观众来说也算是一种信息补偿方式,这种重播的性质也是具有很大必要性的。可以说,每一个观众观看节目都不会每一条信息都去认真看,有的甚至会中途更换频道。因此,新闻节目的内容提要非常关键,不仅可以先吸引观众,还可以弥补中途换台观众的信息遗漏。选择出最关键的,最具吸引力的新闻来做简明介绍,先进行铺垫,让观众认为此次新闻是有看头的,值得自己不换台的等待。例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都是在内容提要当中加入国内外的重大事件,一些极具吸引力的新闻,引起观众的关注度,此类新闻也是具有较强刺激力的。观众已经在心理上认可了新闻提高内容,新闻内容的播报已经有了收视保证,这也体现出新闻提要的重要性。2.4要控制新闻内在节奏新闻节目一般时间都是在15min左右,所以新闻条数要控制好。虽然在当今社会当中,观众都希望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取到更多的新闻消息,但是经过实践验证,信息量过大会导致人的接受疲惫。所以,新闻条数应当要控制在15条之内,超过了就容易引起疲惫感。但是有重大新闻时,应当要安排好新闻时间,把重要的新闻安排在总时间的1/3。如果时间太短了,对于新闻内容以及条数的安排都会显得不合理。所以,要注意片头的合理穿插,庄谐结合。每一个电视台的新闻时间都极其宝贵,要想在最短时间之内获取到最有效的信息,新闻节目都应当要穿插新闻提要内容。但是,当前还有很多电视台都不愿意穿插新闻片头,就是没有意识新闻片头的重要性。每一次新闻播报时都有重要与次要新闻之分,重要新闻一般花费的时间会较长,那么该如何把重要与次要新闻完美连接呢?在重要新闻向一般新闻过渡时,用播音员的巧出境方式最佳,做一个完美的过度,把新闻与新闻之间融合成承上启下的效果,利用播音员巧出镜的方式是一种很棒的方式,在新闻衔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内容老旧、编排手法单一、脱离群众等都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电视新闻编排艺术的发展。因此,要提高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质量,就应当紧贴人们的社会需求,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用创新的方式来编排,以获取理想的收视保证,促进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北燕.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5).

[2]谢小岩.论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J].新闻传播,2011(10).

[3]吴彬.浅谈电视新闻编排[J].新闻传播,2012(9).

作者:马米娜 单位:临夏州广播电视台

第五篇: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策略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对电视新闻节目形成了一定的冲击。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追求了。随着信息的冲击,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标题党”,根据新闻的标题,来选择是否有继续看下去的必要。所以说,如何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者所面临的挑战。当然,电视新闻节目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所进行的改革也必然是依据自身特点的。本文从目前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策略两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电视新闻传播一方面是社会效益,能够通过电视这一平台,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而在另一方面便是获得自己的认同感,获得自己相应的粉丝。所以说,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介传播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它的编排理所当然地存在着观众对于它的认可度。随着中国各项领域不断发展,人们的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传播领域掀起了一股热潮,受众的心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受众的需求也呈现出不同的层次以及特点,一方面是大众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多元化的需求。采用什么样的编排方式,已经成为了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挑战。

一、目前电视新闻节目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空洞,言而无味

电视新闻具有一定的政治性,而这也就不难发现内容的枯燥性。而就目前的电视新闻来说,更多的便是内容空洞,言而无味。其实不难发现我们在观看电视新闻的时候有几大特点:一是召开了什么会议,二是对什么社会问题进行整治等等没有信息的空话,而这些话题对于观众来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意义,对于他们生活的影响也不是特别的大。而以他们微观的眼光去看待国家这些宏观问题,他们也把控不了。长期以往,利用文字以及数据叠加起来的新闻必然是索然无味的。

(二)表现形式单一

其实,新闻的播放本来就很单一,具有一定政治性。但是作为一个信息的传递平台,有些信息的传递确实一定要进行的。所以说,我们要尽可能地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传递。比方说,一次会议的直播,对于观众而言,是这次会议中有什么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而不是参加了哪些领导。当然,领导的播放也是必须的,但是这并不是新闻的重点。单调的时政消息难以吸引观众。新闻有着一定的时效性,今天发生的事情到了明天就已经无人问津了,而这也是新闻所面临的挑战。重复别人已经知道的消息,这对于观众的收看兴趣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同时在新闻播放方面,采用单一的同声传译、简单的画面等等这些形式,都会对人们的观看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策略

(一)保持较高的政治敏锐度

我国的电视新闻编辑一定要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度,能够将党以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电视新闻媒体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面对政治性新闻时,要求编辑一定要具有较强的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敏锐性,能够见微知著、明辨是非。如果一旦碰到关于政策性的新闻时,政治鉴别力以及政治敏锐性不强,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正确理解,没有对新闻进行严格把关,从而导致这样的新闻播出,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说,在进行电视新闻编排的时候,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着政治敏锐度,向观众传达正确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守好舆论的方向。

(二)以观众的收看习惯作为电视新闻编排的立足点

其实,观众的收视习惯以及兴趣点基本上是固定的,对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不断地搜索满足自身的兴趣。编排好节目,对于提高一档节目的收视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档节目应该有着自己的固定的时间段播放。与此同时每一档节目都应该是准时的,不能随意改变,或者是较大的误差。其次,节目的编排要具有前瞻性,要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预先对一两周节目做出相应的安排,并且采取各种方法提前预告,以表示对观众的负责。在编排节目上,要认真研究不同层次观众的收视特点以及收视习惯,给每一个电视新闻安排在最为恰当的时间段播出,从而最大限度地增强每一个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提高每一个电视新闻的收视率。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人,有不同的收视时间以及兴趣爱好。所以说,在节目编排,特别是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时就应该更加全方位的考虑。采用各种形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网站等等方式加强电视台与观众之间联系的纽带,在节目策划和编排中能够随时随地和观众进行交流,尽最大可能地调动观众的参与性,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培养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同时有利于保持观众的稳定性。

(三)将新闻时事作为电视新闻的突破点

现如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本来就有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新闻的时效性上。能够最快地发布新闻已经成为了各大新闻节目所追求的目标。电视新闻节目要求是能够突破这个时间段的限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稿件的选择、编辑。当前的电视新闻媒体可以随时进行新闻插播。

三、结语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艺术,又是一门时间上的分割艺术,是一个电视台宣传思想的综合体现。所以说,电视新闻的编排是对电视节目进行最终内容以及形式处理的终端,它是将所收集的素材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最终形式。它也是最终决定电视节目收视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所以说,合理的新闻编排可以实现节目内容之间的顺畅过渡,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观众流。由此可见,电视新闻编排对于优化电视内容的传播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了,采用什么样的编排方式控制观众流,还是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葵阳.精选新闻、精准点评、编排活泼——从搜狐新闻(神吐槽)探析主持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J].新闻界,2015(01)

[2]刘鹏.好新闻“动起来”——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节奏[J].记者摇篮,2015(01)

[3]李海涛.试析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技巧的创新[J].新闻传播,2014(08)

作者:周剑虹 单位: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电视新闻采编技巧及编排策略(5篇)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82530.html

    相关专题: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喀什大学


    上一篇:网络经济面临的困境
    下一篇:高中数学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措施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