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与方法
本次试验采取播种繁殖和扦插育苗两种方式,所用的试验材料来自东营、滨州采集的白刺种子和在东营采集的白刺去年生枝条。整个试验与山东农业大学白刺研究项目组的工作同时进行。本试验的数据采用SPSS和EXCLE软件进行处理。
1.1播种繁殖
(1)种子处理对白刺种子进行浸泡催芽、沙藏催芽、不处理等三种处理方法,具体处理技术如下。浸泡催芽:选取健壮饱满的种子,放在水中浸泡九天,浸泡完后,把种子外面的果肉洗掉。沙藏催芽:将种子放在缸里,约达缸深的2/3,再倒入60℃的热水浸泡,直到种子吸水膨胀为止,将浸泡的种子捞出,按种子与沙的比例为1∶3混合后堆放背风向阳处,盖上1层塑料薄膜,经常上下翻动,待有1/3的种子露白时即可。不处理:对种子不进行处理。(2)播种地处理及播种方法在4月初整地,每667㎡施基肥500-1000kg,耕翻深0.2m左右,耕细整平,做宽1.2m的畦。在畦上按0.3m开沟,沟深0.04-0.05m,覆土0.02-0.03m,播前灌底水,播种量20-30kg(带果肉)/667m2,15-20kg(去掉果肉)/667m2,上覆薄膜,待出苗后将膜去掉。
1.2扦插繁殖
(1)插穗来源扦插试验在5月份进行,扦插所选取的插条为野生白刺的去年生枝条,插条的长度为0.15m。(2)扦插池处理采用水泥扦插池,池长10m,宽1m,上面覆盖塑料拱棚,在扦插池上方安装微喷喷头,以便保持扦插内的湿度,配好的基质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实验设计试验中对插条的储藏方式、扦插基质、激素和处理浓度(时间)进行正交试验设计。
2结果与讨论
2.1播种繁殖
播种后,在加强日常田间管理外,对种子的萌发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对出苗时间和单位面积的出苗数量进行调查统计。根据调查结果可知,沙藏处理的种子,其播种后的出苗时间最短为40天,单位面积的出苗数最多,可达到290株/平方米。未处理的种子,播种后出苗的时间最长达到90天,单位面积出苗数最少,仅出苗15株/平方米,差异显著。
2.2扦插繁殖
在扦插育苗过程中,育苗床基质的湿度控制在60-8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自扦插8d开始观察插穗的变化,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插条,在扦插后的第50d调查插穗的愈伤组织形成率和生根率。对各因素对愈伤组织形成率和生根率的影响情况进行极差分析表明,不同因素对愈伤组织形成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B基质>C激素>D浓度(处理时间)>A沙藏,各因素的最优水平分别为B2(珍珠岩)、C2(NAA)、D3(1.0(30s))、A2(未沙藏),据此得到最利于白刺插穗愈伤的栽培条件为:A2B2C2D3(未沙藏-珍珠岩基质-NAA-1.0mg/g(30s));不同因素对生根率影响的主次关系为:C激素>B基质>D浓度(处理时间)>A沙藏,各因素的最优水平分别为C1(IBA)、B1(河砂)、D3(1.0(30s))、A2(未沙藏),据此得到最利于白刺插穗生根的栽培条件为:A2B1C1D3(未沙藏-河砂基质-IBA-1.0mg/g(30s))。
3结论
(1)白刺播种育苗最好的方式为:用60℃的水进行浸泡,待种子吸涨后,再进行沙藏(种子:河沙=1:3)催芽,1/3露白时进行播种。(2)白刺扦插育苗最好宏观经济论文的组合为:将未沙藏的插条用1.0mg/g的IBA处理30S,插在河沙基质上,生根率最高。
作者:郝木征 单位:东营市园林局
相关专题:小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中国中产阶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