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管理现状的分析,从隐性知识的共享、转化方法、测评、转化模型以及转化障碍五个方面进行评述,指出其研究手段缺乏效率、分析方法落后及研究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提出应该在智能信息技术、实证与定量研究及具体工作流程研究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隐性知识;知识管理;企业技术创新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逐渐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竞争模式,企业愈来愈重视通过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的过程,就是把研究的科学理论转变为现实的技术或产品,是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的知识积累的结果。而在所积累的知识中,很大程度上是尚待挖掘的隐性知识。因此,隐性知识作为企业最具开发潜力的战略资源,不仅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企业保持生命力和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在知识经济时代,特别是在当今全球化竞争的环境中,隐性知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与地位日益显现。如何使企业中的隐性知识成功显性化,如何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逐渐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针对企业隐性知识管理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隐性知识的共享、转化、测评和转化模型等几个方面。
1、隐性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研究内容
1.1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共享
目前,以技术创新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技术创新的过程就是知识转化的过程,技术创新与知识密不可分,而隐性知识却是影响企业创新的关键因素。不同于显性知识,隐性知识不能用语言、文字、符号等介质进行表达传播,主要存在于个体的思维、心理和经验中,在传播的过程中更多的融入了主体的主观意识,比显性知识共享存在更多的障碍。因此,在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中更多参考了显性知识共享的方法。1.1.1技术方法随着数据库技术、Web技术、决策支持系统等一系列技术隐性知识管理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文/贵佳琳李永先的成熟,企业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共享平台的建设愈来愈趋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Barrett等通过对现有的隐性知识共享技术的文献资料分析研究,发现了通过高新智能技术和知识共享背景的管理来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方法。陈劲等根据企业隐性知识的特征,提出企业隐性知识可以采用编码化、电子网络等多种方法实现共享。1.1.2心理学方法隐性知识共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共享双方达成共识的心理过程。在某一个特定情境里,只有当双方的认知达成统一,共享双方才愿意把自己享有的隐性知识进行匹配与对接,从而实现隐性知识共享。刘小峰从心理学的角度入手,把认知作为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知识转移是认知的结果。王金明分析得出良好的分享氛围与激励的组织环境有利于个体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何明芮等通过心理实验分析研究,指出不同类型的心理契约与个体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存在着显著的线性关系。1.1.3管理学方法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是组织成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对其个人与集体的知识和技能捕获以及运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人本管理、科学管理等管理学方法。梁启华认为在一个相互合作信任的组织文化中,企业成员更容易将自己的隐性知识共享。程慧平等从ERP、SCM、CRM系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和企业内部隐性知识共享模式。Stuart认为隐性知识显性化不是实现隐性知识共享的唯一途径,还可以通过建立个人用户的信息档案的方法,来达到隐性知识共享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共享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初始阶段,主要是从技术、心理和管理学三个角度展开的。就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部分的研究内容比较笼统和宽泛,缺乏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研究。另外,在隐性知识共享方面的文献中大多数是针对相关理论内容的定性分析,缺乏结合实际的定量实证研究。
1.2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转化方法
隐性知识的转化是一个开放、动态的过程,它是一种新的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来源,是隐性知识进行有效传递、应用和共享的关键。因此,为了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转化研究中,选择更加科学有效的转化方法变得越来越重要。1.2.1隐性知识转化要素疏礼兵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入手,通过对22家企业进行实地访谈,指出技术知识对研发工作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相关变量。1.2.2隐性知识转化主体Davenport等提出“知识市场”理论,他认为知识转化包括接受知识并加以利用两大行为,把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看做是一个“知识市场”,通过市场的作用来实现知识的传递。Lahti等认为,显性知识转化通常需要组织内部通过会议、培训的方式进行,而隐性知识的转化则需要通过组织成员之间交流合作来完成。1.2.3隐性知识转化机制不同于传统的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激励模式,卢新元等为了更好的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套更为高效的激励机制来实现隐性知识的转化。余祖德认为可以通过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来解决企业与高知识员工、低知识员工之间的知识转化问题,确保员工自愿进行隐性知识转化。综上,隐性知识转化的研究方法基本都是定性的描述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应该遵循科学研究的普遍规律,将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另外,在转化机制上,大多以激励机制为主,缺少对绩效考核机制的研究,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不能适应灵活多变和快速发展的组织结构。
1.3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测评方法
不同于其他可以用数据指标评价的具体事物,隐性知识本身无法用文字表达的特性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隐性知识的价值评测是既复杂而又困难的。因此,国内外的学者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企业隐性知识和个人隐性知识进行综合测评。1.3.1企业隐性知识的测评国外学者对企业隐性知识的评价和测度的研究较早,在隐性知识的测评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Harold通过对108个实行知识管理的企业进行了调查,通过研究发现了使用“隐性知识指数评估”对企业业绩的重要影响。G.Szulanski认为隐性知识的粘滞性阻碍了隐性知识的共享,并由此提出了及时性、成本以及共享双方的满意度等测量维度。C.W.Chow等从美国和中国抽取了142名企业管理者作为样本,在实验的特定情境中,对142名文化背景不同的管理者进行隐性知识共享水平的测评。近年来我国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隐性知识的测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程钧谟等利用模糊评判的方法,通过企业知识共享力、竞争力、潜在价值以及时效力四种评价指标对隐性知识的共享能力进行测评,提出了企业隐性知识“价值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王忠义等基于AHP法和FAHP法的基础上,融合了G1法的思想,提出了“三角模糊加权平均G1法”。刘军在研究PageRank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了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的模型。1.3.2个人隐性知识的测评针对个人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Wagner等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管理者隐性知识调查表”。马伟群提出用模糊测评的方法对个体知识能力进行评价和测量,其依据个体综合素质能力的大小,制定出了“测评指标体系”。李作学通过考察个体的隐性知识能力,构建了“个体隐性知识测评指标体系”。可见,国内外的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视角,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手段对隐性知识的测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分析现有的研究成果发现,隐性知识的测评在可信度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隐性知识能力特征的评价体系,测评方法还不能真实有效地表现企业隐性知识共享水平高低和表现程度。因此,如何研究出实用性较高的评测方法,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4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转化模型
通过对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问题。到目前为止,最具有影响力的、且被大家广泛应用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是野中郁次郎提出的“SECI模型”,随后“SECI模型”被国内外的学者广泛应用并不断拓展。1.4.1基于SECI模型的隐性知识转化陈晔武在“SECI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与改进,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知识转化的“双重螺旋运动模型”。D.Woelk等人通过对“SECI模型”的分析研究,又相应的增加了知识转化的两个步骤,即认知和知识反馈。1.4.2基于系统科学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张生太将系统动力学引入到模型构建中,研究出了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化的“微分动力学模型”。王秀红等通过对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提出了一种“系统动力学模型”来分析企业隐性知识的转化。李传云等人把组织看做一个系统,提出了“技术创新与知识资源的互动过程逻辑结构模型”。1.4.3基于心理学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在心理研究的角度中,吕青提出了一个“隐性知识转移激励模型”。杨斌以人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建立了“隐性知识转化诱导模型”。尽管上述模型在实践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模型构建的比较笼统和宽泛,主要都是针对企业的整体隐性知识,而对具体工作流程中的隐性知识形态关注较少,缺乏对隐性知识与其他相关要素之间的定量研究。此外,国内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研究很多参考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在实际应用中与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符合,应该结合国内企业的特征,建立符合我国企业特色的转化模型。
1.5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
隐性知识区别于一般具体事物在于它的意会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因而在企业技术创新中隐性知识的转化过程中,会存在比显性知识转化更多的障碍。目前研究隐性知识的转化障碍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5.1隐性知识本身的障碍徐进等通过对企业技术开发过程的分析研究发现,隐性知识的转化障碍主要来源于隐性知识自身、技术转移的方式等主客观方面因素。Burlton在对隐性知识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造成隐性知识转化障碍的是隐性知识本身的隐含性,导致它无法作为一种具体实物进行转化。1.5.2提供知识方和接受知识方的障碍李长玲认为隐性知识共享的障碍主要来源于知识提供方不愿意将自己的隐性知识与别人共享,造成了隐性知识的垄断性,以及知识接受方不愿意主动吸纳新的知识,对知识接受的排斥心理两个方面。孙挺认为造成隐性知识共享障碍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提供方担心自己失去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是接受方认知能力和吸收能力的不足。 1.5.3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方面的障碍刘红勤从知识主体、知识传播技术环境的角度研究,认为造成障碍的主要原因为知识提供者的垄断、企业技术的薄弱和组织机制的僵化。Denise认为主要存在信任、成熟阶段、沟通、竞争和文化五个方面的转化障碍。Davenport等指出了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障碍来源于不合适的企业组织形式、落后的技术手段、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以及知识型企业文化的不足。虽然对造成障碍因素的看法和表述各有不同,但却都是从隐性知识本身、个体自身和组织知识共享环境三个角度展开论述的。从分析的手段与方法上看,大部分是基于理论分析得出,缺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隐性知识管理系统。这使学者们在研究隐性知识转化障碍时,不能十分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隐性知识转化障碍研究的效率。
2、进一步研究方向
2.1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数据库技术、Web技术、专家定位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促进了隐性知识转化的速度。原有的一些方法和工具过于陈旧、落后,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灵活多变、飞速发展的组织结构,也不能为科技信息工作者所利用。因此,学者们应不断学习、更新,开发出更多适用于隐性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使未来隐性知识管理的实现技术和方法将更加科学、先进,以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进行更加科学系统的研究。
2.2实证与定量研究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当前除了定性分析之外,增加定量方面上的研究也是日后研究发展的趋势之一。在定量研究方面,常用的方法是先提出假设条件,然后根据一定的数据进行检验,建立隐性知识转化的相关模型。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中的隐性知识的研究,研究学者还应该结合企业、组织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以我国企业的自身特征为出发点,进行一些实证性的定量研究,提出适合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希望今后的研究学者在此方面加强研究。
2.3具体业务流程中的隐性知识研究
隐性知识作为个体思维、经验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与企业部门的工作环境和业务内容息息相关。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特征和实际情况,加强对工作内容的细化分类程度,针对具体工作流程的业务形态,分析不同部门产生的隐性知识与生产过程存在的内在联系,深入挖掘潜藏在业务流程中的主体主观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组织需要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法,并结合一些实际场合进行应用,不断地修改完善,从而研究出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的隐性知识管理方案。
3、结语
本文从隐性知识的共享、转化、测评、转化模型与转化障碍五个方面展开,评述了近年来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隐性知识管理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该领域内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虽然研究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手段缺乏效率、缺少定量研究、忽视人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重要性等。应该结合定量分析、加强细化分类研究以及运用信息智能技术等对隐性知识管理进行进一步研究。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与隐性知识的关系日益明显。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在联系,有利于推进两者之间的交互绩效,实现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Barrett,S.Cappleman,G.Shoib,G.Walsham.LearninginKnowledgeCommunities:ManagingTechnologyandCon-text.EuropeanManagementJournal.2004,22(1):1-11.
[2]宋建元,陈劲.企业隐性知识的共享方法与组织文化研究[J].技术经济,2005,(4):27-30.
[3]刘小峰.认知情境影响隐性知识转移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7):7-13
[4]王金明,崔海英,关军.个体隐性知识共享动因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174):112-113.
[5]何明芮,李永建.心理契约类型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11,8(1):56-60.
[6]梁启华,何晓红.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J].情报科学,2006,(3):146-147.
[7]程慧平,万莉.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1(6):76-77.
[8]C.W.Holsapple,M.Singh.Theknowledgechainmodel:activitiesforcompetitiveness[J].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2001,(20):77-98.
[9]疏礼兵.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0]卢新元,袁园,王伟军.基于博弈论的组织内部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机制分析[J].情报杂志,2011,(7):102-105.
[11]余祖德.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及其转化的机制[J].科技管理研究,2011(4):133-135.
[12]程钧谟,企业知识创新能力模糊评价体系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80-83.
[13]王楠楠,侯勤.用于信息机构隐性知识共享的知识地图构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1):68-71.
[14]王忠义,李纲.企业隐性知识测评指标及权重计算方法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34(7):71-73.
房产经济论文[15]刘军.企业员工隐性知识交流能力评价模型[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4):80-82.
[16]马伟群,姜艳萍,康 壮.知识管理中个体知识能力的一种模糊测评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7):56-59.
[17]李作学.个体隐性知识的结构分析与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12-15.
作者:贵佳琳 李永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