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当代建筑空间装置类型分析

[摘要]当艺术装置介入建筑领域时,建筑空间作为创作主体形成空间装置表现出何种特质?本文从对空间装置的定义、基于其特质,对当代建筑中的空间装置进行了类型研究,分别从观念性,实验性,体验式三个类型结合案例进行了浅要的分析。

[关键词]空间装置;空间;观念;实验体验

一、空间装置概述

1.装置艺术

“装置”(Installation)一次最早源于工业领域,主要意思为“装配、并置”。20世纪60年代,西方将“装置”用语介入艺术领域,被当时青年艺术家用于一种艺术创作方式表现反叛精神与对传统艺术分类的藐视,此时“装置”泛指可被拼贴、布置、移动、拆卸的元素及零件等现成品的方式来呈现观念的艺术媒介,这种随意自由的表达方式在短短几十年间备受欢迎与运用,促使装置作为一种艺术门类,即装置艺术。自装置艺术兴起波及领域广泛,对其概念定义不明确,本着对传统艺术的反叛,其所属范围越拓越远,而限定边界也不甚模糊。在对装置艺术论述中,普遍认识以WilliamC.Seitz与ClaireBishop的说法为主:WilliamC.Seitz强调装置艺术的装置性手法和现成品材料异质化;而ClaireBishop提出装置艺术观众的介入性质,强调观众的介入与感受体验都是作品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可以认为装置艺术是艺术家在特定的时间,场合中自由综合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的有效改造、组合,创造出允许人身体进入的并积极调动参与者感官,能够表达观念的艺术形态。

2.空间介入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中的三个主要构成元素,即实物-空间-观念,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对物体所在空间的转移、改变或设计,重新赋予实物新的语义而做出不同的观念表达,空间起到一种必不可少的纽带衔接作用,空间在装置艺术诞生时便以其环境因素与之共存,当空间作为一种独立概念介入装置艺术时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装置艺术的场域空间性;一种则是作为装置艺术的创作对象。装置艺术的空间性体现在于承载装置艺术的场所环境,是装置艺术观念表达的一种媒介,也是装置艺术中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装置艺术作品的对象为承载着新含义的实物现成品,结合所处“场”的空间环境进行艺术化装配进行表达,装置物质实体与其所处的环境空间一同形成装置艺术作品,空间是作品展示的特定语境,在作品创作的时候,空间要素就被作为创作条件和要求纳入作品的创作思考当中,而作品创作后观众的体验在物理三维空间中延续了时间的维度,丰富了装置艺术的空间性。另一种作为装置艺术的创作对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装置艺术不受艺术门类限制创作对象广泛,从实物主体到空间的创作研究都是其发展的一部分。当时的装置艺术家对展示空间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对空间的装置创作,他们企图改变空间的物理属性,如灯光、颜色及声响等,从观者的感官体验上创作一种抽象式心理空间。20世纪90年代后,装置艺术家不再满足于对现成空间的改造,开始考虑对空间装置化的建构,装置艺术开始跨界建筑领域,对空间的装置创作主体也从艺术家群体转向建筑师,空间主体介入装置艺术而形成一种新的装置艺术类型,即空间装置。

3.空间装置

建筑领域中,建筑师对装置的实践尝试自后现代主义以来并不鲜见,海杜克、里伯斯金、迪勒与斯科菲迪奥等后现代初前卫建筑师在其建筑理念难以付诸建筑实践项目实现的时候便开始注意到装置创作的建筑实验性;且70年代后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也陆续兴起大量的装置作品,这些建筑师的装置实践表明“装置”成为了建筑师除了建筑实体和文本以外的另一种表达思想和观念的媒介。从装置艺术到空间装置,可理解为是装置艺术在建筑领域的延伸,是以建筑空间为创作对象的装置艺术。空间既是装置艺术的场所又是装置艺术主体,可以认为是将装置艺术的某些特质转移到建筑空间的建构上,使具有观念性的空间建构具有装置意味。在此,本文对空间装置进行新的界定为:由建筑师或者建筑院校师生通过空间这一媒介,以装置的手法或者带有装置性特点的建构方式完成的用以表达个人、社会、建筑的情感和思想等具有观念性意义的艺术作品;此外,空间装置也可作为建筑中关于形式、建造、材料等相关的建筑实验性形式。

二、空间装置类型

空间装置是装置艺术在建筑领域的拓展延伸,即空间装置包含了装置艺术的主要特性:观念承载,装置手法与观众介入;又因为空间装置在当代建筑中兼具实验性,可将分别依据其特质对空间装置进行分类型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种:观念承载特质延伸出观念性空间装置类型;装置手法及建筑实验特质延伸出实验性空间装置类型;观众介入特质延伸出体验式空间装置类型。

1.观念性空间装置

“观念”指艺术家以某种思想、意图进入创作的一种当今的艺术思考与创作方式,特指20世纪以来的当代艺术,而装置艺术作为观念艺术的派生物具有观念艺术的根源内涵: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是理念。装置艺术通过对现成实物的非逻辑装配组合来表达艺术家的抽象思维。空间装置中,建筑师通过空间装置作品来表达的对社会、环境问题的思考。由于传统建筑的基本要求是解决功能以及环境的基本功能问题,建造活动漫长而复杂,不能有效地传达出对社会、建筑环境和人文关怀的思考,而空间装置具有建筑的跨越性,能够承载着具有创造性观念的表达,通过介入空间装置的建构中,以一种对象化方式进行呈现。该类型空间装置作品中,侧重的是观念性的传达,不受具体存在的空间装置作品所局限,更确切的解释为,当空间装置作品展览结束,被拆除之后,观念通过介入的方式从而被观众获知仍然持续着观念的传达,存在于受众的讨论和评价之间,它的最终形式是传达而不是存在。观念性空间装置的观念表达目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粹的个人意志或者学术范畴的思想表述,一种是针对当下建筑艺术与之相关的社会、政治、生活之间现象的批判。

2.实验性空间装置

实验是当下艺术、设计门类较为新鲜,前卫的一种界定名词,具有探索性和不确定性,同时也意味着发展的可能性。空间装置中的实验性类型界定来自于其装置特点与在建筑领域中的定位,换言之是以装置的形式是作为建筑实验探索当代建筑在形态、建造、材料上的可能性。空间装置介于建筑概念设计于建筑实践层面之间,能将某些与建筑相关要素如建筑材料,空间形态等先行带入建构之中,可以被认为是建筑片段或者成为微型建筑,是传统概念设计的延续,也是实践项目的先前试验。空间装置的实验性依赖于其装置特征,具体表现为高效多样的建造方式和异质化的材料表达。建筑活动漫长复杂,建筑师在建筑活动中要综合各方面主客观因素如业主、造价、技术支撑等,无法对其进行全面把握控制以及个人理念不能被完全表达。装置建构是空间装置的主要表达形式,其便捷的装置化建造能为建筑构筑周期缩短实现提供有利客观条件,当下空间装置建造方式丰富:充气、寄生、积木、悬挂等,大大拓展了空间装置的形态表现。再者,装置化建造在空间装置中得以被实践和检验,可为实际的建筑项目建造提供实验参考。在材料表现上,空间装置继承装置艺术的材料特点具有较大开放性。对于建筑而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决定意义,建筑发展史上,材料的革新往往为建筑形式的发展带来巨大变动。空间装置中的材料既是装置的构成要素,又是装置所表达观念的物质载体,对材料的选择范围从自然物到现成品都是空间装置中需要斟酌的研究对象,空间装置中丰富的材料选择和表达通过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往往能建构表现出出人意料的装置效果。

3.体验式空间装置

装置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的一个重要特质就是观众的参与体验:通过创造特殊的场域环境,在观众介入时引发观众的记忆,以记忆形式产生经验,观众个体基于理解和与作品产生互动进一步加强这种经验的体会。而空间装置中,空间的存在本是来源于置身其中的人的体验,将身体作为一种尺度去衡量感受空间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志。空间装置既然是观念的载体,必将产生观念的传达,而对空间装置的体验便是观念传达的捕获,体验的方式来自观者身体机能的感知:视觉、听觉、触觉等都是信息获知的途径。从客观的知觉体验结合观众的个人社会经验再上升到精神的体验,从而完成对空间装置作品的完整认知。空间装置的体验是观众与作品的双向交流,除了依赖于观众置身其中的感知,空间装置的氛围营造是装置创作中的主动表达。氛围营造的实质其实是空间属性的重构,通过改变空间组成要素去改变空间的形态和意义,抽象化为承载思想的观念空间;另外,在空间中加入电子模拟设备和互动性装置也是当下空间氛围营造的一种方式,对空间进行视觉虚拟呈现,强化或遮蔽部分感官知觉,引导观众行为动作等,从而达到特定空间氛围营造。

三、结语

空间装置中延伸装置艺术的特质的类型研究体现了当代建筑中最主要的一个特质:观念;而相对建筑建构的逻辑关系即是观念的延续:观念的存在、观念的表达和观念的获知,即分为三个逻辑阶段:首先对建筑的设计定位,赋予建筑空间所承载的意义即观念的存在,是设计之初的建筑存在的缘由和基础;而后是观念的表达,建造,建造包括构造手法与材料选择,在空间装置中称之为实验,空间装置实验服务于实际建造,延续这个逻辑建造是为了呈现设计的理念,是观念的具现化;最后是体验,作为一个设计的结束也是身为一个建筑的开始就是观念的获知,除了在图纸上认识一个建筑物,身置其中是最为直接理解,也是最真实的,建筑所为体验者带来的感受渐而转化为它本身存在的意义。沃尔特•本雅明认为建筑是需要视觉和触觉来感知的,这种感知区别于其他艺术作品,但是往往人们在感知建筑时总是不够全面,立足于空间而容易忽视其构造或者理念,拾此遗彼,而空间装置的存在是表达建筑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让对立的使用者在亲身体验中能更直观与全面的感知建筑。当代建筑中的空间装置吸收了装置艺术的特点观念表达、装置手法、异化材料和互动发展等拓展了当代建筑语言的表现形式,也是对发展中的建筑的一种补充和超越。空间装置并不是我们以往强调的某种具体的形式或风格,更准确地认为它是一种观念和思考,对空间装置的类型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装置之于空间的特质,关注传统建筑以外的观念表达和社会意义,和对建筑发展在各个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淦.装置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2]唐君,杨茂川.浅谈装置化建筑[J].广西轻工业,2008(5):15.

[3]应志红.浅谈当代中国装置艺术[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20).

[4]陈奕.装置性建筑[J].山西建筑,2006(5).[5]张永和.三种研究[J].建筑研究:世界西藏职称建筑,2004(2).

[6]史少微,邢相鹏,孙清军.建筑装置化实现策略初探[J].山西建筑,2014(9).

[7]刘俨卿.论建筑装置及其意义[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2.

作者:吴珊莉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当代建筑空间装置类型分析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91493.html

    相关专题:安徽行政区域划分 养猪贷款政策


    上一篇:水厂中高低压电气自动化组装调试
    下一篇: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