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了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以及新时期下的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内涵及意义,提出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宿舍文化建设,进一步拓展和充实和谐的校园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延安精神;宿舍文化;成长成才
一、新时期下的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
延安是我们党和军队的根据地,从1935年到1948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和指挥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培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延安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科学思想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延安精神有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和广博的内容,它是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灵魂,以解放思想、事实求是为思想路线,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201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陕西重要讲话中全面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延安精神的内涵和重大意义,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二、高校宿舍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
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宿舍文化是建设校园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高校宿舍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高校宿舍文化一般是指大学生在宿舍这一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凝聚和体现学生的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文化特色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亚文化,是推进校园文明建设的有益补充。第一、高校宿舍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主要场所,“卧谈会”、西方负面思潮、不健康因素影响等现象直接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相反,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室友的交流沟通,缓解学习压力和对学校教育的不满,准确找准自己的定位,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所以,把大学宿舍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对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应对人生挫折已有着重要育人作用。第二、学生宿舍是开展教育教学的第二阵地,对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大学的大班教学模式和学分制制度,学生的班级和年级的功能在弱化,学生宿舍就成了开展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元,成了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的重要阵地。良好的校园宿舍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校风和学风的有益补充。第三、学生宿舍是学生在大学时期形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能力和正确价值取向的重要场所。当今大学生宿舍文化既秉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表现出积极健康的主流思想与其他多元价值观相互渗透的特点【1】。大学生宿舍文化在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起着重要作用。
三、延安精神对于新时期高校宿舍文化建设的意义
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2】,爱国主义是延安精神的灵魂【3】;延安精神为开展校园宿舍文化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不够成熟,良莠不齐网络信息影响,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容易动摇。如何让青年学生继承和弘扬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教育,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勇于担当其提升自我、贡献社会、建设国家的时代重任【4】。第二、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待工作要恭恭敬敬、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培养大学生追求完美、勇于付出,养成敬业的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弘扬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就是要求校园宿舍同学之间说实话,干实事,讲诚信。如今,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如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少数大学生出具虚假贫困证明申请困难补助;信用意识淡薄;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严重等等,这些都进一步证明,开展实事求是的延安精神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在要求。第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友爱的延安精神【5】,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的室友关系的必然途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有利于培养青年学生的自信、自强、自立的主体精神,不畏艰险、不拘一格、奋力进取的创造精神。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校是培育创客的主阵地,针对当前屡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助推大学生创客破茧成蝶,大学生就要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延安精神,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才能让创新创业落到实处。总之,继承和弘扬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要求我们存之于心、见之于行,多渠道渗透于高校宿舍文化建设之中,引导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服务于新时期下的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当代大学生要有要有"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的政治责任心,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要有个人价值的实现通过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担当,我们就一定能够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工作业绩来。
参考文献:
[1]王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3(.1)
[2]崔智林.用红色文化熔铸个性鲜明的大学文化——以延安大学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10).
[3]雷云峰.试论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在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1)
[4]冯帆.以与时俱进的延安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北社会科学,2011(08)
[5]常佩盐.加强延安精神教育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2015(10)
作者:张理航 单位:金陵科技学院软件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