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利于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并超越生活
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追求更优质的生活,让学生能够不断上进,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学生在生活的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并接受教育,生活教育会引导学生生活,让学生自己批判性地重构生活,克服生活中的不足,磨炼学生的生活意志,提高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形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以及抉择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进而超越生活。
2生活教育理论在中职生思想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目前大多数中职思想教育中都存在重社会价值、轻个体价值,重德育课程、轻生活实践,重单向灌输、轻多向互动,重学校教育、轻社会和家庭教育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广大教育学者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针对中职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特点,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思想教育模式。
2.1重视学生集体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
2.1.1重视班级交际文化建设教师应经常教育学生,一个人是否会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懂得与他人相处与个人的快乐和成功有密切联系;每个人成长的旅途中与他人相遇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如果在生活中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过多地放在和同学之间斤斤计较上,只会让自己感到不快乐,应教育学生学会认可并接纳和自己不同的人,学会尊重别人。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像吃苦耐劳、乐于助人、文明礼仪等“班级评选之星”活动,积极鼓励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对方的优点。也可以鼓励学生轮流抄写一些经典、励志的名言警句,加深学生对为人处世的理解。
2.1.2重视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学生宿舍是学生之间交流、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教师应加强学生宿舍的文化建设,让学生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宿舍氛围,保持积极向上、愉快的心理状态。教师可以让学生给自己的宿舍起一个名字,将每一个人的照片或宿舍的集体照片贴在宿舍门上或墙壁上,积极鼓励学生相互串门、交流,不同宿舍之间可以组织“猜猜他是谁”、“夸夸我同学”的活动,增进感情交流,使同学之间感情更加融洽。
2.1.3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互动教师可以在班级上设置一个专门的“心里话”本子,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悟以及烦恼全都记录在本子上,以便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开导、劝解,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2引导学生切身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进行自我教育
教师应遵循学生自身的特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引导学生重视生活,注重利用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细节进行自我教育,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在确定思想教育目标时,应从学生实际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出发,针对中职生的年龄制定不同等级的具体教育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确定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因此教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2.1充分尊重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前,应深入了解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以及道德行为,并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先进的网络通信技术,像微信、QQ等在课下多与学生平等的交流、沟通,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将学生当成自己的“亲友”,让学生有安全感和归宿感,主动倾诉自己内心的苦恼,教师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给予学生一定的思想指导,给予学生安慰和鼓励。也可以定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学生出现过度的偏激行为。
2.2.2用心陪伴学生成长笔者曾经遇到过一个十分叛逆的学生,其要求退学,笔者并没有立即答应学生的请求,而是试图与学生以及家长进行深入的沟通,而得知学生的思想动机后,笔者并没有答应学生退学,而是让学生暂时休学。放手让学生自己在现实工作中不断碰壁,认识到自己的不成熟和莽撞,而教师则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过程,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指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理念,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学校德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终学生在笔者的耐心引导下重返学校。从这个案例中可看出生活教育并不是强迫学生懂得生活的真理,若学生并没有付出真心去体验和感悟生活,那么一切将是徒劳无功,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慢慢成长,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教育。生活化教育是近年来中职院校思想教育兴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可增强中职生的自信,形成健康的人格,有利于培养学生崇高的职业道德,为中职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正是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黄金阶段”,各大中职院校应根据自己整体的发展格局积极推行生活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人才。
作者:门友强 单位: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