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关于中国哲学年鉴考察综述

1马克思主义人学驶入“黄金”10年高速发展快车道(1997—2006)

马克思主义人学初步形成后,中国人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人学进行了连续10年的深化、挖掘、发酵和酝酿,使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研究步入到一个成熟化、体系化、现代化研究时期;在这一阶段,人学持续发展、深度挖掘,人学与时代、人学与哲学、人学的合法性、人学的体系化建构,人学的“形上”和“形下”研究的结论等深度内涵被逐渐深入发掘出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由此进入一个理论上的初步成熟、较有收获的季节(2007年到2012年是关涉人学研究的第二个沉默期;2013年到2014年,人学研究略有回暖)人学与时代。马克思主义人学雏形初显后进入“黄金”十年发展快车道,时代特征明显,“时代性”成为人学研究主题之一。根据1998年《中国哲学年鉴》统计,1997年是人学研究十分活跃的一年。这一年,仅发表的涉及人学的论文就有上百篇;1997年4月26—28日在北京成功召开“首届全国人学问题学术论坛”研讨会,人学问题研究呈现“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在首届全国人学问题学术讨论会上,一些学者鉴于当时改革开放逐渐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向纵深发展,认为建立专门研究“人的问题”的学科,已成时代吁求。时代呼唤需要学术回应。《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就是应时代要求所结的理论硕果。有学者甚至认为,人学研究到了从条块分割向基础理论综合构建的时候了。也有学者认为,“全球性的市场化和技术化浪潮,正在实际地消解着人作为人的现实存在,它导致了人的自我遮蔽和自我迷失”[11],因此,反过来对人的自我进行追问就显得及时和必要,这也是时代对人学提出的紧迫吁求并促使人学成为“显学”的原因。人学与哲学。人学与哲学关系问题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争论激烈的问题之一,是中国学术界提出的一个颇具价值的重大理论问题,因为它既关系到人学建设及命运,又涉及哲学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韩庆祥对当时人学现状做了较为全面的综评,认为最具代表性的人学阐释有三种:(1)哲学即人学。哲学作为人之自我理解的自我意识理论,体现了人是哲学奥秘之说,哲学的形式就是人所经历的状态。(2)哲学包含人学但不等于人学,人学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二者是整体和部分关系。(3)哲学不只是人学,人学也不只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哲学的当代形态主要是人学,因为它反映了西方哲学由自然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人学的发展趋势和内在逻辑[12]33。孙宝林认为哲学本质即是关于人的哲学;构建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只有从社会、心理层面和人的“类”特性、“个体”特性相结合等两个层面入手,才能构建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人学理论。注重人学的哲学研究,就是注重人学的“形上”和“形下”研究的结合。黄楠森主编的《人学原理》就是这种结合最好的尝试,因为该书既涵盖对人的基本问题的“形上”理解,也有对人的问题“形下”分析,因而堪称人学研究的力作,也可看作是韩庆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之后的成熟之作。关于人学学科建设。对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黄楠森、王锐生、韩庆祥认为,人学是21世纪亟待发展的新兴学科之一,作为新兴学科,人学承担着建构完整的人的图景重任。韩庆祥、邹诗鹏、贺来等也对20年来人学研究进行了总结,认为学者们力图在综合各门人的科学基础上建立一门新的人学,并实现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统一;单兵作战的模式使学者对人作为研究中心缺乏统一认识;虽然人学并未“成熟”,但是“人”的观念已成学术探索中心。就未来而言,人学任重道远,即必须在梳理既有分散成果基础上综合成果,必须推动人学向前持续发展,必须推动人学范式转换,必须与时俱进推动人的时代性研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谭培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作为历史过程,它有过去、现在、将来三个维度。从过去看,当代人的发展是世世代代物质文化优秀成果生成的现实状态。人创造了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同样创造了人。从未来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它是人们理想期待而当前还不能全部实现的价值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既要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本质要求。关于人学合法性。邹诗鹏认为,人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揭示人的被遮蔽的合法性。人的问题的意义大于人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人学所彰显的正是当代哲学尚未意识到的人的主体性和历史性,也就是说,人学的创构与阐释与当代哲学的自我理解走的是同一条路。关于人学研究方法。人学研究是在一定哲学观指导下进行的,从不同的哲学观出发,就会导致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高清海等从“类”哲学出发,以“类”意识来把握时代及人的思路、方法,凸显了现代化实践中人的“类人格”的自觉意识;候衍社则从发生学方法出发探索人的本质,突出了马克思人学的发生学底蕴;张曙光从人的生命哲学的意义追问出发,来探讨人的诸多基本问题;胡为雄认为采撷西方人学之长结合传统人学优势的互补法研究人是今后人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关于人自身的问题。经过数年的沉默,2013年到2014年,人学关注重点则倾向于对人的生存、人与自然关系、人的概念及价值主体性研究。林默彪通过对社会转型期人所存在的疏离倾向,从人学视角提出,生存论维系的是“人文生命向度而不是人的自然存在,是对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及其意义的哲学诠释与反思”[13]。李德顺从新的高度构建起当代价值学说,认为“在价值领域要平等地对待各种不同的主体,把人的权利和责任还给人”[14]。这是对长时间人学“沉默”的新时代回应,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学成果出现。

2马克思主义人学展望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逾30载积淀之后,正驶入理性发展青春期。总体上说,研究模式已实现由零散式分析向综合性体系建构转化;研究成果由《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研究》体系初显,发展到《人学原理》渐趋走向成熟。尽管如此,马克思主义人学为未来发展计,不得不对自身认知能力的未来走势做出反思并提出适当性建议,只有这样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人学成熟、完善和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具体思路如下:首先,对未来人学理论自身的进化、发展之条件做出预测;第三,对未来人学实践提出适当的合理化建议;最后,对人学研究者的探索方向提出预警性提示;第四,吸取中西人学精华和自组织理论,为开创包容性马克思主义人学提供理论基石。

2.1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在未来发展中持续

保持良好的活力、跳跃、创新型发展势头,就必须在增强理论本身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更新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和超越,即马克思主义人学自身要有所“反思”、有所“领悟”、有所“自警”,具体涵括如下内容: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持续走向更加成熟、丰富、并弥补自身理论不足,就必须促进自身由不成熟范式向成熟范式的转换,由固化思维向辩证思维转换,具体“就是促成马克思主义人学范式由还原论范式→实践论范式→系统论范式的转换。”[15]其次,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深化、克服自身之不足走向成熟并创构真正“人”的学科,必须实现关注重点的转换,必须由关注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向关注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理想的转换,因为“现实的人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16],是有多种情感和各种需求的具体的个人,这种视角转换目的在于消解信息时代人的异化。最后,未来相当长时间,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将持续走在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的路上,人学理论体系的建设将任重而道远,新的因素造成的自我认知困难,将成为人学研究的新材料,而且,这是符合“国内社会、文化和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要求”的[17];因之,对于自我的追问,可能“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人生哲学”[18]思维话语。

2.2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在未来发展中持续

保持良好的活力、跳跃、创新型发展势头,就应该在实践中注重研究并解决事关本门学科持续发展理论的“践履”问题,即马克思主义人学要在实践中有所“行动”、有所“作为”、有所“超越”,具体涵括如下内容:首先,廓清学科间界限。人学虽历30余年风雨,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最大失误是没能划清人学与哲学上、下级关系,没能清晰划定人学学科范围并缺乏成熟性范畴界说。这些不足是导致多年来人学诸多问题争议之根源,如果早将此问题澄清摆明,也许会省去许多无谓的学术纷争。从对1997年人学与哲学学科划界及范畴争议看,将人学置于哲学学科之下较为妥当,而且人学又细化为马克思主义人学、西方人学与中国人学,这既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自我内涵,又能使“主体性道德教育理念越来越倾向于马克思主义人学之中”[19]。其次,实践的范式创新。人学要想有实质突破,必须破除以前“还原论”范式,把在还原论思想指导下“肢解”开来的“人”再整合出完整的人来,以“系统论”范式来研究人,也许能得到正确的关于人的解释范式。由于人本身就是一个由自然实体系统、社会关系系统和精神思维系统组成的“三合一”复杂系统,且精神思维系统是比自然实体和社会关系系统更高级的指挥性系统,因而人的一切有“形”运动惟有处在指挥系统层级的“神”系统指导下才能完成;如果把人之“形”系统与“神”系统并列起来考察,那么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清为什么“神”系统能对“形”系统起支配作用,进而产生出“实践”何以发生的问题。因此,“还原论”范式研究人得到的仅是人之个别,“系统论”范式研究人既可得到整体的人,也可解决困惑学界的实践与人的发展关系问题。最后,关注重点的转移。从现实自我向精神自我的转移,是30余年人学研究必须“践履”的重点;可以说,30余年来的人学追问,一直呈现主体心灵“缺位”现象,即较少谈论人的“精神”,似乎一谈“精神”,人就虚拟了;较少谈论人的自我,似乎一谈自我,人就唯心了。事实上,作为主、客体合体的人,人是现实性与精神性的统一,是虚拟性与社会性之一致,离开人的“精神性”谈人,就不能培养出作为最高意义的类存在的人。

2.3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在未来发展中持续

保持良好的活力、跳跃、创新型发展势头,就应该对研究者的“时代”洞察力和“焦点”捕捉能力做出“预警”性提醒,以使他们能够在科研实践中持续保持“忧患”意识和学科建构能力,具体涵括如下内容:首先,注重与时代结合。这是就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者本人提出的要求。对他们而言,必须要面对现实并反思信息技术对人的影响,否则就脱离反映时代精神之精华的哲学主旨。在当前,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者必须敢于正面现实,敢于承认新时代电子信息技术对人的异化事实,并从学理上找到并克服这种异化的根据。这是因为,网络社会已成现实社会一部分,人正加速凸显其“现实”与“虚拟”合体之性征,不解决人之虚拟性需求,既难以“全面克服实体本体论人学所导致的对人的现实生命及其历史发展的抽象化理解,找回被传统人学所遗忘的人”[20],还会因忽视人的精神生态而陷入牺牲人的自由发展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其次,学术态度上纠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者的思想观念做出的预警性提醒。因为,对于研究者来说,创新型学术态度必须克服并取代旧的保守型态度,即在学术探索过程中必须立即纠正一谈人性、谈异化就会被认为脱离唯物主义之路。事实上,从静态视角分析、归纳“人”也是必要的,这样做可以摆脱过程学说表现出来的虚无主义弊病。因为人是现实的理性的人,人毕竟不是转瞬即逝的“过程”;人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理性,给人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加以“定格”处理,可能得到人的真实信息和真切材料。最后,人学体系的构建。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者来说,当务之急是找到合适的建构人的思路方法,对人先做科学合理的学术界定,以及体系构建前的地基清理工作,不要急于做体系构建,因为如果没有坚实牢固的地基,就是建起来了,这种体系也会随时坍塌。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界所以没有很好地建立起科学的人学体系,主要原因就在于此。当然,条件成熟时,就必须考虑对马克思主义人学体系进行宏观“构建”了,否则,在材料集累到成熟之后体系构建不“给力”,那么,马克思主义人学可能会中途夭折,造成学术事故,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2.4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在未来发展中持续

保持良好的活力、跳跃、创新型发展势头,就必须对西方人学、中国人学及自组织理论等人学诸多流派做文本“解读”和精微“建构”,以使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够广纳中、西人学精华并博采自组织理论之长,凸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包容性,具体如下:首先,吸取西方人学精华,丰富马克思主义人学内涵。从思想形成史视角看,作为新生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要想从“青涩”走向“成熟”,从“不足”走向“完善”,从“依附”走向“独立”,就必须向外吸纳、借鉴西方先进人学研究理念,以补充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缺钙”现象,弥补学科内的营养“匮乏”之状,以互补型基因创建人学“发展”之基石。其次,广纳中国人学精粹,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理念。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角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实是马克思主义逐渐吸纳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人学亦不例外。自马克思主义人学单独成长起来的那一天,与中国人学的“交接”与“传承”,“共生”与“互融”,血脉交融地书写着人学“成长”经历。最后,承接自组织理论内容,完善马克思主义人学概念。从系统理论的自组织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一个具有自我完善功能的自组织系统,它的产生、成长和发展,必得经历一个由自我更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自组织过程,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自组织”功能得以合理“建构”并强化,使得人的“自组织”系统思想得以弘扬。

3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马克思主义人学来说,它的诞生既是人学发展的逻辑所致,也是人对自身认知逐渐成熟的结果;对于人来说,人总是走在自己认知自己的途中,人总是在随时随地检验着自己的当下,或对自己的以后有所交代。因此,人就是人;人是正与反的锻构,是虚与实的合体,是当前与未来的一致,是现在与未来的统一,是成熟与不成熟的载体;人总是在演绎着自己的时候,修改着对自己的认识。

作者:谢俊 张艳娣 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关于中国哲学年鉴考察综述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77048.html

    相关专题:云南省教育厅 网络经济论文


    上一篇:有关经济法教学革新思索
    下一篇:油田矿区物业安全管理的构思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