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洋虫扶正汤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1对象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根据2009年国际抗癌联盟第7版分期系统选取本院肿瘤病区(肿瘤一科、肿瘤二科及肿瘤三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病例70例,入组标准:①符合恶性肿瘤诊断标准,并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②年龄>18岁且≤75岁;③体能状况评分(ECOGPS)≤2,估计能生存6个月以上者;④Ⅲ期,Ⅳ期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⑤血象、心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有心、肝、肾严重疾病且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②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障碍者;③血象中白细胞<4×109·L1,血红蛋白<100g·L1,血小板<10×109·L1;④正进行辅助化疗,或末次化疗结束<2个月者;⑤5年内患有其他恶性肿瘤者;⑥正在参加其他药物试验者;⑦对本试验药物过敏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洋虫扶正汤+化疗)38例,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53.5±7.9)岁,卡氏评分75.35±3.91,肺癌13例(34.2%),胃癌10例(26.3%),肝癌8例(21.1%),其他7例(18.4%)。Ⅲ期14例(36.8%),Ⅳ期24(63.2%),化疗4次;对照组(化疗)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54.6±7.3)岁,卡氏评分76.42±4.79,肺癌11例(34.4%),胃癌9例(28.1%),肝癌8例(25.0%),其他4例(12.5%)。Ⅲ期12例(37.5%),Ⅳ期20(62.5%),化疗4次。2组患者性别、年龄、KPS、肿瘤类型、分期及化疗次数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本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洋虫扶正汤+化疗组),根据临床证型用药,中医证候辨证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由2位副高以上职称的医师判断证型,并综合四诊仪判断的舌象、脉象来选择研究对象。联合化疗方案根据NCCN指南采用一线或二线化疗方案[2-4],治疗时间为6个月。在此期间,化疗使用4个疗程,中医辨证口服汤药每天服用,服满6个月,组方如下:①气血两虚证:洋虫30g、党参30g、黄芪15g、熟地10g、当归10g、甘草6g;②气滞血瘀证:洋虫30g、党参30g、黄芪15g、川芎15g、木香6g、桃仁10g、红花10g;③气滞湿阻证:洋虫30g、党参30g、黄芪15g、香附12g、厚朴12g、半夏12g、陈皮12g、甘草6g;④气阴两虚证:洋虫30g、党参30g、黄芪15g、麦门冬10g、沙参10g、炙甘草6g;汤药以水煎服,每日1剂500mL,分早晚2次顿服。中药均由烟台市中医医院中药制剂室统一制备。其中所用中药经徐桂萍主任中药师鉴定,产地明确,各药物质量以药物指纹图谱进行控制。单纯化疗组:化疗方案和疗程同治疗组。止吐方法:2组均于化疗前给予盐酸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保护消化道黏膜药物为奥美拉唑;全组患者不预防性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3观察指标

①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食欲、腹泻;②骨髓抑制指标: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等;③心、肝、肾功能测定;④患者生存质量状况;⑤肿瘤客观疗效。

1.4化疗不良反应分级评定

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周检查1次血常规、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心电图1次,以观察治疗药物对患者骨髓功能、心、肝、肾功能的影响。每周进行1次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表现及分级标准评定,化疗的不良反应根据WHO抗肿瘤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定。

1.5生存质量评定标准

治疗前后按卡氏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6肿瘤客观疗效

疗效评定参照WHO实体瘤疗效判定标准进行。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本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各数据以sx表示。多样本均数间的比较先进行方差齐性和正态性检验,符合条件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和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治疗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0,Ⅰ,Ⅱ度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且0,Ⅰ度腹泻的发生率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

治疗组白细胞降低0,Ⅰ度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小板及血红蛋白下降方面无明显差异。

2.3对肝功、肾功、心功能不良反应的影响

治疗组肝功能损伤0度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肾功能及心功能损伤方面无明显差异。

2.4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治疗2周期后,对照组卡氏评分(70.78±5.96,n=32)比化疗前(76.42±4.79,n=32)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卡氏评分比(80.18±5.79,n=38)化疗前(75.35±3.91,n=38)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卡氏评分显著高于比对照组(P<0.05)。

2.5肿瘤客观疗效的影响

2组均未见完全缓解病例,2组肿瘤治疗有效率经秩和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肿瘤的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以化疗为主,由于化疗对机体的不良反应明显,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较多,生存质量差。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减少化疗的不良反应,成为目前治疗肿瘤的关键。中药是我国的特色疗法,中药与化疗结合可能成为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祖国医学认为化疗药物多为“药邪”、“药毒”,患者接受化疗的始末均表现为一派热象,火郁、热毒等证侯明显增多,从而耗气伤阴,故致病性质属温热邪气。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病性也表现为阳热,损伤脏腑气血,致气血虚弱,血行不畅,毒瘀结于不同脉络,影响脏腑气机,从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如毒瘀结于肢体末端则有手足麻木,结于胃肠则见恶心、呕吐、腹泻等,所以说化疗的不良反应,其病位在气血,以气虚血瘀为本,脏腑气机不通为关键致病因素,治疗当以益气活血为法,因此笔者以此立方组成洋虫扶正汤,并结合临床证型,辩证加减,方中洋虫活血祛瘀、温中理气为主药,配以党参,黄芪补气养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能增加巨噬细胞数量及其吞噬功能,促进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作用[5],黄芪能恢复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血液流变性[6];动物试验表明,洋虫可拮抗环磷酰胺对小鼠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的损伤,并对环磷酰胺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说明洋虫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还有一定的增效作用[7]。这与笔者临床观察到的洋虫扶正汤治疗组化疗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及治疗组肿瘤稳定率较高相一致。

通过对洋虫扶正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表明洋虫扶正汤确能有效防治化疗所致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化疗有效率,使得患者能够按时完成化疗,延长生存期。本研究结果与文献[8-11]类似,且上述几项研究中均包含益气活血的治法,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化疗不良反应,其病位在气血,以气虚血瘀为本,脏腑气机不通为关键致病因素的理论的正确性。而上述研究西藏职称均局限于中医药联合化疗对肺癌的治疗,本研究包括肺癌、胃癌、肝癌等常见恶性肿瘤,从而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适应证,值得推广。但对中药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加化疗有效率的分子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邵宏敏 单位:烟台市中医医院肿瘤三科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洋虫扶正汤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72229.html

    相关专题:巢湖学院学报编辑部 黑龙江中医药杂志社


    上一篇:报纸专刊版面设计
    下一篇:信息视觉化设计对教学培训的应用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