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12年实力经营,12年信誉保证!论文发表行业第一!就在400期刊网!

全国免费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首页 > 免费论文 > 管理论文 > 企业管理 >

校企合作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长足发展,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资源、进行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文中探讨了当前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发挥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优势,如何实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新型培养模式以及大力提升专业教师素质等展开分析。

【关键词】校企合作;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F7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993(2015)12-0121-03

【作者简介】戴育琴(1978-),女,湖南邵阳人,湖南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截止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6.43万亿元人民币,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企业更直接的参与国际竞争,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大,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扎实专业功底、实践操作技能熟练、外语运用能力强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前高校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重要目标。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力度,而校企合作是提高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校企合作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1.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模式,双方建立合作关系,是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重要内容。据统计,外贸相关企业所需人才大多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代保管员、报关员等岗位,要求其既具有较强理论基础又具备实际操作能力。高校根据外贸行业、地域特点、企业需求并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抓好教育质量,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上与企业合作,注重人才培养的实效性,针对性地为企业输送人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通过到企业实习和实践,直接参与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采用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沟通交流、处理问题,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工作能力,进入企业就能进行独立的操作,为择业取得丰富宝贵的实践经验。

1.2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训有机结合,注重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与环境,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建立学生实践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相吻合的人才培养双赢模式。企业与学校建立密切合作与人员培训关系,相互间连为有机体,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关系。企业与院校合作过程中,企业能够有效减少培训新人的周期,选拨培养出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节约了企业成本;学校利用企业的各种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开阔视野,实现了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节约了教育成本。因此,对双方来说,校企合作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互惠双赢关系。

1.3人才培养适应社会与市场需要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普遍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与市场需求错位的问题,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教学大纲多年不变,教学内容陈旧,而国际市场瞬息万变,经济贸易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同时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校企合作有利于高校直接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要求,加强与用人单位沟通,通过企业反馈的意见,互相明确人才培养的意见,更新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市场导向,针对性培养人才。

2校企合作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校企合作难以保障

目前校企合作多数停留在较浅的层次,学校和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保障实施。虽然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支持校企合作,但是目前仍缺乏法律约束长效机制。一方主动,一方被动甚至不动,内在动力不足。资金无法保障,教育经费增长缓慢,使得校内国际贸易模拟实习基地条件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如软件费用昂贵,实验室维护管理费用、设备购置费用难以申请等。许多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近年来被削弱,或无法有效开展。另外相关劳动准入制度执行难到位,校企合作多数仅停留在表面层次,没达到深入的校企融合,这种合作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加深。因此,应切实制定相关法律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校企合作双重保障。

2.2教育改革措施还不配套

教学计划的制定权在学校,教学实际与岗位需求仍有距离,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着很大差距,按照高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大众化的需求,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校企合作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相互脱钩的现象,学分互认还有难度,高校教育以理论知识为主,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强调各种职业资格证。教学体制有待改革,改革高校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机制、职称评审机制、酬金分配政策等,充分调动教师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应该鼓励各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探索校企合作模式。

2.3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需要提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具有博士学位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加入到高校教师队伍。从学校到学校的理论型教师数量占到75%,而有实际外贸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并不多,不足15%。国际贸易是一门实践性强的专业,要求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理论功底,还要有相应的实践操作能力。但由于大部分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历,外贸业务操作能力较弱,从而使得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不高,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校企合作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3.1根据企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以学校为主导,邀请企业共同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借鉴企业的经验、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共同负责研究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标准、改革运行机制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共同实施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工作,打通学分互换,增加学生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采取“订单式培养制度”,如与外贸企业合作进行模块式教学,师生与企业管理、生产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获得该公司认证,毕业后直接上岗。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制度”,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学年论文或毕业设计研究课题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现实案例,分析案例,一方面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学校组织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通过考试可以获取相应学分或奖励,技能鉴定和顶岗实习相结合。

3.2按照外贸企业工作流程开发课程

强调在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上要求学生必备的实践技能:熟悉并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政策法规、标准化要求及有关的贸易政策法规和惯例规则等;掌握专业岗位如跟单、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函电、商务谈判等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管理常识和科学操作技能;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技能,熟练操作电子报关、网上申请核销、网上结汇等电子商务环节;具有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查阅、翻译中英文专业资料和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系列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增强对社会、对专业工作的认识,加强社会实践,树立创业意识。加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国际结算和进出口操作等课程的技能训练,加强学生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专业技能。鼓励学生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加强课程设计与专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联系,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技能考试、进入专业领域工作。

3.3共同建立综合性的国际贸易实训环节

国际贸易实训环节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训基地两部分。校企双方应共同确定实训环节建设规划,共同进行实训项目建设。校内建立综合性国际贸易实验室,通过现代国际电子商务软件,实施从商务谈判、对外报价、签订合同、出口报关、投保、仓储运输、制单结汇的全套国际贸易实务的实习环节。实验室按企业形式进行建造,按企业的标准进行管理。学校老师和企业工作人员轮流进行讲课和现场指导,利用电脑及网络,在虚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通过精心设计、组织和控制下的模拟操作训练,让学生熟知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现阶段,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要更多的与企业实际需要相结合,将跨境电商、网上交易等内容补充进来,设计出更高质量的模拟软件,更接近于企业的外部环境。校外实训基地是连接学校与社会的最佳通道,是搞好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实训基地要与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能系统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经济活动中。高校和企业共同推进将实习基地建设纳入高校的教学建设与企业的运行体系,具体包括签订协议,职责分工、专门人员配备、编写和更新实习指导教材、制度建设管理、基地建设任务研究、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等。

3.4提升教师素质,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校企合作,积极鼓励在校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中去学习。学校可以实行教师“实习”制度,定期派专职教师到外贸企业工作,提高教师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国际贸易专业青年教师到企业实习期间,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方案,与外贸业务员一道完成公司的各项任务,进行实际考核,企业给出评价意见,高校业务团队各项任务的完成与企业员工一样,在适度放宽的前提下,同样受到考核制度监督,实行奖励机制。鼓励国际贸易专业教师考取外贸类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双师资格。在企业有过工作经验的教师或者在企业接受过培训的教师通过“传、帮、带”帮助普通教师学习国际贸易实际操作。规定国际贸易专业教师以多种方式到企业实践或进修,改革教师聘任制度,支持双师型教师任职教学类高级职称岗位。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中聘请优秀工作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组建由专业带头人为领导、以具有双师资格的专任教师为主、以企业工作人员为兼职教师的优秀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李玉.论国际贸易专业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J].商业经济,2009,(2).

[2]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雕刻艺术论文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

[3]李忠华,姚和芳.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12).

[4]郑军锐,李慧.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8).

作者:戴育琴 欧阳小迅 单位:湖南商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校企合作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途径
    http://www.400qikan.com/mflunwen/gllw/qygl/170398.html

    相关专题:测验法是根据 溶洞处理


    上一篇:公路施工工程财务内控探讨
    下一篇:农业经济管理探析

    认准400期刊网 可信 保障 安全 快速 客户见证 退款保证


    品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