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ogme教学法概述
1.1Dogme教学法的起源和研究现状
Dogme教学法(DogmeinEnglishLanguageTeaching,简称DogmeELT)起源于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teaching),大约于2000年由ScottThornbury提出。Dogme取名自电影界的Dogme95运动。该运动倡导拍摄真实电影,摒弃对现代科技的过分依赖,回归到对真实故事和演员表演本身的关注上。Thornbury借此名倡导进行“不插电教学”,让英语教学摆脱以语法讲解为主的教材的束缚,摒弃课堂多余的教具和现代科技,以学生的知识和经历为基础,着力于课堂活动,注重推进语言学习的师生互动交流。虽然Dogme教学法在国外备受语言教学工作者们的关注,但在国内甚少有相关的研究,可查询到的相关资料只有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对其在口语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相关探讨。当然,Dogme教学法不仅关注口语教学,其他方面的语言技能都有涉及。“基础英语”作为一门综合英语课程,涵盖了各项语言技能的教学,用Dogme教学法指导其导入环节的设计,能让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接下来从Dogme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入手,找出解决引言所提问题的方向。
1.2Dogme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Dogme教学法有三个基本原则:对话推进教学、摆脱教材束缚、注重浮现语言。
1.2.1对话推进教学
传统的教学存在一个误区,以为语言的学习要先掌握语法和词汇,才能流利地将其运用于对话,并且因为对话交流不如词汇、语法便于测验,而不测验的东西就不被视为教学重点,所以对话以及语言运用的流利性往往在教学中被忽视,这也是为什么会存在“哑巴英语”的原因。正如任务型教学法,Dogme教学法也把语言运用的流利性摆在了第一位,先让语言学习者进行流利的对话,然后把所产生的对话作为素材,再进行语言准确性的检查,这也符合认知模式的语言学习,即从输入到输出、再到反馈,而对话互动才有输出,所以学习如何进行对话是推进语言学习的驱动力。从生活实用的角度来看,有来有往、形成交流的对话更具有实用意义,以句子为单位分析语法和词汇用法的传统教学,明显不及对话教学对语言在生活中的运用准备得到位。
1.2.2摆脱教材束缚
什么是教材的束缚?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花大量的时间解读教材,从而剥夺了师生通过对话构建知识的机会,剥夺了学生通过输出得到反馈的机会,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或者开小差,那么教材的使用就束缚了教学。从全语言教学法(wholelanguage)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学习应该在真实的情景里进行,有真实的交流需求,语言学习的目的是沟通,而非注重语法、词汇等形式问题,所以语言学习并非是把语言拆成部分来学习,而是把听、说、读、写等各项能力综合在一起进行运用,达到交际沟通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而学生是交流活动中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材传达更多的是强势文化及其价值观,为了防止文化殖民,实际教学应该将教材进行“本地化”,即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历,创造属于学生自己的语境。
1.2.3注重浮现语言
所谓浮现语言(emergentlanguage),即自然出现的语言。从交际教学法的角度来看,如果教师对活动的组织旨在让学生通过交际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语言的学习过程会自然发生。从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earning)的角度来看,语言的准确度来自流利度的提高,而语言学习的发生和加深,是靠交际的需求来推动的。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learner-centredteaching)和过程式大纲教学法(processsyllabus)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交际中解决问题的语言技能,教学大纲应该随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需求而有机地形成,而非预先按语言的产品式知识(即所有的语法、词汇、短语等)进行刻板的安排。在此基础上,Dogme教学法认为,如果给学生提供恰当的语言使用环境,并鼓励学生抓住机会使用语言,那么他们内在的语言能力会被激活,而语言会自然浮现,而不是被习得。当然,有的学生对语言形式(如语法、表达式等)模式的认知能力有限,有时语言形式的教学是必要的,但这点并不与过程式大纲教学法相矛盾,因为语言形式的教学不应事先安排,而是根据学生的输出材料做出相应安排,即采取回应性教学(responsiveteaching)。
1.3Dogme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Dogme教学法受到了许多教学理论的启发,其中注重交际能力的交际教学法对其影响最多,两者都注重培养交际能力活动的开展。但在交际教学法中,通常通过设计“信息缺失”的活动,使得双方必须通过对话获取自己缺失、但对方知晓的信息,这种设计比较人工化,容易使活动变得呆板。Dogme教学法认为,对话教学的内容,应该就是让学生谈论自己,这样更能调动学生兴趣,使学生能进行自然而有效的对话,并对活动产生深刻印象。Dogme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在方法论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在教学理念上有所不同。Dogme教学法更加注重自然的对话,而任务型教学法的对话任务,刻意设计的痕迹明显,不如现实生活中的对话自然。从Dogme教学法的三个基本原则可以看到,全语言教学法、过程式大纲教学法也对其产生了影响。此外,支架式教学法(scaffoldedteaching)和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teaching)也是Dogme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支架式教学法认为知识不是从教材或教师传输到学生的,而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谈中构建的,教师通过对话来搭建平台,正如搭建盖房子用的支架,待学生能举一反三真正掌握知识技能,辅助性的支架就会慢慢消失。反思性教学意图通过大量运用对话教学来使课堂更加人性化,这点也是Dogme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2.Dogme教学法指导下的导入设计
2.1“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设置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描述,“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根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综合教程》的教学建议,“基础英语”每单元的教学时数以6到8学时为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一般一次课由2个学时组成,所以一个单元大概安排3次大课。接下来以《综合教程》第一册第八单元“MyForeverValentine”为例,设计3次大课的导入。
2.2导入设计实例
根据Dogme教学法,即使教材限定了具体的话题,教师在导入环节也完全能以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历为基础进行活动设计,从而实现语境的“本地化”。由于导入具有引入新话题、承上启下的功能,在活动设计时,还应考虑之前所学内容和接下来新课的教学内容。
2.2.1导入一:转圈猜故事
活动目标:让学生谈论与节日有关的亲身经历,引入节日这个话题。时间:10分钟活动内容:第一步:分组成圈。把学生分成若干约5人左右的小组,每组围一个圈,每两个圈以内圈和外圈形式组合在一起,内外圈学生对立而站,面对面的两个同学构成临时对话搭档。第二步:猜故事。内圈的同学心里想好跟节日有关的亲身经历,拟一个夸张的标题,让外圈的同学猜情节。外圈的同学提问,内圈的同学回答。对话时限为1分钟。第三步:转圈换搭档。到1分钟时,对话结束,内圈同学逆时针转到下一个同学,构成新的临时对话搭档。然后重复第二步。如此直到内圈同学跟所有外圈同学进行了对话。第四步:讲故事。老师选若干外圈学生讲一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故事,然后让相应的内圈同学进行更正。第五步:反馈评价。对同学们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再选几个影响交际的语言形式问题进行点拨。
2.2.2导入二:跑步听写
活动目标:温习上节课的课文语境,并把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训练,然后过度到该节课语言形式问题的讲解上。时间:10分钟课前准备:将上节课提到的课文大意分成若干句子(以8句左右为宜),以纸条形式贴在教室各面墙壁上。活动内容:第一步:分组分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2人小组,每个小组自行决定一名同学负责听写,一名同学负责报听写。第二步:跑步听写。报听写的同学去读墙上的句子,尽量每次记住一句,然后报给听写的同学记录下来。整个听写过程限时5分钟。第三步:排序。听写时限到后,所有同学回到座位,把句子排成逻辑连贯的短文。第四步:检查。公布答案,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第五步:反馈评价。对同学们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再选几个出错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问题(尤其是接下来课堂教学将涉及的新词或表达式)进行点拨。
2.2.3导入三:圆桌访谈
活动目标:结合之前两次课的相关话题训练,为进行较深层次讨论的教学做热身准备。时间:10-15分钟活动内容:第一步:分组分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5-6人的小组,每组同学围坐在一起,抽签决定一名同学做主持。第二步:圆桌访谈。教师给定一个与单元主题相关的可辩论的话题,比如“该不该过外国节日”,所有小组进行为时5分钟访谈。主持人提出3个左右问题,每个问题请2-3个同学发表意见,并控制每个同学的发言时间不超过30秒。第三步:总结分享。每个江苏职称小组主持人用不超过1分钟时间谈谈本组的讨论意见。第四步:反馈评价。对同学们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再选几个出错频率较高的语言形式问题(尤其是影响语义表达的)进行点拨。
作者:陈今晶 单位:湖南城市学院